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脚板与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8751发布日期:2019-06-18 22:5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安全护脚板与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配件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护脚板。



背景技术:

电梯护脚板是一种安装在轿门地坎下方用于保护人员的装置。由于电梯无法确保轿门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水平,电梯护脚板的设置不仅能够在轿门地坎高于层门地坎时有效防止乘客的脚伸入轿门下方而造成剪切事件,而且能够在救援被困乘客时有效避免乘客跌落井道的伤亡事故。

目前使用的电梯护脚板一般为垂直向下的钢板,底部有折弯,电梯护脚板直接安装在电梯底的地坎支架前面,这种多为固定的安装结构,即护脚板的长度不可调,这种护脚板要求电梯底坑深度最少大于110厘米,又由于旧房的地下700mm至900mm的深度埋有煤气、电缆和水管等管线,故这种固定式的护脚板不便于旧房的电梯加装;与此同时,在维修人员利用电梯护脚板进行电梯救援时,电梯上没有相应的切断装置,故容易发生因电梯突然运行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安全性低,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因此,亟需要一种安全护脚板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护脚板,其能通过折叠调节长度并在展开时断开电梯的电源,具有结构简单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其具有安装适用性强、结构简单和安全性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安全护脚板包括旋转板、折叠支架以及用于与轿厢底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板通过所述折叠支架枢接,借由所述折叠支架的展开和收折使得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展开和收折,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旋转板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电梯安全回路通断的触碰开关以及用于将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板锁定于收折状的锁定装置,借由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板的相对收折或展开控制所述触碰开关的通断。

较佳的,所述折叠支架包括斜撑、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固定件与安装于所述旋转板的活动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枢接,所述斜撑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枢接,所述斜撑的另一端滑动的设于所述活动件,转动所述斜撑并借由所述斜撑于所述活动件上的滑动可使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活动件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以使所述折叠支架相对收折或展开。

具体的,所述活动件具有滑动槽,所述斜撑对应所述滑动槽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滑动的设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折叠支架展开时所述定位销滑动至所述滑动槽的顶端。

具体的,所述的安全护脚板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折叠支架锁定于展开状的限位块。

具体的,所述限位块枢接于所述活动件,所述限位块具有一用于将所述折叠支架锁定的锁定位置以及一释锁位置,所述限位块恒具有由所述释锁位置转动至所述锁定位置的趋势,所述折叠支架展开时,所述定位销与处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限位块抵接。

具体的,所述的安全护脚板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恒使得所述限位块具有由所述释锁位置转动至所述锁定位置的趋势。

具体的,所述折叠支架展开时,所述固定件、活动件和斜撑共同形成三角形结构。

较佳的,所述折叠支架呈对称的布置。

较佳的,所述触碰开关包括与电梯安全回路电连接的连通开关和开关撞板,所述连通开关与所述开关撞板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所述连通开关与所述开关撞板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所述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收折时所述连通开关与所述开关撞板接触以连通,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展开时所述连通开关与所述开关撞板远离以断开。

具体的,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收折时所述连通开关与所述开关撞板呈弹性接触以连通。

较佳的,所述固定板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折叠支架、锁定装置和触碰开关安装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旋转板之间。

