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8764发布日期:2020-11-06 17:0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纠偏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在烟草制丝过程中,用电子皮带秤对原材料进行称重、配比,对生产进行过程控制,进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电子皮带秤在制丝环节是附联设备,虽然它不像烘丝机等主机设备那样直接影响卷烟的内在质量,但是如果它的计量精度和配比精度出现波动也会间接影响到卷烟的内在质量。所以,不管是电子皮带秤的生产厂家或是使用厂家都在努力改善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

影响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的因素很多,传输带偏移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烟草行业,一般采用一种张紧纠偏辊进行电子皮带秤的纠偏,而张紧纠偏辊也同时兼具张紧的功能,如果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纠偏,传输带的张力也会出现明显的改变,进而影响电子皮带秤的计量精度。目前只能采用增加校秤频次,减少电子皮带秤本身计量精度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实现张紧和纠偏的功能分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包括: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

第一张紧辊,所述第一张紧辊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长孔滑动连接;

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长孔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架的底部设置有调节螺栓;

第一纠偏辊和第二纠偏辊,所述第一纠偏辊和所述第二纠偏辊的端部均通过销轴与所述调节架相连,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第二纠偏辊抵接,所述第一纠偏辊和所述第二纠偏辊在垂直于传输带的方向上设置,所述第一纠偏辊和所述第二纠偏辊之间保持有用于通过传输带的间隙。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架包括轴头、滑块和连接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轴头和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长孔中,所述第一纠偏辊和所述第二纠偏辊的端部均通过销轴与所述连接块相连。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电动推杆和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与所述轴头相连,所述电动推杆的推动部与所述关节轴承抵接。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输带。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台。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固定孔。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二张紧辊,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三长孔,所述第二张紧辊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长孔滑动相连。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输带。

如上所述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二凸台。

本申请提供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通过设置第一纠偏辊和第二纠偏辊,实现了对传输带的自动纠偏功能,通过设置第一张紧辊,实现了对传输带的张紧功能,从而实现了纠偏功能和张紧功能的分离,以在保持恒定张力的情况下对传输带自动纠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状态图;

图3为第一纠偏辊、第二纠偏辊和调节架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调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撑架;

11-第一长孔;

12-第二长孔;

13-第一凸台;

14-第一腰型孔;

15-固定孔;

2-第一张紧辊;

3-第一纠偏辊;

4-第二纠偏辊;

5-调节架;

51-连接块;

52-滑块;

53-轴头;

54-关节轴承;

6-第二张紧辊;

7-第二支撑架;

71-第三长孔;

72-第二腰型孔;

73-第二凸台;

8-电动推杆;

9-机架;

91-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申请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申请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申请中,当描述到特定部件位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部件与第一部件或第二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部件。当描述到特定部件连接其它部件时,该特定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部件。

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其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张紧辊2、调节架5、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其中,第一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长孔11和第二长孔12;第一张紧辊2的端部与第一长孔11滑动连接;调节架5的一端与第二长孔12滑动连接;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的端部均通过销轴与调节架5相连,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在垂直于传输带91的方向上设置,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之间保持有用于通过传输带91的间隙。

其中,第一支撑架1对称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架1固定安装在电子皮带秤的机架9上,机架9上的传输带91从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之间穿过,传输带91的上表面与第一纠偏辊3接触,传输带91的下表面与第二纠偏辊4接触。

在传输带91发生偏移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螺栓在调节架5中的旋入深度,以调整调节螺栓将第二纠偏辊4顶起的高度,以使第二纠偏辊4能够与传输带91的下表面轻微接触,第一纠偏辊3可以通过自重压在传输带91的上表面,从而通过第一纠偏辊3、第二纠偏辊4与传输带9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传输带91的自动纠偏。

而对于传输带91的张紧力的调节,可以调整第一支撑架1在电子皮带秤的机架9上的固定高度,来调整第一张紧辊2与传输带91的接触挤压程度,从而可以调整传输带91的张紧程度。

由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通过设置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实现了对传输带91的自动纠偏功能,通过设置第一张紧辊2,实现了对传输带91的张紧功能,从而实现了纠偏功能和张紧功能的分离,以在保持恒定张力的情况下对传输带91自动纠偏。

进一步,如图3和图4所示,调节架5具体包括轴头53、滑块52和连接块51,滑块52的两端分别与轴头53和连接块51固定连接,滑块52滑动设置在第二长孔12中,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的端部均通过销轴与连接块51相连。

其中,滑块52的表面为平面,第二长孔12的内表面也为平面,由此,通过平面间的配合,可以保证调节架5在调节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的端部均通过销轴与连接块51相连,由此,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可以发生较小角度范围内的轻微转动,以调节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相对于传输带91的距离,提升纠偏效果。

进一步,如图3所示,该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还包括电动推杆8和关节轴承54,关节轴承54与轴头53相连,电动推杆8的推动部与关节轴承54抵接。

其中,轴头53的轴向长度大于关节轴承54的轴向宽度,以便于第一纠偏辊3和第二纠偏辊4相对于机架9偏斜时,具有自动纠偏调整的空间。而电动推杆8可以推动调节架5在第二长孔12中移动,以提升对传输带91纠偏的效果。

进一步,第一支撑架1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14,第一腰型孔14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输带91,第一支撑架1可以通过第一腰型孔14与机架9相连,从而可以便于调节第一张紧辊2在垂直于传输带91方向上的高度,以调节第一张紧辊2对传输带91的张紧力。

进一步,第一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第一凸台13,第一张紧辊2也可以通过电动推杆8的作用在第一长孔11中调整移动,第一凸台13可以对电动推杆8进行限位及导向。

进一步,第一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固定孔15,第一支撑架1可以通过该固定孔15与机架9相连,以增加第一支撑架1的刚度。

进一步,该纠偏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架7和第二张紧辊6,第二支撑架7上设置有第三长孔71,第二张紧辊6的端部与第三长孔71滑动相连。

其中,第二张紧辊6也可以通过电动推杆8的驱动在第三长孔71中滑动调节,以配合第一张紧辊2调整对传输带91的张紧度。该第一张紧辊2和第二张紧辊6分别设置在传输带91的两侧。

进一步,第二支撑架7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72,第二腰型孔7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传输带91。

第二支撑架7可以通过第二腰型孔72与机架9相连,以通过第二腰型孔72实现在竖直方向上对第二张紧辊6在竖直方向上的调节,进而调节第二张紧辊6对传输带91的张紧程度。

进一步,第二支撑架7上设置有第二凸台73,该第二凸台73可以与电动推杆8配合,以实现对电动推杆8的定位和导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恒张力自动纠偏机构,通过设置第一纠偏辊和第二纠偏辊,实现了对传输带的自动纠偏功能,通过设置第一张紧辊,实现了对传输带的张紧功能,从而实现了纠偏功能和张紧功能的分离,以在保持恒定张力的情况下对传输带自动纠偏。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申请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申请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