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2742发布日期:2019-02-19 19:34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翻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耙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翻耙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简称CRI系统),采用渗透性良好的人工快渗填料介质,以干湿交替的运行方式,使污水在自上而下流经填料过程中发生综合的物理、化学、生物反应,使污染物得以去除。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系统水力负荷高、投资运行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出水效果好、操作维护简便、不产生活性污泥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二三线城市污水处理、集中建制镇污水处理、农村集中居住区分散式污水处理、河流水环境修复与安全保障、工业园区污水深度处理等领域,对于我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的快渗池需每天对其表面进行浅层翻耙保养;同时快渗池需周期性进行深度养护,尤其当出现堵塞问题时,需要对快渗池的填料层进行深度翻耙晾晒,以增大填料层表面积,增强通风能力。

人工快渗池的翻耙目前依靠人工翻耙。人工快渗池一般采用多组并联运行,系统总规模大,保养翻耙频率高,因此人工翻耙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且人工翻耙深度薄厚不均,缺乏统一标准,主要依靠工人经验自行把握,不利于人工快渗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翻耙装置,以实现自动翻耙。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耙装置,包括工作车轨道和安装于工作车轨道上的工作车;所述工作车包括工作平台和工作车轮,所述工作平台安装有工作电机、工作轴及工作车电机;所述工作电机与所述工作轴连接,所述工作轴上安装有多组耙齿,所述工作轴在所述工作电机的驱动下可带动所述耙齿转动;所述工作车轮与所述工作车轨道接触,且至少一个所述工作车轮与工作车电机相连,以使所述工作车在所述工作车电机的驱动下沿工作车轨道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翻耙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工作车轨道;所述工作车的两端各有一组工作车轮;两组工作车轮分别安装于两条工作车轨道上,并能够同时沿所述工作车轨道同一方向滑动或滚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工作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轴的一端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链条啮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两组耙齿在所述工作轴上的安装间距为30-100mm;每组耙齿包含多个齿片,所述齿片的长度≤50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杆、固定臂和动臂;所述液压泵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液压泵与液压杆连接,所述液压杆的固定端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液压杆的活塞连接于工作轴上;所述固定臂一端固定于工作平台上,另一端与动臂的一端铰接;所述动臂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杆的活塞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工作轴的中间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固定臂和两组动臂;所述两组动臂分别连接于所述工作轴的两端,并通过固定臂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组动臂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于所述工作轴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翻耙装置还包括行车电机、行车轮和行车轨道;所述行车轮安装于所述工作车轨道的两端,所述行车轮与行车电机相连且行车轮与所述行车轨道接触,以使所述工作车轨道在所述行车电机的驱动下沿行车轨道做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翻耙装置,实现对人工快渗池的自动翻耙,减少了人力成本;且自动翻耙易于控制翻耙的厚度,使翻耙更均匀,有利于延长快渗池的使用期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自动翻耙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自动翻耙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一种自动翻耙装置的工作轴及与之连接的部件示意图;

图4为另一种自动翻耙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另一种自动翻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翻耙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工作车轨道03和安装于工作车轨道03上的工作车10;所述工作车10包括工作平台01和工作车轮02,所述工作平台01安装有工作电机06、工作轴08及工作车电机13;所述工作电机06与所述工作轴08连接,所述工作轴08上安装有多组耙齿09,所述工作轴08在所述工作电机06的驱动下可带动所述耙齿09转动;所述工作车轮02与所述工作车轨道03接触,且至少一个所述工作车轮02与工作车电机13相连,以使所述工作车10在所述工作车电机13的驱动下沿工作车轨道03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车轨道03可以为钢制轨道,其一方面为工作车10提供运行轨道,另一方面为工作车10提供支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车轨道03可固定于需要翻耙的区域上方,所述工作车10沿所述工作车轨道03做往复运动,完成对其下方区域的翻耙。

为使所述工作车10在所述工作车轨道03上平稳地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翻耙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工作车轨道03;所述工作车10的两端各有一组工作车轮,每组工作车轮可包括至少两个工作车轮02,其中至少一个工作车轮02与所述工作车电机13连接;两组工作车轮分别安装于两条工作车轨道03上,并能够在所述工作车电机13的驱动下,同时沿工作车轨道03同一方向滑动或滚动。