具体的,所述锁定装置为三角锁,所述三角锁安装于所述旋转板上,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收折时所述三角锁对所述延伸部锁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梯包括轿厢以及上述的安全护脚板,所述安全护脚板安装于所述轿厢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安全护脚板由于设置了旋转板、折叠支架以及用于与轿厢底部连接的固定板,借由折叠支架的展开和收折使得旋转板与固定板相对展开和收折,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旋转板相对固定板收折使得两板相互垂直,此时安全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为固定板的高度,只要固定板的高度比开锁区域的高度大一点,即满足了安全高度,就可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乘客被剪切的安全事故,这样就节省了空间,确保安全护脚板不会与底坑地面发生碰撞,降低了对底坑深度的需求;在需要对故障电梯内的乘客进行救援时,维修人员释锁锁定装置并展开折叠支架,旋转板相对固定板呈旋转的展开使得两板共同拼接成一垂直的板件,此时安全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为固定板与旋转板拼接后的高度,即满足了安全高度,这样就可在电梯故障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乘客从轿厢爬到层门时意外跌落电梯井的安全事故;又由于固定板与旋转板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电梯安全回路通断的触碰开关,借由旋转板与固定板的相对收折或展开控制触碰开关的通断,故在对电梯内乘客进行救援时,一旦维修人员展开折叠支架就可自动对电梯安全回路进行切断,安全护脚板与触碰开关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避免电梯在维修或救援过程中的突然运转而造成人员伤亡,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整体的安全性能。本发明的安全护脚板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安全护脚板且安全护脚板处于收折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安全护脚板在沿箭头a所指方向投影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安全护脚板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电梯包括轿厢200和安全护脚板100,安全护脚板100安装于轿厢200的底部。其中,安全护脚板100包括旋转板1、折叠支架2以及用于与轿厢200底部连接的固定板3,固定板3与旋转板1通过折叠支架2枢接,借由折叠支架2的展开和收折使得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展开和收折,固定板3与旋转板1相对展开时,固定板3与旋转板1共同拼接成一垂直的板件,固定板3与旋转板1相对收折时,固定板3与旋转板1相互垂直以缩短安全护脚板100的整体垂直高度,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旋转板1相对固定板3呈旋转的收折使得两板相互垂直,此时安全护脚板100垂直部分的高度为固定板3的高度,只要固定板3的高度比开锁区域的高度大一点(开锁区域高度大约200mm),即固定板3的高度大于开锁区域高度,满足了安全高度,故不存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被剪切的风险,这样就缩短了安全护脚板100的垂直高度并节省了空间,确保安全护脚板100不会与底坑地面发生碰撞,故底坑的深度至少可以减少到600mm以内,即降低了对底坑深度的需求;在需要对故障电梯内的乘客进行救援时,维修人员展开折叠支架2,旋转板1相对固定板3呈旋转的展开使得两板共同拼接成一垂直的板件,此时安全护脚板100垂直部分的高度为固定板3与旋转板1拼接后的高度,固定板3与旋转板1拼接后的高度大于等于750mm,即满足了安全高度,这样就可在电梯故障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乘客从轿厢200爬到层门时意外跌落电梯井的安全事故;固定板3与旋转板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电梯安全回路通断的触碰开关5以及用于将旋转板1与固定板3锁定于收折状的锁定装置4,借由旋转板1与固定板3的相对收折或展开控制触碰开关5的通断,即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收折时,触碰开关5保持连通,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展开时,触碰开关5保持断开,故在对电梯内乘客进行救援时,一旦维修人员展开折叠支架2就会自动切断电梯安全回路,安全护脚板100与触碰开关5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避免电梯在维修或救援过程中的突然运转而造成人员伤亡,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整体的安全性能。较优的是,折叠支架2设置为两个并呈对称的布置,从而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但不限于此。更为具体地,如下:

