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剥离机构的纸张与膜卷复合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4824发布日期:2020-12-08 13:3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带自动剥离机构的纸张与膜卷复合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张加工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自动剥离机构的纸张与膜卷复合生产线。



背景技术:

为了使纸张表面显得光亮、耐磨,人们通常会在纸张表面加设纸张表面保护膜。传统的纸张表面保护膜制作方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纸张表面复合上一层透明塑料膜,第二类是直接在纸张表面涂上一层树脂层。

第一类制作方法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1、保护层(塑料膜)厚度太大;2、透明塑料膜表面易被磨损,光亮度差;3、纸张与塑料膜贴合后,纸张难以回收利用,造成严重的环保问题。因此第一类制作方法已经逐步淘汰。

但第二类制作方法也存在不少缺点:1、树脂层涂在纸张表面后,其装饰效果显得平淡,这是因为,不管用什么方法涂敷,其外表面(外露的那个表面)均不易形成为非常平整、光亮的亮光面,也不易形成为哑光面,如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装饰处理,一般只能是采用模压的方式使其形成镭射纹理图案,但由于模压时的树脂层已经基本固化,因此模压困难,得到的凹凸纹理图案不清晰,对模压版的凹凸纹理反作用力大,对模压版的凹凸纹理产生较大侵蚀,使得模压版的使用次数少;2、树脂层选材时,既要求粘性好(否则容易从纸张表面剥离),又要求硬度好(否则被磨花),两者往往不能兼得;3、树脂层涂上纸张表面后,容易发生浸渍,既可能污损到纸张表面原有油墨图文,又使树脂层进一步发生差异分化,具体地说,浸渍越严重的部位,其表面剩余的树脂层量越少,因而其表面显得凹陷不平,并影响到树脂层外表面的观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曾设计了一种纸张表面保护膜制作方法,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cn201610199254.x。该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步骤如下:(1)、选用塑料膜,根据需要对塑料膜的其中一面表面进行处理,使塑料膜的该面表面形成有凹凸纹理镭射图案或/和哑光区域或/和亮光区域;(2)、在塑料膜经过处理的那个表面上直接涂上湿润的树脂层;接着,使树脂层干燥固化,收卷,形成为半成品复合卷,备用;(3)、将半成品复合卷解卷,在树脂层上面涂上一层胶黏层;(4)、在胶黏层完全干燥固化之前,将纸张压合在胶黏层上;(5)、使胶黏层完全干燥固化,胶黏层将纸张和树脂层粘固在一起;(6)、将塑料膜与纸张剥离,将剥离后的塑料膜收卷;附着在纸张上面的树脂层形成为纸张的保护膜,而且树脂层的外表面形成有与塑料膜的表面对应的凹凸纹理图案或/和哑光区域或/和亮光区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保护膜具有凹凸纹理图案或/和哑光区域或/和亮光区域,装饰效果好。

但申请人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在上述步骤(6)的剥离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塑料膜与纸张剥离设备,一般需要先利用尖薄的剥离刀将纸张的边沿或角部揭开,然后再将两者撕离,这样带来以下问题:一、纸张与塑料膜的局部会受到刀刃的挑动而容易被刮伤,尽管很轻微且面积很小,但仍影响该纸张作为高档承印物的外观形象,也不利于薄膜的多次循环回收使用;二、由于需要利用尖薄的剥离刀将纸张的边沿或角部揭开,因而速度不能太快(否则更容易划伤),导致剥离速度不能太快,即剥离速度不可能跟上复合速度,因而剥离步骤与复合步骤不可能在同一生产线上进行(同一生产线上的两个工序的速度要求匹配得上),所以,必须将塑料膜与纸张复合之后得到的复合膜料收卷,收卷之后再转移到专门的剥离设备进行剥离,这样显然比较麻烦。

