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5093发布日期:2020-06-02 18:30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为矩阵二维码符号qrcode,它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可靠性高、可表示汉字及图像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等优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不断更新与进步,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二维码技术应用到信息传播、互动购买模式、网上购物和支付等各行各业的日常经营生活中来,二维码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

目前,机械自动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电子产品等生产加工中,通常都要在一些零部件上贴合二维码,以便记录产品的各种信息、进行流程管理等。但是,在产品上贴合二维码,大多还是人工拿取二维码贴合在产品上,二维码本身通常较为柔软,操作不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耗费人力多,成本高,贴合质量较差,容易出错,产品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人工贴合二维码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第三直线模组及取料贴合机构,第一直线模组驱动第二直线模组沿x向运动,第二直线模组驱动第三直线模组沿y向运动,第三直线模组驱动取料贴合机构沿z向运动,取料贴合机构包括与三直线模组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若干吸盘组件、推动吸盘组件进行取料贴合运动的推动机构及与吸盘组件运动相配合的第一直线导轨,推动机构通过浮动接头与吸盘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直线模组能够驱动第二直线模组沿x向运动,第二直线模组能够驱动第三直线模组沿y向运动,第三直线模组能够驱动取料贴合机构沿z向运动,推动机构通过浮动接头推动吸盘组件且沿第一直线导轨进行运动,从而能够精确地吸取相应位置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贴合在相应的产品上,操作简便,精度高,稳定性好,贴合质量好,产品良率高,劳动强度低,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浮动接头能够进行自动补偿以消除推动机构与吸盘组件和第一直线导轨安装误差,保证吸盘组件稳定、可靠地运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机构为第一气缸,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气缸的第一支架,第一气缸的伸出端通过浮动接头与吸盘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盘组件包括与第一直线导轨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真空吸盘及与浮动接头连接的第二支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上设置有与三直线模组连接的固定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第一加固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固定块相配合的第一槽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第二直线模组沿x向运动相配合的第二直线导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直线导轨为两个,两个第二直线导轨分别位于第二直线模组沿y向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直线模组通过连接座分别与第二直线模组和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取料贴合机构的立体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固定架51,第一直线模组52,第二直线模组53,第三直线模组54,取料贴合机构55,安装板551,第一槽体5511,吸盘组件552,连接杆5521,真空吸盘5522,第二支架5523,推动机构553,第一气缸5531,第一直线导轨554,浮动接头555,第一支架556,固定块557,加固板558,第二直线导轨56,连接座5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两端”、“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上级”、“下级”、“主要”、“次级”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可以简单地用于更清楚地区分不同的组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二维码取料贴合装置,包括固定架51,固定架51用于安装在相应的设备上,固定架51上设置有第一直线模组52、第二直线模组53、第三直线模组54及取料贴合机构55,第一直线模组52驱动第二直线模组53沿x向运动,第二直线模组53驱动第三直线模组54沿y向运动,第三直线模组54驱动取料贴合机构55沿z向运动,根据具体的需求,固定架51上的第一直线模组52、第二直线模组53、第三直线模组54及吸料机构可以是一组、两组或者多组,各组可以独立地进行取料贴合。取料贴合机构55包括与三直线模组连接的安装板551,安装板551上设置有吸盘组件552、推动吸盘组件552进行取料贴合运动的推动机构553及与吸盘组件552运动相配合的第一直线导轨554,吸盘组件552的数量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多个,推动机构553通过浮动接头555与吸盘组件552连接,浮动接头555能够使推动机构553与吸盘组件552和第一直线导轨554在允许的偏心范围内进行工作,从而能够自动进行补偿以消除安装误差,更加稳定、可靠。此外,第一直线导轨554也可以采用丝杆、导杆等其它合适的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所示,给出了x方向、y方向和z方向,x向和y向即水平方向的纵向和横向,z向即竖直方向,文中的“上”、“下”等都是以z向作为基准来说的。

通常,第一直线模组52、第二直线模组53、第三直线模组54可以采用同步带型、丝杆型或气缸推动型等。

在使用时,第一直线模组52能够驱动第二直线模组53沿x向运动,第二直线模组53能够驱动第三直线模组54沿y向运动,第三直线模组54能够驱动取料贴合机构55沿z向运动,推动机构553通过浮动接头555推动吸盘组件552且沿第一直线导轨554进行运动,从而能够精确地吸取相应位置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贴合在相应的产品上。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精度高,稳定性好,贴合质量好,产品良率高,劳动强度低,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而且浮动接头555能够进行自动补偿以消除推动机构553与吸盘组件552和第一直线导轨554安装误差,保证吸盘组件552稳定、可靠地运动,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推动机构553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电缸等方式,优选地,推动机构553为第一气缸5531,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维护方便,具体地,安装板55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气缸5531的第一支架556,第一气缸5531的伸出端通过浮动接头555与吸盘组件552连接。

吸盘组件552包括与第一直线导轨554连接的连接杆5521,连接杆5521上设置有真空吸盘5522及与浮动接头555连接的第二支架5523,真空吸盘5522与外部真空系统连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好。

安装板551上设置有与三直线模组连接的固定块557,三直线模组的移动块通过固定块557与安装板551连接,操作方便,结构更加稳定。

安装板551上设置有与固定块557相配合的第一加固板558,通过第一加固板558能够使固定块557与安装板551的连接更加稳固,更好地保证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安装板551上还设置有与固定块557相配合的第一槽体5511,这样固定块557与安装板551的连接更加稳固,结构更加紧凑。

固定架51上设置有与第二直线模组53沿x向运动相配合的第二直线导轨56,第一直线模组52驱动第二直线模组53沿第二直线导轨56进行x向的运动,这样运动更加稳定、精度更高。具体地,第一直线模组52通过连接座57分别与第二直线模组53和第二直线导轨56的滑块连接,连接方便,稳定性更好。此外,第二直线导轨56也可以采用丝杆、导杆等其它合适的方式。

第二直线导轨56为两个,两个第二直线导轨56分别位于第二直线模组53沿y向的两端,这样第二直线模组53沿x向运动时更加稳定,而且两个第二直线导轨56也能够更好地支撑第二直线模组5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替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细节都可以用等效元素代替,材料、形状和尺寸也可以是任意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