请参阅图2至图4,折叠支架2包括斜撑21、固定件22、活动件23、弹性件(图未示)及用于将折叠支架2锁定于展开状的限位块24,固定件22与活动件23枢接,固定件22安装于固定板3,活动件23安装于旋转板1,斜撑21的一端与固定件22枢接,斜撑21的另一端滑动的设于活动件23,斜撑21、固定件22、活动件23均为杆件结构,斜撑21、固定件22与活动件23之间形成连动机构,转动斜撑21并借由斜撑21于活动件23上的滑动可使固定件22与活动件23之间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折叠支架2相对收折或展开,进而实现旋转板1与固定板3之间的相对收折或展开。具体的,活动件23具有滑动槽231,斜撑21对应滑动槽231设有定位销211,定位销211滑动的设于滑动槽231内,限位块24枢接于活动件23,限位块24具有一用于将折叠支架2锁定的锁定位置以及一释锁位置,弹性件恒使得限位块24具有由释锁位置转动至锁定位置的趋势,折叠支架2和限位块24均设置于旋转板1和固定板3的背面(如图4所示),从而避免工作人员在层门对限位块24进行操作而发生剪切或掉落电梯井等事故;折叠支架2展开时,定位销211滑动至滑动槽231的顶端(状态见图4),定位销211与处于锁定位置的限位块24抵接从而将定位销211限位于滑动槽231的顶端,此时,固定件22、活动件23和斜撑21共同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提高对固定件22抵顶的稳定性,折叠支架2收折时,限位块24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从锁定位置转动至释锁位置,定位销211失去限位块24的抵顶后滑动至滑动槽231的底端,此时固定件22、活动件23和斜撑21共同收折形成一字型结构。较优的是,弹性件为设于限位块24的扭簧,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至图4,固定板3包括板件本体31以及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32,板件本体31与延伸部32相互垂直,折叠支架2、锁定装置4和触碰开关5安装于延伸部32与旋转板1之间,从而便于各部件之间的安装。具体的,触碰开关5包括连通开关51和开关撞板52,连通开关51和开关撞板52与电梯安全回路电连接的,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中的一者安装于固定板3,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中的另一者安装于旋转板1,于本实施例中,连通开关51安装于固定板3的延伸部32,开关撞板52安装于旋转板1,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收折时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接触以连通,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展开时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远离以断开,触碰开关5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救援时电梯突然运行所造成的安全事故,而且避免忘记将安全护脚板100收折时电梯运行所造成安全护脚板100撞到底坑地面的现象,从而达到避免安全护脚板100损坏的目的。较优的是,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收折时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呈弹性接触,从而避免因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之间存在间隙而出现断开的现象,进而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举例而言,锁定装置4为三角锁,三角锁安装于旋转板1上,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收折时三角锁对延伸部32锁定,三角锁的设置能够确保只有工作人员才可以展开安全护脚板100,避免非专业人员失误操作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电梯之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当电梯故障需要抢修救援时,工作人员释锁三角锁,旋转板1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板3旋转,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相互远离以使得触碰开关5断开,即电梯的电源断开并停止运行,折叠支架2展开,旋转板1最终旋转至垂直状态并与固定板3共同拼成一垂直的板件,此时安全护脚板100的高度为旋转板1与固定板3的叠加高度,从而满足安全标准以防止乘客从轿厢200爬到层门时意外跌落电梯井道内。当电梯抢修结束后,工作人员转动旋转板1,旋转板1相对固定板3旋转,折叠支架2收折,旋转板1旋转至水平状态并与固定板3相互垂直,此时安全护脚板100的高度为固定板3的高度,从而满足安全标准以防止乘客在电梯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发生被剪切的事故,三角锁重新勾住固定板3的延伸部32以将旋转板1锁定在水平状态,连通开关51与开关撞板52相互靠近且连通开关51呈弹性的压紧开关撞板52以使得触碰开关5连通,即电梯的电源连通并重新开始运转。其中,当折叠支架2展开时,活动件23相对固定件22转动,斜撑21的定位销211滑动至滑动槽231的顶端,限位块24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从释锁位置转动至锁定位置,定位销211与处于锁定位置的限位块24抵接从而将定位销211限位于滑动槽231的顶端,此时,固定件22、活动件23和斜撑21共同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从而实现将旋转板1和固定板3锁定于展开状态;当折叠支架2收折时,按压限位块24,限位块24克服弹性件的弹性力从锁定位置转动至释锁位置,活动件23相对固定件22转动,斜撑21的定位销211在失去限位块24的抵顶后从滑动槽231的顶端滑动至滑动槽231的底端,与此同时,活动件23相对固定件22转动至水平状态,在三角锁的锁定作用下,活动件23、固定件22和斜撑21共同收折形成一字型结构。

由于设置了旋转板1、折叠支架2以及用于与轿厢200底部连接的固定板3,借由折叠支架2的展开和收折使得旋转板1与固定板3相对展开和收折,在电梯正常运行时,旋转板1相对固定板3收折使得两板相互垂直,此时安全护脚板100垂直部分的高度为固定板3的高度,只要固定板3的高度比开锁区域的高度大一点,即满足了安全高度,就可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乘客被剪切的安全事故,这样就节省了空间,确保安全护脚板100不会与底坑地面发生碰撞,降低了对底坑深度的需求;在需要对故障电梯内的乘客进行救援时,维修人员释锁锁定装置4并展开折叠支架2,旋转板1相对固定板3呈旋转的展开使得两板共同拼接成一垂直的板件,此时安全护脚板100垂直部分的高度为固定板3与旋转板1拼接后的高度,即满足了安全高度,这样就可在电梯故障的过程中避免发生乘客从轿厢200爬到层门时意外跌落电梯井的安全事故;又由于固定板3与旋转板1之间设有用于控制电梯安全回路通断的触碰开关5,借由旋转板1与固定板3的相对收折或展开控制触碰开关5的通断,故在对电梯内乘客进行救援时,一旦维修人员展开折叠支架2就可自动对电梯安全回路进行切断,安全护脚板100与触碰开关5的相互配合能够有效避免电梯在维修或救援过程中的突然运转而造成人员伤亡,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梯整体的安全性能。本发明的安全护脚板100还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