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8446发布日期:2020-04-10 15:2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装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制药厂对包装设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快速、高效、高品质是各包装设备厂家的目标,其中装盒机的盒子开盒和产品入盒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两个关键因素,在包装过程中,一旦折叠的盒子未完全撑开,将导致产品在入盒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设备报警停机,需要人工干预处理,大大降低了设备稳定性和高效性,当然可以提高盒子的生产质量,但是也无法保证提高设备的稳定性,而且盒子的包材成本会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装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盒装置,包括开盒滑轨、设于开盒滑轨上的开盒机构、用于驱动开盒机构沿开盒滑轨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推料滑轨、用于将盒托推入盒子内的推料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推料机构沿推料滑轨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开盒机构包括一对可开合的开盒板,一对所述开盒板之间形成盒托入盒通道,所述推料机构设于所述推料滑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盒滑轨与所述推料滑轨平行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装盒装置还包括安装罩,所述开盒滑轨设于所述安装罩的外侧,所述推料滑轨设于所述安装罩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盒机构还包括设于开盒滑轨上的开盒滑块及与开盒滑块相连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两端设有安装轴及用于使一对开盒板合拢的扭簧,所述开盒板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开盒滑块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的高度可调,一对所述开盒板之间的宽度可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开盒板呈八字形布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主机转轴上的驱动凸轮、摆臂、第一连杆、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绕设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的第一同步件、传动块、以及第二连杆,所述摆臂的中部设于一支撑轴上,摆臂一端与所述驱动凸轮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同步轮铰接且铰接处偏离第一同步轮的中心,所述传动块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同步轮的轮轴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开盒机构铰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块一端开设有夹缝及与夹缝相连的安装孔,所述第二同步轮的轮轴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机构包括设于推料滑轨上的推料滑块及与推料滑块相连的推头,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推料滑块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第二同步件,所述推料机构固设于所述第二同步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盒装置,包括一对可开合的开盒板,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一对开盒板进入盒子内,一对开盒板之间形成盒托入盒通道,也即盒托经过一对开盒板后进入盒子内,利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推料机构将盒托推入盒子内,装盒时,一对开盒板先进入盒子内,固定住盒子的防尘摇翼,然后推料机构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将盒托往盒子内推送,盒托经过一对开盒板时,将一对开盒板撑开,从而将防尘摇翼完全撑开,确保盒托在推入盒子的过程中毫无阻碍,能顺利进入盒子当中,实现成功装盒,相对于提高纸盒的生产质量,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稳定可靠、成本低廉;且开盒机构、推料机构的动作分别由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进行控制,开盒、装盒的速度更灵活可控,不会相互制约,可进一步提高装盒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盒装置开盒板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盒装置开盒板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1、开盒滑轨;2、开盒机构;21、开盒板;22、盒托入盒通道;23、开盒滑块;24、安装座;25、安装轴;26、扭簧;3、第一驱动机构;31、凸轮;32、摆臂;33、第一连杆;34、第一同步轮;35、第二同步轮;36、第一同步件;37、传动块;371、夹缝;372、安装孔;38、第二连杆;39、支撑轴;4、推料滑轨;5、推料机构;51、推料滑块;52、推头;6、第二驱动机构;61、主动轮;62、从动轮;63、第二同步件;10、盒托;20、盒子;30、防尘摇翼;40、主机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装盒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装盒装置,包括开盒滑轨1、设于开盒滑轨1上的开盒机构2、用于驱动开盒机构2沿开盒滑轨1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推料滑轨4、用于将盒托10推入盒子20内的推料机构5、以及用于驱动推料机构5沿推料滑轨4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6,开盒机构2包括一对可开合的开盒板21,一对开盒板21之间形成盒托入盒通道22,推料机构5设于推料滑轨4上。