本申请文件中,纸张是指一张张的纸,它不是连续成卷的。连续成卷的纸称为纸卷,纸卷不属于本申请的纸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自动剥离机构的纸张与膜卷复合生产线,它能在复合工序的同一生产线上快捷方便地将纸张与膜卷自动剥离。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带自动剥离机构的纸张与膜卷复合生产线,包括放卷机构,放卷机构的下游设有用于涂覆胶黏材料的涂敷机构,涂敷机构的下游设有用于将纸张和塑料膜复合在一起的复合机构;其主要特点在于,在复合机构的下游设有自动剥离机构;所述自动剥离机构包括有循环传送带、第一压辊、第二压辊;循环传送带的两端套设有传动轴,两根传动轴分别为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靠近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上游端,第二传动轴靠近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下游端;循环传送带开设有多个吸气孔,在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下方设有负压气室,负压气室顶部固定设有顶板,顶板的上表面贴近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下表面,顶板开设有多个导气孔;负压气室设有抽气口,抽气口连接有负压抽气装置;所述第一压辊位于第一传动轴上方,第一压辊压靠着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上游端;所述第二压辊位于循环传送带上半段中间部位的上方,第二压辊压靠着循环传送带上半段中间部位的上表面;第一压辊、第二压辊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传动轴;在第二压辊的下游设有用于卷取塑料膜的收卷机构;在循环传送带的下游设有纸张收集机构。

较好的是,在第二传动轴的上方设有第三压辊,第三压辊压靠着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下游端。

本申请文件中,所谓“上游”、“下游”,是根据生产过程中膜料(纸张)的运行方向而定的。膜料(纸张)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膜料(纸张)先经过的位置为上游位置,后经过的位置为下游位置,膜料(纸张)由上游向下游运行。所谓“上方”、“下方”,是根据日常空间方位概念而言。

考虑相邻两纸张的前后关系时,以生产过程中先经过第一压辊的那一张纸张为前面纸张,后经过第一压辊的那一张纸张为后面纸张。

同样,定义同一张纸的前后两端段时,以工作时先经过第一压辊的那一端部为纸张的前端段,后经过第一压辊的那一端部为纸张的后端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能快捷方便地将纸张与塑料膜自动剥离,且剥离速度快,能够与复合速度匹配,因而能够在复合生产线上实现在线剥离。

二、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共同作用,能够使纸张更密实地大面积贴附在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上表面,使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吸气孔被更加密实地遮蔽,从而有利于使负压腔室的真空度更高,进而使循环传送带对纸张的吸附更加有力,更加确保能够顺利剥离。

三、剥离过程中,纸张及塑料膜均不会被划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和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半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中间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g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h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k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2中q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3中m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3中n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r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带自动剥离机构的纸张与膜卷复合生产线包括放卷机构11,放卷机构11的下游设有用于涂覆胶黏材料的涂敷机构12,涂敷机构12的下游设有用于将纸张和塑料膜复合在一起的复合机构13;在复合机构13的下游设有自动剥离机构;所述自动剥离机构包括有循环传送带2、第一压辊71、第二压辊72;循环传送带上半段(如图3中的cd段)为水平方向,循环传送带2的两端套设有传动轴,两根传动轴分别为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32,第一传动轴31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二传动轴32,第一传动轴31靠近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上游端(在图3中,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32在工作时逆时针转动,如图3中弧形箭头所示,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运行方向向左,如图3中直线箭头所示,故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上游端即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右端,即图3中的c端;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下游端即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左端,即图3中的d端),第二传动轴32靠近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下游端;循环传送带2开设有多个吸气孔20,在循环传送带上半段(如图3中的cd段)的下方设有负压气室4,负压气室4顶部固定设有水平顶板5,水平顶板5的上表面贴近循环传送带上半段(如图3中的cd段)的下表面,水平顶板5开设有多个导气孔50;负压气室4设有抽气口40,抽气口40连接有负压抽气装置;第一传动轴31上方设有第一压辊71,第一压辊71压靠着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上游端(即图3中的c端);第二压辊72位于循环传送带上半段中间部位的上方,第二压辊72压靠着循环传送带上半段中间部位的上表面;第一压辊71、第二压辊72的中心轴线方向平行于第一传动轴31。在第二传动轴32的上方设有第三压辊73,第三压辊73压靠着循环传送带上半段的下游端(即图3中的d端);在第二压辊72的下游设有用于卷取塑料膜的收卷机构61,在循环传送带2的下游设有用以收集纸张的纸张收集机构62。

