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料机构及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0875发布日期:2021-05-04 11: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料架(31)、切换件(32)、升降件(33)及吸取件(34);所述切换件(32)设置于所述移料架(31);所述升降件(33)连接切换件(32)的输出端;所述吸取件(34)连接所述升降件(33)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3)还包括伸缩件(36);所述伸缩件(36)连接所述升降件(33)的输出端;所述吸取件(34)连接所述伸缩件(36)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机构(3)还包括位置调节件(35);所述位置调节件(35)设置于所述移料架(31),其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撑架(1)上的齿条(14)。

4.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机构(2),所述传送机构(2)传送承载产品的治具;

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移料机构(3),所述移料机构(3)设置于跨设所述传送机构(2)的支撑架(1)上,并位于所述传送机构(2)的传送路径上;以及

检测机构(4),所述检测机构(4)设置于所述传送机构(2)的传送路径上;

其中,所述移料机构(3)移送所述传送机构(2)传送的产品至检测机构(4)的工位;所述检测机构(4)检测所述产品的气密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检测架(41)、承载组件(42)及下压组件(43);所述承载组件(42)与所述下压组件(43)相对设置于所述检测架(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42)包括承载板(421)及第一密封件(422);所述承载板(421)设置于所述检测架(41);所述第一密封件(422)设置于所述承载板(4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43)包括下压驱动件(431)、下压板(432)及第二密封件;所述下压驱动件(431)设置于所述检测架(41);所述下压板(432)连接所述下压驱动件(43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于所述下压板(4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21)与所述下压板(432)均具有通气孔(4211),所述第一密封件(422)与所述第二密封件均具有过气孔(4221),所述过气孔(4221)连通所述通气孔(4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还包括压力检测件(44);所述压力检测件(44)设置于所述下压板(43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传送架(21)、传送线(22)及传送驱动件(23);所述传送架(21)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所述传送线(22)设置于所述传送架(21);所述传送驱动件(23)设置于所述传送架(21),其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线(2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揭示一种移料机构,其包括移料架、切换件、升降件及吸取件;切换件设置于移料架;升降件连接切换件的输出端;吸取件连接升降件的输出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本发明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传送机构、移料机构及检测机构相互配合,实现产品自动传送、交替移料及自动检测,提高生产检测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投入,提高了检测安全和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维;柴茂荣;张银广;刘元宇;蔡林智;曾宪泰;陈德;罗剑;王俊文;黄付延;沈敏俊;张银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