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5094发布日期:2019-11-16 00: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所述框架(1)外轮廓为矩形,所述框架(1)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吊架(2);

所述框架(1)上端还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3)和与驱动机构(3)连接的行走机构(4);

所述框架(1)宽度方向两侧的相邻吊架(2)的内侧均设有第一轨道组件(7),所述框架(1)长度方向一侧的两个吊架(2)外侧均设有横挡(8);

所述框架(1)上端四角处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组件(5),所述框架(1)长度方向另一侧的两个吊架(2)外侧均设有第二导向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下端与吊架(2)侧端还连接有斜撑(10),所述第一轨道组件(7)两端设有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

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减速机为双出轴电机减速机(31),所述双出轴电机减速机(31)设置于所述框架(1)上端中心轴位置、且靠近所述框架(1)宽度方向一侧的边沿设置,所述双出轴电机减速机(31)的两输出端沿框架(1)宽度方向设置;

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

四个行走组件(41),所述四个行走组件(41)分别设置在框架(1)上端靠近四角位置,所述四个行走组件(41)呈矩形分布,其中两个行走组件(41)分别位于双出轴电机减速机(31)的两输出端外侧;

所述行走组件(41)包括:两个轴承座(411),所述两个轴承座(411)沿框架(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框架(1)上端,其中一个轴承座(411)靠近框架(1)宽度方向边缘设置所述轴承座(411)与框架(1)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轴(412),所述转轴(412)水平设置,所述转轴(412)转动连接在两个轴承座(411)之间,且转轴(412)第一端贯穿靠近框架(1)宽度方向边缘的轴承座(411)、并伸出框架(1)边缘外侧,所述转轴(412)第一端固定套接有行走轮(413);

位于双出轴电机减速机(31)的两输出端外侧的两行走组件(41)中转轴(412)的第二端也贯穿对应的轴承座(411)、并伸向双出轴电机减速机(31)的输出轴,所述转轴(412)的第二端与双出轴电机减速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5)包括:

第一导向轮支座(51),所述第一导向轮支座(51)包括固定部(511),所述固定部(511)底端固定连接在框架(1)上端,所述固定部(511)顶端靠近框架(1)宽度方向边缘的一侧设有延伸部(512),所述延伸部(512)沿框架(1)宽度方向水平延伸至框架(1)宽度方向边缘外;

2个第一导向轮(52),所述2个第一导向轮(52)沿框架(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延伸部(512)下端,所述第一导向轮(52)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53)连接在延伸部(512)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52)轮心设有第一竖向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53)包括:

第一连接轴(531),所述第一连接轴(531)竖直连接在第一竖向通孔内;

所述第一连接轴(531)第一端贯穿第一导向轮(52)下端,所述第一连接轴(531)与第一导向轮(52)连接处套设有第一轴承(535),所述第一轴承(535)外圈上套接第一导向轮(52);

所述第一连接轴(531)第二端贯穿第二导向轮(62)上端后穿过延伸部(512)设置的第二竖向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轴(531)第二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532)与延伸部(5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531)第二端和第一螺母(532)对应设有水平方向的第一通槽(5321),所述第一通槽(5321)内穿设有定位销(533),所述第一螺母(532)靠近第一导向轮(52)的一侧设有第一垫片(5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6)包括:

第二导向轮支座(61),所述吊架(2)沿着框架(1)宽度方向的外侧设有第二导向轮支座(61),所述第二导向轮支座(61)包括:安装部(611),所述安装部(611)为长方体状结构,所述第安装部(611)水平设置、且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框架(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部(611)长度方向一侧设有固定板(612),所述固定板(612)与吊架(2)沿着框架(1)宽度方向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部(611)上端沿着框架(1)宽度方向间隔设有2个第二导向轮(62),所述第二导向轮(62)下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63)连接在安装部(611)上端;

所述第二导向轮(62)轮心设有第三竖向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63)包括:

第二连接轴(631),所述第二连接轴(631)竖直连接在第三竖向通孔内;

所述第二连接轴(631)第一端贯穿第一导向轮(52)下端后与安装部(611)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531)第二端贯穿第二导向轮(62)上端,所述第一连接轴(531)与第二导向轮(62)连接处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外圈上套接第二导向轮(62);

所述第二连接轴(631)第二端设有外螺纹和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634),所述第二连接轴(631)还套设有第二垫片(632)、且所述第二垫片(632)位于第二螺母(634)靠近第二导向轮(62)的一侧,所述第二垫片(632)远离第二螺母(634)的一侧设有卡圈(633),所述卡圈(633)靠近第二螺母634的一侧沿着第二连接轴(631)轴向设有凸起(6331),所述第二螺母(634)设有与所述凸起(6331)配合的第二通槽(6341);

