防火应急限位式断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131发布日期:2018-10-16 18:5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物流输送系统上在发生火灾时用于阻隔火势漫延的防火应急限位式断开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较大工厂厂房及超市中,特别涉及到跨房间进行输送的,由于场地较大,在输送货物、设备等物件时走地面输送相当不便,需要架设起在空中的输送导轨进行输送类似货架、衣架等。

当输送涉及到不同储物间或者车间进行传输时,要考虑到防火门带来的使用影响。防火门是在一个车间起火时用以落下隔绝火势蔓延到相邻另一车间的紧急措施。防火门落下会破坏穿设在两个房间的输送导轨,当火势扑灭后,整个输送导轨需要进行维修,增加了使用成本。另外,输送导轨的存在也对防火门的落下造成了一定的阻力,有时甚至导致防火门落不下,导致火灾险情增大,火灾造成的损失增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1320072921X的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输送线的防火应急装置”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输送线位于防火门处设置了可自动伸缩的伸缩轨道,当起火灾时,伸缩轨道自动感应收回给防火门让开位置使防火门能够迅速落下,火灾结束后,伸缩轨道复位连成完整输送线。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述方案的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伸缩轨道是滑轨式的,而厂房及超市发生火灾的概率很小,很可能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发生火灾,不发生火灾时,伸缩导轨是不活动的,伸缩导轨如此长时间不活动后,及其容易因为生锈等种种原因发生卡滞现象,难以保证伸缩导轨随时保持活动顺畅性。这就会出现当真正火灾来临时,伸缩导轨收不回来,导致防火门落不下或者损坏输送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火应急限位式断开装置,该装置的设置可以迅速断开位于防火门下落轨迹上的部分导轨,同时可以长时间保持该断开装置的活动顺畅性。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火应急限位式断开装置,设置在输送导轨的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之间的间隔内,包括过渡段,其特征在于,过渡段的一端铰接在间隔内,过渡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过渡段用于沟通第一驱动段的出口端和第二驱动段的进口端,所述的出口端高于进口端;驱动气缸联接在过渡段上,用于驱动过渡段在所述的间隔内动作;靠近过渡段另一端处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用于驱动限位栓伸入到所述的间隔内而对过渡段的另一端进行支撑限位。过渡段的一端可以铰接在第一驱动段的出口端上,也可以铰接在第二驱动段的进口端上,在过渡段的一端联接点位置确定后,其它部件按照作用方式再行确定。所述的动力机构和驱动气缸均是由控制器进行控制的,在突发情况下需要防火门关闭时,控制器指令动力机构和驱动气缸动作,而使过渡段让开位置,使输送导轨断开,便于防火门的下降。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或红外感应器来确定是否指令相应部件动作。

进一步的,过渡段另一端部的下侧固定有导向环,导向环内设有供限位栓插入的插孔。

进一步的,过渡段的一端铰接在第二驱动段的进口端处,动力机构包括本体和驱动杆,本体固定在第一驱动段的出口端下侧,在第一驱动段的出口端下侧固定有联接座,驱动杆间隙地穿过联接座,在驱动杆的外端部固定有联接头7,限位栓固定在联接头7上。

进一步的,在过渡段上设有横断面为曲状的导向轨,导向轨仅一端伸出到过渡段的外侧,该伸出端用于和所述的进口端或出口端相配合。

进一步的,导向轨伸出到过渡段一端的外侧,用于和第二驱动段的进口端相配合;在第一驱动段上设有横断面为曲状的下滑轨,下滑轨的一端部伸出到第一驱动段出口端的外侧用于和过渡段另一端相配合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本断开装置,当火灾来临时,通过动力机构使限位栓回缩,之后过渡段在自身重力、驱动气缸,甚至防火门的下压作用下,而在铰接点处摆动,从而在输送导轨上空出一个位置,进而可以快速给防火门落下让出空间,同时不会损坏原有的输送导轨。另外,由于本输送导轨的过渡段是通过铰接方式连接,摆动过程中,受摩擦力影响较小,在长时间搁置不用后,仍然能够保证活动顺畅性。通过设置限位栓对过渡段另一端的支承和限位,使得过渡段在通常情况下处于稳定的状态上,便于货架在过渡段上下降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输送导轨气缸式断开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输送导轨气缸式断开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火应急限位式断开装置,用于在起火灾时位于防火门处的部分输送导轨能够迅速断开,而给防火门落下让出位置。

见图中,本断开装置设置在具有第一驱动段1和第二驱动段4的输送导轨上,其中,第一驱动段1和第二驱动段4之间具有间隔。断开装置的主体结构为过渡段2。常规状态下,过渡段2的一端铰接在第二驱动段4的进口端处,过渡段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和第一驱动段1的出口端相接,从而可以沟通第一驱动段1的出口端和第二驱动段4的进口端,使得输送导轨上构成一个完整的输送通道。输送导轨上还设置有链条针式驱动机构,用于把货架在输送导轨上进行驱动前进。在过渡段2的上侧并没有设置链条针式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段1的出口端高于第二驱动段4进口端的设置,使得在常规状态下,过渡段2在所述间隔内呈倾斜设置,行进到此处的货架在重力作用下在过渡段2上自然滑下。

图中显示,驱动气缸3的一端活动地铰接在第二驱动段4进口端的下侧上,驱动气缸3的另一端活动地铰接在过渡段2上,在驱动气缸3的带动下,过渡段2可以在输送导轨上所述的间隔内动作。过渡段2的另一端伸向第一驱动段1的出口端,在第一驱动段1出口端的下侧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驱动段1上的本体5,在本体5内设有驱动杆6。本体5一般为气缸结构,驱动杆6相当于活塞杆。在第一驱动段1上还设置有联接座11,驱动杆6间隙地插接在联接座11内,驱动杆6的动作稳定性好。在驱动杆6的外端部固定有联接头7,限位栓8固定在联接头7上。在过渡段2另一端的下侧处固定有导向环9,在导向环9内设有供限位栓8插入的插孔10。在常规状态下,过渡段2稳定地处于间隔内,动力机构促使限位栓8稳定地插入到插孔10内,而使得过渡段2在间隔内的位置稳定性好。

为便于过渡段2在间隔内位置到位,在第一驱动段1上设有下滑轨12,下滑轨12的横断面呈曲形,下滑轨12伸出到第一驱动段1出口端的外侧,并朝向过渡段2的另一端伸出。过渡段2在驱动气缸3的驱动下到位后,过渡段2的另一端侧抵靠在下滑轨12的伸出端背侧,而使得过渡段2位置准确性好,便于对过渡段2的定位。在过渡段2上设有导向轨21,导向轨21的横断面与下滑轨12的横断面相同,两者均是由片状金属片通过折叠后成型的。导向轨21上朝向第二驱动段4的端部伸出到过渡段2一端的外侧,该伸出端可以覆盖在第二驱动段4的进口端上。在过渡段2处于正常状态下时,下滑轨12和导向轨21两者之间顺次排列,并没有产生重叠,从而可使货架在过渡段2上能够顺利下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