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带自卸半挂车的链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7914发布日期:2020-09-11 20: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输送带自卸半挂车的链条,包含外链板(1)、内链板(2)、套筒(3)、销轴(4)和滚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5)非中心对称,在上部带有封闭结构,能够储存润滑油,并与套筒(3)和销轴(4)连通,使得套筒(3)和销轴(4)润滑良好,提高工作效率和寿命;

所述滚子(5)在下部的外表面与链轮(6)啮合,获得驱动力,进行卸货作业;

所述滚子(5)包含滚筒(51)、储油筒(52)、端盖(53)和压板(56),通过滚筒(51)在内表面的下部使得套筒(3)穿过,并与套筒(3)间隙配合,通过滚筒(51)在外表面的下部与链轮(6)啮合,可缓冲,并减少相对链轮(6)的磨损;

所述储油筒(52)位于滚筒(51)的上侧,在前后两内链板(2)之间,在左右侧面的中部带有侧口(55),在下部与滚筒(51)固定连接,在内部填充弹性多孔吸油材料,储存润滑油;

所述侧口(55)可通过上油轮(7)注入润滑油,也可自动闭合,能够避免润滑油外泄;

所述端盖(53)位于滚筒(51)和储油筒(52)的前后两端,与滚筒(51)和储油筒(52)的前后两端面固定连接,使得端盖(53)与储油筒(52)围成封闭结构;

所述端盖(53)与内链板(2)的内表面弹性抵接,使得滚子(5)相对内链板(2)封闭,可避免环境中的灰尘和水进入加剧磨损和腐蚀,也可防止污染链条外表面和环境;

所述压板(56)在左右两端都与外链板(1)或内链板(2)弹性抵接,以限制滚筒(51)相对套筒(3)的旋转范围,确保滚筒(51)可自动回位,并保持相对位置,可减缓啮入冲击,提高寿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带自卸半挂车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为圆筒形结构,在上侧的中部带有通孔(31),使得滚子(5)经过套筒(3)与销轴(4)连通;所述滚筒(51)为横截面为u形的筒状结构,位于前后两内链板(2)之间。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带自卸半挂车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筒(52)为横截面为扇形的筒状结构,在下侧面的中部带有下口(54);所述下口(54)贯穿筒壁,将储油筒(52)与滚筒(51)连通。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带自卸半挂车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53)为平板状结构,在外表面的中部带有凸台(57);

所述凸台(57)凸出于外链板(1)和内链板(2),可在上方遮挡外链板(1)和内链板(2),避免灰尘从上侧进入外链板(1)和内链板(2)之间的间隙;

所述凸台(57)在下部左右贯穿并固定压板(56),并穿过滚筒(51)在上部的左右两端,使得滚筒(51)在上部的左右两端可压住压板(56),确保滚筒(51)可自动回位,并保持相对位置。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带自卸半挂车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6)为条形曲板状结构,上下弯曲并具有弹性,在中部贯穿凸台(57)的下部,获得定位和支撑。

6.一种上油轮(7),为圆形,其特征在于:带有内腔,可容纳润滑油,用于给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上油,可控制润滑油的流通,避免润滑油外泄,防止污染所述链条的外表面和环境;

所述上油轮(7)带有圆形的轴孔;

所述上油轮(7)在所述轴孔中穿入上油轴(72),使得外部的润滑油可通过上油轴(72)流入上油轮(7)的内腔;

所述上油轮(7)带有沿着圆周均匀分布的轮齿(73),并通过所述轮齿(73)与滚子(5)啮合,相对上油轴(72)旋转;

所述上油轮(7)在所述轮齿(73)的左右侧面外部都带有油孔,并安装油嘴(74),可通过所述油嘴(74)压入储油筒(52)的侧口(55),注入润滑油。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油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74)安装于轮齿(73)的油孔,在轮齿(73)与滚子(5)啮合时,可压入储油筒(52)的侧口(55),注入润滑油,在脱开啮合时,离开储油筒(52)的侧口(55),不再出油,避免润滑油外泄,防止污染链条的外表面和环境。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带自卸半挂车的链条,属于链条和自卸半挂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滚子包含滚筒、储油筒、端盖和压板。所述储油筒位于滚筒的上侧,与滚筒连通,带有侧口,在内部填充弹性多孔吸油材料,储存润滑油,使得套筒和销轴润滑良好。所述侧口通过上油轮注入润滑油,可自动闭合,避免润滑油外泄,防止污染链条外表面和环境。所述端盖位于滚筒和储油筒的前后两端,与内链板弹性抵接,使得滚子相对内链板封闭,可避免尘水入侵加剧磨损和腐蚀。所述压板在左右两端都与内外链板弹性抵接,以限制滚筒的旋转范围,确保滚筒可自动回位,并保持相对位置,可减缓啮入冲击,提高寿命。本发明的上油轮可控制润滑油的流通,避免外泄,防止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苏子林;林红旗;赵万胜;李勃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09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