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产品灌装灭菌全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2404发布日期:2020-10-28 11:3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包装产品灌装灭菌全自动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灌装包装及灭菌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包装产品灌装灭菌全自动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加快,餐饮行业也在通过提前准备所需的产品(酱料)而改善自己的销量和质量,目前产品准备均能通过包装袋按一定份量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对其进行灭菌处理,现有技术为杀菌釜灭菌,在灭菌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灭菌不及时,通常包装产品因为体积小,生产一天的包装产品仍然装不满杀菌釜,同时包装产品未及时灭菌且已存放数小时,如果再不继续灭菌就可能导致包装产品变质;杀菌过程中存在产品外包装被污染的风险,由于杀菌釜杀菌的原理是采用蒸汽将循环水加热喷淋到产品包装上达到杀菌目的,但是由于个别产品包装破损或者本身杀菌釜内(包括循环水池)未清洗干净,循环水会将产品外包装污染,造成后续工序很多麻烦(人工清洗擦拭产品外包装);消耗大量能源及人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产品灌装灭菌全自动生产线,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包装产品灭菌过程中存在的灭菌不及时、产品外包装易被污染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包装产品灌装灭菌全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送膜装置、包装袋成型器、封口装置、切袋机构、出料槽、输送带、灭菌箱、加热管、物料桶、出料短管、供料泵、注料管、灌装料管和控制单元,机架上侧设有送膜装置,机架上部前侧设有包装袋成型器,包装袋成型器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包装袋成型器内侧设有下端位于其下侧的注料管,对应注料管左方位置的机架上部左侧上下间隔设有物料桶和供料泵,物料桶下端设有内外连通的出料口,出料口与供料泵的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出料短管,供料泵的出口与注料管的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灌装料管,对应注料管上的出口下方位置的机架前侧上下间隔设有封口装置和切袋机构,对应切袋机构下方位置的机架下部前侧设有呈前低后高状倾斜的出料槽,机架前方左侧设有能将包装产品由右向左输送的输送带,输送带的右端与出料槽相对应,输送带左部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灭菌箱,每个灭菌箱均设有左右贯通的输送通道,输送带左部上侧均位于每个输送通道内,输送带右部设有驱动电机,机架右侧设有控制单元,供料泵、驱动电机以及每个加热管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封口装置可包括纵向封口机构、横向封口机构和驱动装置,对应注料管上的出口下方位置的机架前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有纵向封口机构和横向封口机构,纵向封口机构包括左纵向封口支座、右纵向封口支座、前纵向辊筒、后纵向辊筒、第一加热器和纵向封口压轮,对应注料管上的出口下方位置的机架上部前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有纵向封口机构和横向封口机构和右纵向封口支座,左纵向封口支座和右纵向封口支座中部分别设有左右贯通的左调节孔和右调节孔,左调节孔内前后间隔设有前纵向辊筒和后纵向辊筒,前纵向辊筒右端和后纵向辊筒右端均位于右纵向封口支座右方,前纵向辊筒和后纵向辊筒中部内侧均设有第一加热腔,每个第一加热腔内均设有第一加热器,对应左纵向封口支座右侧和右纵向封口支座左侧之间位置的前纵向辊筒外侧和后纵向辊筒外侧均设有纵向封口压轮,对应右纵向封口支座右侧位置的前纵向辊筒和后纵向辊筒右部外侧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横向封口机构包括左横向封口支座、右横向封口支座、前横向辊筒、后横向辊筒、第二加热器和横向封口压块,对应后纵向辊筒下方位置的机架中部前侧左右间隔设有左横向封口支座和右横向封口支座,左横向封口支座和右横向封口支座中部分别设有左右贯通的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左安装孔内前后间隔设有前横向辊筒和后横向辊筒,前横向辊筒右端和后横向辊筒右端均位于右横向封口支座右方,前横向辊筒和后横向辊筒中部内侧均设有第二加热腔,每个第二加热腔内均设有第二加热器,对应左横向封口支座右侧和右横向封口支座左侧之间位置的前横向辊筒外侧和后横向辊筒中部外侧均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相对应的横向封口压块,对应右横向封口支座右侧位置的前横向辊筒和后横向辊筒右部外侧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输入轴,机架后部上侧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设有前端位于后纵向辊筒右端后方的第一驱动轴,第一驱动轴前端与后纵向辊筒右端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机架后部下侧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上设有第二驱动轴,对应后横向辊筒右端后方位置的机架上设有第一输入轴,第一输入轴前端与后横向辊筒右端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第一输入轴后端与第二驱动轴前端通过链轮传动连接在一起;