上述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放卷机构11逐渐将表面附着有树脂层91的塑料膜90放卷(树脂层91和塑料膜90合在一起的物料又称为半成品塑料膜9,半成品塑料膜9的剖面层理结构如图4所示,包含有两层,即塑料膜90和树脂层91);

(2)、附着有树脂层91的塑料膜90(即半成品塑料膜9)向下游运行,经过涂敷机构12,涂敷机构12在树脂层91的表面涂上一层胶黏层92,涂敷之后的剖面层理结构如图5所示,即h局部放大结构;

(3)、带有胶黏层92和树脂层91的塑料膜90继续向下游运行,经过压合机构13时,压合机构13将纸张8沿着塑料膜的长向逐一复合到塑料膜的胶黏层92上,但每张纸张的前端段并不与胶黏层92接触,胶黏层92凝结而使纸张8和树脂层91粘合在一起;在每相邻两张纸张8中,前面纸张8的后端段82(如图7中的ab段)被夹在后面纸张8的前端段81(如图7中的ef段)与塑料膜的胶黏层92之间,后面纸张的前端段81与胶黏层92之间被前面纸张的后端段82隔离开来,如图7所示;

(4)、复合有纸张9的塑料膜90称为复合膜料7,复合膜料7的剖面层理结构如图6、图8所示,包含有四层,依次为塑料膜90、树脂层91、胶黏层92和纸张8;复合膜料7继续向下游运行而来到自动剥离机构;自动剥离机构的循环传送带2保持转动,负压抽气装置使负压气室4保持形成负压,负压通过水平顶板5的导气孔5传递到循环传送带2的吸气孔20;当复合有纸张8的塑料膜90(即复合膜料7)经过循环传送带2和第一压辊71之间时,塑料膜90贴靠着第一压辊71,纸张8贴靠着循环传送带2;

(5)、循环传送带2的吸气孔20吸住纸张8,复合有纸张8的塑料膜90(即复合膜料7)随着循环传送带2继续行进;当纸张8的前端段81经过第二压辊72中心轴线的正下方位置之后,塑料膜90由于受到收卷机构61的拉力而沿着第二压辊72的圆周方向移动,纸张的前端段81则继续被循环传送带2的吸气孔20吸住而保持与循环传送带贴合,于是纸张的前端段81与塑料膜90分叉开来,如图3、图9所示;

(6)、随着循环传送带2继续转动,整张纸张8跟随着循环传送带2水平移动,而对应的塑料膜90部位则绕过第二压辊72并向下游移动,于是纸张8与塑料膜90彻底分开;在此期间,由于塑料膜90与树脂层91之间的粘结力小于纸张8与树脂层91之间的粘结力,于是树脂层91仍然与纸张8保持粘合在一起,而树脂层91则与塑料膜90剥离开来,如图3、图9所示,其中纸张8与树脂层91粘合在一起的结构则如图10所示,纸张8与树脂层91之间被胶黏层92复合到一起;

(7)、塑料膜90向收卷机构61行进而被收卷,而附着有树脂层91的纸张8继续随着循环传送带2移动,当附着有树脂层的纸张8移动到第三压辊73和循环传送带2之间时,第三压辊73和循环传送带2夹送着纸张8继续向下游移动,附着有树脂层的纸张离开循环传送带2,附着有树脂层的纸张8继续行进而被纸张收集机构62收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