示例性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车轨道03可以为一端横截面为“凹”形的钢制轨道,所述工作车轮02在钢制轨道的凹槽内沿所述工作车轨道03做往复运动。当然为使所述工作车轮02在运行时不从所述工作车轨道03上脱落,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安装方式,例如“凸”形工作车轨道与“H”形工作车轮配合使用等,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01为一钢制的平台,所述工作电机06、工作车电机13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01上;所述工作轴08可通过支架等,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下方;所述工作电机06、工作轴08及工作车电机13在所述工作平台01上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电机06的传动轴通过链条07与所述工作轴08连接,所述工作轴08的一端可设置有齿轮19,所述齿轮19与所述链条07啮合连接,使所述工作电机06通过链条传动,驱动所述工作轴08带动其上安装的耙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电机06还可以为汽油机或柴油机,链条传动也可以采用齿轮箱、万向节组成传动系统,为工作轴08提供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两组耙齿在所述工作轴上的安装间距为30-100mm;每组耙齿09包含多个齿片,所述齿片在所述工作轴08上旋转对称分布;所述齿片的长度≤5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或者设计所述耙齿的数量、分布以及齿片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所述耙齿在所述工作轴上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常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平台01上还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液压泵14、液压杆12、固定臂21和动臂22;所述液压泵14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01上,所述液压泵14与液压杆12连接,所述液压杆12固定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于工作平台01上,液压杆12的活塞23连接于工作轴08上;所述固定臂21一端固定于工作平台01上,另一端与动臂22的一端铰接;所述动臂2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轴08上。所述液压泵14为所述液压杆12提供动力,使所述液压杆12中的活塞23伸长或者缩短,同时,所述动臂22可以绕铰接点作半圆运动,使得所述工作轴08在所述活塞23的带动下,随动臂22降低或者提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泵14可以电机、柴油机等驱动,此为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杆的活塞23通过轴承25连接于所述工作轴08的中间位置;所述活塞23与所述轴承25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固定臂21和两组动臂22;所述两组动臂22分别连接于所述工作轴08的两端,并通过固定臂21固定于所述工作平台01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组动臂22分别通过轴承24连接于所述工作轴08的两端;所述动臂22与所述轴承24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所示,所述自动翻耙装置还包括行车电机05、行车轮04和行车轨道17;所述行车轮04安装于所述工作车轨道03的两端;所述行车轮04与行车电机05相连且行车轮04与所述行车轨道17接触,以使所述工作车轨道03在所述行车电机05的驱动下沿行车轨道17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当所述翻耙装置包含两根工作车轨道03时,所述两根工作车轨道03分别固定于两根轨道梁20上,形成一个矩形的框架;所述行车轮04分别设置于所述轨道梁20的两端;所述自动翻耙装置至少包括两个行车电机05,分别与两根轨道梁20上的一个行车轮04连接,以使所述两根工作车轨道03在所述行车电机05的驱动下,沿行车轨道17同步做往复运动。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由工作车轨道03和轨道梁20构成的矩形框架、安装在工作车轨道03上的工作车10以及安装在轨道梁20上的行车轮04和行车电机05共同构成行车,所述行车作为一个整体,在行车轨道17上做往复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自动翻耙装置还包括液压泵防雨罩15、行车电机防雨罩16、工作电机防雨罩11等,为电机、液压泵提供防雨、防雪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雨罩可以为钢制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所用电机及液压泵的型号和安装方式设计所述防雨罩的形状及材料,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人工快渗池通常如图4所示,被配水主管27和配水支管26分割为若干矩形区域,所述行车轨道17安装于人工快渗池的侧壁18与配水主管27平行的边上,所述自动翻耙装置包括两条平行的工作车轨道03,两根工作车轨道03的距离与配水支管26的间距相同,所述工作车10安装于两根工作车轨道03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工作车10沿工作车轨道03前后移动,完成对一个区块的翻耙;工作车轨道03沿行车轨道17左右移动至相邻的另一个区块,使工作车完成对下一个区块的翻耙。

为避免在翻耙过程中损坏配水主管27和配水支管26,工作车10在行至配水主管27附近时,或者工作车轨道03沿行车轨道17移动时,通过升降装置将工作轴08抬高,避免耙齿09触及配水主管27或配水支管26;此外,通过升降装置调整工作轴08的高度,日常可以满足浅层翻耙保养的需要(地面至地下200mm),发生堵塞时,又可以实现深度翻耙晾晒(地面至地下500mm),以满足不同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电06、液压泵14、工作车电机13、行车电机05等还可以与遥控装置相连,或通过自动化设计,实现人工快渗池的自动翻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