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每个第一加热器以及每个第二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在一起。

上述纵向封口机构还可包括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纵向辊筒滑动座、纵向辊筒固定座、第一弹簧、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调节手轮,左调节孔后部和右调节孔后部均固定安装有纵向辊筒固定座,每个纵向辊筒固定座分别与后纵向辊筒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对应每个纵向辊筒固定座前方位置的左调节孔前部和右调节孔前部均安装有纵向辊筒滑动座,每个纵向辊筒滑动座分别与前纵向辊筒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每个纵向辊筒滑动座后侧与对应位置的纵向辊筒固定座前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左纵向封口支座和右纵向封口支座前侧中央设有均设有第一调节螺纹孔,每个第一调节螺纹孔内均设有后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纵向辊筒滑动座中部前侧相接触的第一调节螺杆,每个第一调节螺杆前端均位于左纵向封口支座和右纵向封口支座的前方,每个第一调节螺杆前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手轮。

上述纵向封口机构还可包括第一端盖,对应左纵向封口支座左侧位置的纵向辊筒固定座左端和纵向辊筒滑动座左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端盖,每个第一端盖中央均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过线孔,每个第一加热器左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第一过线孔内。

上述横向封口机构还可包括第二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横向辊筒滑动座、横向辊筒固定座、第二弹簧、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手轮,左安装孔后部和右安装孔后部均固定安装有横向辊筒固定座,每个横向辊筒固定座分别与后横向辊筒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对应每个横向辊筒固定座前方位置的左安装孔前部和右安装孔前部均安装有横向辊筒滑动座,每个横向辊筒滑动座分别与前横向滚筒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每个横向辊筒滑动座后侧与对应位置的横向辊筒固定座前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左横向封口支座和右横向封口支座前侧中央设有均设有第二调节螺纹孔,每个第二调节螺纹孔内均设有后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横向辊筒滑动座中部前侧相接触的第二调节螺杆,每个第二调节螺杆前端均位于左横向封口支座和右横向封口支座的前方,每个第二调节螺杆前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手轮。

上述横向封口机构还可包括第二端盖,对应左横向封口支座左侧位置的横向辊筒固定座左端和横向辊筒滑动座左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端盖,每个第二端盖中央均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过线孔,每个第二加热器左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第二过线孔内。

上述送膜装置可包括角度调节辊、上辊筒、下辊筒、卷膜辊、前挡圈、后挡圈、左辊筒、安装架和右辊筒,对应包装袋成型器右方位置的机架右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左部安装有位于包装袋成型器上方的角度调节辊,对应角度调节辊右方下侧位置的安装架上部安装有上辊筒,对应上辊筒下方位置的安装架中部安装有下辊筒,对应下辊筒右方位置的机架右部设有卷膜辊,卷膜辊外侧前后间隔设有前挡圈和后挡圈,对应卷膜辊与下辊筒之间位置的机架右部左右间隔设有左辊筒和右辊筒。