该装盒装置,包括一对可开合的开盒板21,利用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一对开盒板21进入盒子20内,一对开盒板21之间形成盒托入盒通道22,也即盒托10经过一对开盒板21后进入盒子20内,利用第二驱动机构6驱动推料机构5将盒托10推入盒子20内,装盒时,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一对开盒板21先进入盒子20内,固定住盒子20的防尘摇翼30,然后推料机构5在第二驱动机构6的驱动作用下将盒托10往盒子20内推送,盒托10经过一对开盒板21时,将一对开盒板21完全撑开,从而将防尘摇翼30完全撑开,确保盒托10在推入盒子20的过程中毫无阻碍,能顺利进入盒子20当中,实现成功装盒,相对于提高盒子20的生产质量,既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稳定可靠、成本低廉;完成装盒后,第二驱动机构6驱动推料机构5返回,第一驱动机构3驱动开盒机构2退出盒子20;进一步地,开盒机构2、推料机构5的动作分别由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6进行控制,相互独立,开盒、装盒的速度灵活可控,不会相互制约,可进一步提高装盒效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开盒滑轨1与推料滑轨4平行布置,有利于保证推料机构5能够顺利、准确地将盒托10从一对开盒板21之间推入盒子20内,且整体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装盒装置还包括安装罩(图中未示出,例如可以是开口朝下的u型罩),开盒滑轨1设于安装罩的外侧,推料滑轨4设于安装罩内部,可避免相互干涉,并一定程度上提高推料滑轨4、推料机构5及第二驱动机构6的防护等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开盒机构2还包括设于开盒滑轨1上的开盒滑块23及与开盒滑块23相连的安装座24,安装座24两端设有安装轴25及用于使一对开盒板21合拢的扭簧26,开盒板21可转动的设于安装轴25上,第一驱动机构3与开盒滑块23相连,也即第一驱动机构3通过开盒滑块23带动开盒机构2整体沿开盒滑轨1往复移动。当盒托10经过一对开盒板21时,开盒板21绕安装轴25旋转实现打开,开盒板21打开的同时,压缩扭簧26的扭臂,完成装盒以后,推料机构5退出,开盒板21在扭簧26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结构简单、可靠。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安装座24的高度可调,一对开盒板21之间的宽度可调,使得开盒机构2可适应不同高度、不同开口宽度的盒子20,通用性更强。其中安装座24例如可以通过竖向的长槽实现高度调节,一对开盒板21例如可以通过宽度方向的长槽实现宽度调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一对开盒板21呈八字形布置,方便一对开盒板21进入盒子20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3包括设于主机转轴40上的凸轮31(主机转轴40也即装盒机主轴,将凸轮31设于主机转轴40上,有利于使装盒机输送盒子20至开盒工位的速度与开盒机构2往复移动的速度始终保持匹配,同时可减少驱动部件的数量,降低成本,结构更紧凑,减少空间占用)、摆臂32、第一连杆33、第一同步轮34、第二同步轮35、绕设于第一同步轮34和第二同步轮35上的第一同步件36、传动块37、以及第二连杆38,摆臂32的中部设于一支撑轴39上,摆臂32一端与凸轮31抵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3一端铰接,第一连杆33另一端与第一同步轮34铰接且铰接处偏离第一同步轮34的中心,传动块37一端设于第二同步轮35的轮轴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8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8另一端与开盒机构2(具体为开盒滑块23)铰接。工作时,主机转轴40带动凸轮31旋转,凸轮31则带动摆臂32绕支撑轴39往复摆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33上下伸缩,第一连杆33则带动第一同步轮34旋转,第一同步轮34通过第一同步件36带动第二同步轮35旋转,第二同步轮35通过其轮轴带动传动块37绕轮轴转动,传动块37带动第二连杆38运动,第二连杆38带动开盒滑块23沿着开盒滑轨1往复移动。其中,第一同步轮34、第二同步轮35优选链轮,同步性好、承载能力强,相应地第一同步件36则为同步链条。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传动块37一端开设有夹缝371及与夹缝371相连的安装孔372,第二同步轮35的轮轴贯穿设于安装孔372中,该结构能够实现传动块37的快速拆装,且结构简单、可靠。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推料机构5包括设于推料滑轨4上的推料滑块51及与推料滑块51相连的推头52,第二驱动机构6与推料滑块51相连。工作时,第二驱动机构6通过驱动推料滑块51沿推料滑轨4的往复移动实现推料机构5整体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主动轮61、从动轮62、以及绕设于主动轮61和从动轮62上的第二同步件63,推料机构5固设于第二同步件63上(具体为推料滑块51)。工作时,主动轮61通过第二同步件63带动从动轮62旋转,第二同步件63则随着主动轮61的正反转而实现往复移动,进而带动推料滑块51往复移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精确控制。其中,主动轮61、从动轮62优选同步带轮,相应地第二同步件63则为同步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