所述第二导向组件(6)还包括轨道组件(635),所述轨道组件(635)包括:

连接支架(6351),所述连接支架(6351)下端设有第二轨道(6352),所述第二轨道(6352)位于2个第二导向轮(62)之间,所述第二导向轮(62)在所述第二轨道(6352)内滑动,所述第二连接支架(6351)用于安装在双轨输送机相应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个行走组件(41)上均设有吊具(95)升降机构,所述吊具(95)升降机构包括:

箱体(91),所述箱体(91)设置在行走组件(41)的两个轴承座(411)之间、且行走组件(41)的转轴(412)贯穿箱体(91);

所述箱体(91)内卷绕有钢索(92),所述钢索(92)一端与行走组件(41)的转轴(412)连接,所述钢索(92)另一端卷绕于靠近所述箱体(91)的第二导向轮(62)上、并下垂连接于所述吊具(95)上端;

所述框架(1)上端设有导向套(93),所述导向套(9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套(93)沿着框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吊具(95)上端设有与所述导向套(93)配合使用的导向杆(9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91)内还设有离心轮(96)、限速装置(99)、制动轮(97)和卷盘(98),所述钢索(92)一端绕于所述卷盘(98)上,所述钢索(92)另一端自所述箱体(91)穿设而出并绕于靠近所述箱体(91)的第二导向轮(62)上;

所述离心轮(96)、制动轮(97)和卷盘(98)同轴固定套接于转轴(412)上;

所述限速装置(99)设于所述箱体(91)内,所述限速装置(99)包括固定座(991),所述固定座(991)一端与所述箱体(91)内侧顶端连接,所述固定座(991)在远离所述箱体(91)一端设有连接支座(992),所述连接支座(992)上铰接有连接杆(993),所述连接杆(993)包括:竖杆(9931),所述竖杆(9931)一侧设有弯折杆(9932),所述弯折杆(9932)朝下弯折、且弯折角度为钝角,所述弯折杆(9932)的弯折拐角铰接于所述连接支座(992)上,所述弯折杆(9932)一端与竖杆(9931)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弯折杆(9932)另一侧靠近所述离心轮(96)的上边沿端设置,所述竖杆(9931)远离弯折杆(9932)的一端靠近所述制动轮(97)的上边沿端设置,所述竖杆(9931)在靠近所述制动轮(97)一端设有刹车片(994),所述连接杆(993)在靠近固定座(991)一端设有复位弹簧(995),所述复位弹簧(995)一端与所述连接杆(993)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95)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991)连接,所述离心轮(96)在其边沿端设有凹槽(961),所述凹槽(96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凹槽(961)沿着所述离心轮(96)其边沿端周向分布,所述凹槽(961)槽底通过伸缩弹簧(962)连接有离心顶块(96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双轨输送机上设有与框架(1)长度方向平行的双轨,所述双轨分别设置在框架(1)两长端的外侧,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行走轮(413),所述双轨与行走轮(413)配合,所述双轨的两端均设有活动挡块,所述活动挡块连接有挡块驱动装置,所述挡块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挡块封闭双轨端部,所述双轨两端均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双轨输送机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减速机连接有速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位置传感器、所述电机减速机、挡块驱动装置、速度传感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设有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电机减速机连接;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晶体三极管(q1),所述第一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

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一晶体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第四晶体三极管(q4),所述第四晶体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一晶体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

第三晶体三极管(q3),所述第三晶体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晶体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

第二晶体三极管(q2),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三晶体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另一端连接;

第六晶体三极管(q6),所述第六晶体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第二晶体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

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一端与第三晶体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

第五晶体三极管(q5),所述第五晶体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晶体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六晶体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

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与第五晶体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电机减速机连接;

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有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

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与位置传感器连接;

第六电阻(r6),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与位置传感器连接;

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与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连接;

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阳极还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还与控制器连接;

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3.3v电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轨输送机的悬挂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外轮廓为矩形,所述框架下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吊架;所述框架上端还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和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行走机构;所述框架宽度方向两侧的相邻吊架的内侧均设有第一轨道组件,所述框架长度方向一侧的两个吊架外侧均设有横挡;所述框架上端四角处分别设有第一导向组件,所述框架长度方向另一侧的两个吊架外侧均设有第二导向组件。本发明具有运动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仇云杰;仲林全;姜大龙;陈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长虹机械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