上述切袋机构可包括刀架、刀片驱动轴、安装套、离合器、动刀片、静刀片、第二输入轴、调节框、微调丝杆、微调手轮和操纵杆,对应出料槽上端位置的机架下部前侧固定安装有刀架,刀架上左右间隔设有上下贯通的切割槽和调整槽,切割槽后部设有左端位于刀架左方的刀片驱动轴,刀片驱动轴右端与刀架右部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切割槽内设有套装在刀片驱动轴左部外侧的安装套,安装套左端与刀片驱动轴左端通过离合器安装在一起,安装套中部外侧安装有位于切割槽后部的动刀片,对应动刀片前方位置的切割槽前部安装有与其相对应的静刀片,调整槽左部设有前端与刀架右部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的第二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后端与第二驱动轴通过链轮传动连接在一起,第二输入轴前部与刀片驱动轴右部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对应第二输入轴右方位置的调整槽右部设有前部与刀架右部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的微调丝杆,微调丝杆后部安装有左端位于其左方的调节框,调节框呈开口向左且上下贯通的凹字形,调节框左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孔,第二输入轴前部对应位置安装在连接孔内,第二输入轴的齿轮前后两侧分别与调节框左部对应位置相接触,微调丝杆前端固定安装有微调手轮,对应微调丝杆下方位置的刀架右部设有能使离合器动作的操纵杆。

上述还可包括日期辊筒,对应切袋机构与横向封口机构之间位置的机架前侧设有能够在包装袋上压印生产日期信息层的日期辊筒。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简单,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包装袋自动制作过程中将产品同步灌装到包装袋中,避免产品被污染,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为稳定性,通过设置输送带和灭菌箱,能够在包装袋切割后立刻对产品进形杀菌,同时也便于操作员将不合格的包装产品挑出以避免包装产品二次污染,具有可靠、操作简单、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电路结构框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机架,2为包装袋成型器,3为出料槽,4为输送带,5为灭菌箱,6为物料桶,7为搅拌器,8为出料短管,9为供料泵,10为注料管,11为灌装料管,12为电动阀,13为控制单元,14为左纵向封口支座,15为右纵向封口支座,16为前纵向辊筒,17为后纵向辊筒,18为纵向封口压轮,19为纵向辊筒滑动座,20为纵向辊筒固定座,21为第一调节螺杆,22为第一调节手轮,23为左横向封口支座,24为右横向封口支座,25为前横向辊筒,26为后横向辊筒,27为横向封口压块,28为横向辊筒滑动座,29为横向辊筒固定座,30为第二调节螺杆,31为第二调节手轮,32为第一输入轴,33为角度调节辊,34为上辊筒,35为下辊筒,36为左辊筒,37为右辊筒,38为卷膜辊,39为前挡圈,40为刀架,41为刀片驱动轴,42为离合器,43为动刀片,44为静刀片,45为第二输入轴,46为微调丝杆,47为微调手轮,48为操纵杆,49为调节框,50为第一驱动轴,51为安装架,52为日期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中a向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包装产品灌装灭菌全自动生产线包括机架1、送膜装置、包装袋成型器2、封口装置、切袋机构、出料槽3、输送带4、灭菌箱5和控制单元13,机架1上侧设有送膜装置,机架1上部前侧设有包装袋成型器2,包装袋成型器2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包装袋成型器2内设有下端位于其下侧的注料管10,对应注料管10左方位置的机架1上部左侧上下间隔设有物料桶6和供料泵9,物料桶6下端设有内外连通的出料口,出料口与供料泵9的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出料短管8,供料泵9的出口与注料管10的进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灌装料管11,对应注料管10上的出口下方位置的机架1前侧上下间隔设有封口装置和切袋机构,对应切袋机构下方位置的机架1下部前侧设有呈前低后高状倾斜的出料槽3,机架1前方左侧设有能将包装产品由右向左输送的输送带4,输送带4的右端与出料槽3相对应,输送带4左部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灭菌箱5,每个灭菌箱5均设有左右贯通的输送通道,输送带4左部上侧均位于每个输送通道内,输送带4右部设有驱动电机,机架1右侧设有控制单元13,供料泵9、驱动电机以及每个加热管分别与控制单元13电连接在一起。

根据需求,物料桶6内可设有搅拌器7,灌装料管11上设有与控制单元13电连接在一起的电动阀12,供料泵9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如柱塞泵,输送带4可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如不锈钢网输送带4,输送带4左部上侧左右间隔分布有四个灭菌箱5,控制单元13可包括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第一变频器与第二变频器分别和plc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在一起,第一变频器为现有公知技术,例如teco-s310-2p5-h1bcd-220v-0.4kw变频器,第二变频器为现有公知技术,例如panasonic-vf200-400v-1.5kw变频器,plc可编程控制器为现有公知技术,例如威纶通公司生产的tk6070ih触摸屏人机界面。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送膜装置、包装袋成型器2、封口装置、切袋机构和控制单元13,能够自动完成包装袋的制作,通过设置物料桶6、出料短管8、供料泵9、注料管10、灌装料管11,能够在包装袋制作过程中将产品同步灌装到包装袋中,避免产品被污染,能够保证产品质量为稳定性,通过设置输送带4、灭菌箱5和加热管,能够在包装袋切割后立刻对产品进形杀菌,同时也便于操作员将不合格的包装产品挑出以避免包装产品二次污染,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高效的特点。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包装产品灌装灭菌全自动生产线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封口装置包括纵向封口机构、横向封口机构和驱动装置,对应注料管10上的出口下方位置的机架1前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有纵向封口机构和横向封口机构,纵向封口机构包括左纵向封口支座14、右纵向封口支座15、前纵向辊筒16、后纵向辊筒17、第一加热器和纵向封口压轮18,对应注料管10上的出口下方位置的机架1上部前侧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有纵向封口机构和横向封口机构14和右纵向封口支座15,左纵向封口支座14和右纵向封口支座15中部分别设有左右贯通的左调节孔和右调节孔,左调节孔内前后间隔设有前纵向辊筒16和后纵向辊筒17,前纵向辊筒16右端和后纵向辊筒17右端均位于右纵向封口支座15右方,前纵向辊筒16和后纵向辊筒17中部内侧均设有第一加热腔,每个第一加热腔内均设有第一加热器,对应左纵向封口支座14右侧和右纵向封口支座15左侧之间位置的前纵向辊筒16外侧和后纵向辊筒17外侧均设有纵向封口压轮18,对应右纵向封口支座15右侧位置的前纵向辊筒16和后纵向辊筒17右部外侧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

横向封口机构包括左横向封口支座23、右横向封口支座24、前横向辊筒25、后横向辊筒26、第二加热器和横向封口压块27,对应后纵向辊筒17下方位置的机架1中部前侧左右间隔设有左横向封口支座23和右横向封口支座24,左横向封口支座23和右横向封口支座24中部分别设有左右贯通的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左安装孔内前后间隔设有前横向辊筒25和后横向辊筒26,前横向辊筒25右端和后横向辊筒26右端均位于右横向封口支座24右方,前横向辊筒25和后横向辊筒26中部内侧均设有第二加热腔,每个第二加热腔内均设有第二加热器,对应左横向封口支座23右侧和右横向封口支座24左侧之间位置的前横向辊筒25外侧和后横向辊筒26中部外侧均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相对应的横向封口压块27,对应右横向封口支座24右侧位置的前横向辊筒25和后横向辊筒26右部外侧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

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一输入轴32,机架1后部上侧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上设有前端位于后纵向辊筒17右端后方的第一驱动轴50,第一驱动轴50前端与后纵向辊筒17右端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机架1后部下侧设有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上设有第二驱动轴,对应后横向辊筒26右端后方位置的机架1上设有第一输入轴32,第一输入轴32前端与后横向辊筒26右端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第一输入轴32后端与第二驱动轴前端通过链轮传动连接在一起;

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每个第一加热器以及每个第二加热器分别与控制单元13电连接在一起。

根据需求,纵向封口压轮18外侧可设有压纹层,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变频器电连接在一起,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变频器电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在送膜装置上的包装袋膜通过包装袋成型器2后,被折成开口向左的v字形,然后包装袋膜下端两侧经过纵向封口压轮18,纵向封口压轮18在第一加热器的加热工况下完成对包装袋膜两侧(根据生产需要也可调整为一侧)的纵向封口工作,然后在纵向封口压轮18的驱动下,使纵向封口的包装袋膜继续向下运动,当包装袋膜运动至前横向辊筒25和后横向辊筒26的横向封口压块27之间,横向封口压块27在第二加热器的作用下完成对包装袋膜下端的横向封口工作,同时控制单元13启动供料泵9,将物料桶6内的产品定量的灌装到包装袋膜,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相对应的横向封口模块,包装袋膜在纵向封口压轮18的驱动下继续向下运动,同时另一个相对应的横向封口模块即可完成对包装产品的整体封口工作。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和控制单元13电连接在一起,能够使纵向封口压轮18和横向封口压块27的动作同步,保证包装袋膜整体封口工作的连续性,通过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均与控制单元13电连接在一起,根据不同材质的包装袋膜能够通过控制单元13设置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将包装袋膜对应位置的前部和后部熔接在一起(封口)。

如附图1所示,纵向封口机构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纵向辊筒滑动座19、纵向辊筒固定座20、第一弹簧、第一调节螺杆21和第一调节手轮22,左调节孔后部和右调节孔后部均固定安装有纵向辊筒固定座20,每个纵向辊筒固定座20分别与后纵向辊筒17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对应每个纵向辊筒固定座20前方位置的左调节孔前部和右调节孔前部均安装有纵向辊筒滑动座19,每个纵向辊筒滑动座19分别与前纵向辊筒16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每个纵向辊筒滑动座19后侧与对应位置的纵向辊筒固定座20前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左纵向封口支座14和右纵向封口支座15前侧中央设有均设有第一调节螺纹孔,每个第一调节螺纹孔内均设有后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纵向辊筒滑动座19中部前侧相接触的第一调节螺杆21,每个第一调节螺杆21前端均位于左纵向封口支座14和右纵向封口支座15的前方,每个第一调节螺杆21前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手轮22。

根据需求,第一调节手轮22可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如压花数字手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纵向辊筒滑动座19和纵向辊筒固定座20,能够便于安装前纵向辊筒16和后纵向辊筒17,通过设置第一弹簧、第一调节螺杆21和第一调节手轮22,能够根据包装膜的厚度调整纵向封口压轮18之间的间隙,调节方便。

如附图1所示,纵向封口机构还包括第一端盖,对应左纵向封口支座14左侧位置的纵向辊筒固定座20左端和纵向辊筒滑动座19左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端盖,每个第一端盖中央均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一过线孔,每个第一加热器左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第一过线孔内。

根据需求,第一加热器均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单端加热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端盖,能够可靠的固定安装第一加热器,同时也便于将每个第一加热器和控制单元13电连接在一起,能够保证第一加热腔内温度在使用范围内,继而保证纵向封口压轮18封封口温度。

如附图1所示,横向封口机构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包括横向辊筒滑动座28、横向辊筒固定座29、第二弹簧、第二调节螺杆30和第二调节手轮31,左安装孔后部和右安装孔后部均固定安装有横向辊筒固定座29,每个横向辊筒固定座29分别与后横向辊筒26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对应每个横向辊筒固定座29前方位置的左安装孔前部和右安装孔前部均安装有横向辊筒滑动座28,每个横向辊筒滑动座28分别与前横向滚筒25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每个横向辊筒滑动座28后侧与对应位置的横向辊筒固定座29前侧均上下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簧,左横向封口支座23和右横向封口支座24前侧中央设有均设有第二调节螺纹孔,每个第二调节螺纹孔内均设有后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横向辊筒滑动座28中部前侧相接触的第二调节螺杆30,每个第二调节螺杆30前端均位于左横向封口支座23和右横向封口支座24的前方,每个第二调节螺杆30前端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调节手轮31。

根据需求,第二调节手轮31可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如压花数字手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横向辊筒滑动座28和横向辊筒固定座29,能够便于安装前横向辊筒25和后横向辊筒26,通过设置第二弹簧、第二调节螺杆30和第二调节手轮31,能够根据包装膜的厚度调整横向封口压块27之间的间隙,通过设置左横向封口支座23和右横向封口支座24,能够根据包装袋膜的长度对纵向封口机构上下调整,调节灵活,操作方便。

如附图1所示,横向封口机构还包括第二端盖,对应左横向封口支座23左侧位置的横向辊筒固定座29左端和横向辊筒滑动座28左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端盖,每个第二端盖中央均设有左右贯通的第二过线孔,每个第二加热器左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第二过线孔内。

根据需求,第二加热器均可为现有公知技术,如单端加热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端盖,能够可靠的固定安装第二加热器,同时也便于将每个第二加热器和控制单元13电连接在一起,能够保证加热腔内温度在使用范围内,继而包装横向封口压块27的封口温度。

如附图1所示,送膜装置包括角度调节辊33、上辊筒34、下辊筒35、卷膜辊38、前挡圈39、后挡圈、左辊筒36、安装架51和右辊筒37,对应包装袋成型器2右方位置的机架1右部上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1,安装架51左部安装有位于包装袋成型器2上方的角度调节辊33,对应角度调节辊33右方下侧位置的安装架51上部安装有上辊筒34,对应上辊筒34下方位置的安装架51中部安装有下辊筒35,对应下辊筒35右方位置的机架1右部设有卷膜辊38,卷膜辊38外侧前后间隔设有前挡圈39和后挡圈,对应卷膜辊38与下辊筒35之间位置的机架1右部左右间隔设有左辊筒36和右辊筒37。

在使用过程中,包装袋膜卷安装在卷膜辊38上,包装袋膜一端由右至左依次绕过左辊筒36左部外侧、右辊筒37右部外侧、上辊筒34左部外侧、下辊筒35右部外侧和角度调节辊33上部外侧,然后套装在包装袋成型器2外侧,经过包装袋成型器2后,被折成开口向左的v字形。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包装袋膜的缠绕更加紧凑,避免包装袋膜松散。

如附图1所示,切袋机构包括刀架40、刀片驱动轴41、安装套、离合器42、动刀片43、静刀片44、第二输入轴45、调节框49、微调丝杆46、微调手轮47和操纵杆48,对应出料槽3上端位置的机架1下部前侧固定安装有刀架40,刀架4上左右间隔设有上下贯通的切割槽和调整槽,切割槽后部设有左端位于刀架40左方的刀片驱动轴41,刀片驱动轴41右端与刀架4右部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切割槽内设有套装在刀片驱动轴41左部外侧的安装套,安装套左端与刀片驱动轴41左端通过离合器42安装在一起,安装套中部外侧安装有位于切割槽后部的动刀片43,对应动刀片43前方位置的切割槽前部安装有与其相对应的静刀片44,调整槽左部设有前端与刀架40右部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的第二输入轴45,第二输入轴45后端与第二驱动轴通过链轮传动连接在一起,第二输入轴45前部与刀片驱动轴41右部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在一起,对应第二输入轴45右方位置的调整槽右部设有前部与刀架40右部对应位置安装在一起的微调丝杆46,微调丝杆46后部安装有左端位于其左方的调节框49,调节框49呈开口向左且上下贯通的凹字形,调节框49左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连接孔,第二输入轴45前部对应位置安装在连接孔内,第二输入轴45的齿轮前后两侧分别与调节框49左部对应位置相接触,微调丝杆46前端固定安装有微调手轮47,对应微调丝杆46下方位置的刀架40右部设有能使离合器42动作的操纵杆48。

根据需求,微调手轮47可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如压花数字手轮。在使用过程中,包装产品向下运动,通过切袋机构,能够将相邻两个包装产品从横向封口处切断,通过设置离合器42、微调丝杆46、微调手轮47和操纵杆48,能够调节动刀片43和静刀片44的相对位置(对刀),使调节工作更加安全、方便。

如附图1所示,还包括日期辊筒52,对应切袋机构与横向封口机构之间位置的机架1前侧设有能够在包装袋上压印生产日期信息层的日期辊筒52。

根据需求,日期辊筒52可为现有公知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日期辊筒52,能够增加包装产品的包装信息,便于对同一批次的包装产品进行统计和追踪。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灭菌过程为:切割好的包装产品经出料槽3滑落至输送带4右部上侧,输送带4将包装产品依次通过四个灭菌箱5,每个包装产品通过四个灭菌箱5的时间介于90s至120s之间,通过控制单元13将每个灭菌箱5内的加热管温度设置在120℃至150℃之间,完成包装产品的灭菌过程,然后将灭菌完的包装产品分类储存。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