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9248发布日期:2021-03-19 10:5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纱装置,具体是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生产化学纤维的机械虽然包括多种化工机械,现被认为是纺织机械的延伸,属广义的纺织机械;把棉、麻、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纺织机械通常按生产过程分类,计有:纺纱设备、织造设备、印染设备、整理设备、化学纤维抽丝设备、缫丝设备和无纺织布设备;纺纱设备又分为加工短纤维和加工长纤维两类。

现有技术中用于导丝、导纱或导线的导纱部件是瓷眼;所述瓷眼就是带孔的小瓷环或小瓷筒;瓷眼的最大缺陷是在导纱过程中,因为纱线同磁眼的摩擦,容易刮断细丝,例如碳纤维,造成纤维损伤,同时不具有调节性,对于不同的纱线成捻时无法无法很好的减小摩擦力,对纱线的损伤较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包括导纱固定底座、位置调节槽、调节紧固件、防滑防磨件、多片分接板、固定背板、固定轴紧固件和转动导纱单元;所述导纱固定底座上开设有多条位置调节槽;所述位置调节槽内套接有多个调节紧固件;所述导纱固定底座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滑防磨件;所述导纱固定底座通过在下表面开设有孔固接多个第一固定轴紧固件;所述第一固定轴紧固件上固接有多片分接板和固定背板;所述转动导纱单元包括多条出纱环、凹面导纱环、转动固定轴、滚珠轴承、限位凹槽、纱线导向柱、导向柱固定轴和底面出纱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背板上通过固接有多个第二固定轴紧固件固接有转动固定轴;所述转动固定轴的对称面上通过固接有第三固定轴紧固件固接有固接有第二多片分接板;所述转动固定轴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套接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上还套接有第二限位凹槽;所述第二限位凹槽位于凹面导纱环上;所述多片分接板之间开设有孔套接有多条出纱环;所述导纱固定底座上开设有底面出纱孔;所述凹面导纱环之间固接有多个导向柱固定轴;所述导向柱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纱线导向柱。

优选的,所述凹面导纱环的凹面为半圆形的设计;所述凹面导纱环为耐磨的陶瓷制成。

优选的,所述多片分接板数量为四个;所述多条出纱环为圆形设计;所述多片分接板与多条出纱环的套接面为半圆形设计。

优选的,所述多条出纱环和底面出纱孔的边缘处均设有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多条出纱环为耐磨的陶瓷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凹面导纱环、转动固定轴、滚珠轴承、纱线导向柱、导向柱固定轴和多条出纱环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多条纱线成捻时磨损小和、成捻效果好和多样出纱方向的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导纱器多条纱线成捻时磨损大、效果不好和出纱方向单一的问题,提高了纱线成捻的质量和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纱固定底座、位置调节槽、调节紧固件和防滑防磨件的结构设计,实现了简单固定和调节导纱器距离和减少对机器的磨损的功能,解决了传统的导纱器调节距离不便和长久使用对机械磨损大的问题,提高了安装和调节的效率和机械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纱固定底座,2、位置调节槽,3、调节紧固件,4、防滑防磨件,5、多片分接板,6、固定背板,7、固定轴紧固件,8、多条出纱环,9、凹面导纱环,10、转动固定轴,11、滚珠轴承,12、限位凹槽,13、纱线导向柱,14、导向柱固定轴,15、底面出纱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包括导纱固定底座1、位置调节槽2、调节紧固件3、防滑防磨件4、多片分接板5、固定背板6、固定轴紧固件7和转动导纱单元;所述导纱固定底座1上开设有多条位置调节槽2;所述位置调节槽2内套接有多个调节紧固件3;所述导纱固定底座1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滑防磨件4;所述导纱固定底座1通过在下表面开设有孔固接多个第一固定轴紧固件7;所述第一固定轴紧固件7上固接有多片分接板5和固定背板6;所述转动导纱单元包括多条出纱环8、凹面导纱环9、转动固定轴10、滚珠轴承11、限位凹槽12、纱线导向柱13、导向柱固定轴14和底面出纱孔15。

所述固定背板6上通过固接有多个第二固定轴紧固件7固接有转动固定轴10;所述转动固定轴10的对称面上通过固接有第三固定轴紧固件7固接有固接有第二多片分接板5;所述转动固定轴10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2套接有滚珠轴承11;所述滚珠轴承11上还套接有第二限位凹槽12;所述第二限位凹槽12位于凹面导纱环9上;所述多片分接板5之间开设有孔套接有多条出纱环8;所述导纱固定底座1上开设有底面出纱孔15;所述凹面导纱环9之间固接有多个导向柱固定轴14;所述导向柱固定轴14上转动连接有纱线导向柱13,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多条纱线成捻时磨损小和、成捻效果好和多样出纱方向的的功能;所述凹面导纱环9的凹面为半圆形的设计;所述凹面导纱环9为耐磨的陶瓷制成,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对纱线的磨损降低;所述多片分接板5数量为四个;所述多条出纱环8为圆形设计;所述多片分接板5与多条出纱环8的套接面为半圆形设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安装和更换变得简单方便;所述多条出纱环8和底面出纱孔15的边缘处均设有圆弧过渡,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对纱线的磨损小,有助于提高纱线的质量;所述多条出纱环8为耐磨的陶瓷制成,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对纱线的磨损小,有助于提高纱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在导纱固定底座1上平行开设有两条位置调节槽2,两条位置调节槽2内均套接有调节紧固件3,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在纺织设备上开设好螺纹孔固定本装置后还可以进行局部的微调工作,从而使得本装置对于不同的纱线也能提供合适的导纱距离,减小对于不同纱线的磨损;通过在导纱固定底座1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滑防磨件4,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在长久的安装固定后也不会对纺织机械的固定位置的表面造成锈蚀刮花等伤害,从而使得本装置对机械的友好性更强;通过在导纱固定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排平行的多个沉头孔,多个沉头孔内套接有多个第一固定轴紧固件7固接有多片分接板5和固定背板6,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装置的外观完整性更强,更加的美观,同时方便固定与拆卸;通过在固定背板6上开设有四个沉头孔套接有第二固定轴紧固件7固接有转动固定轴10,转动固定轴10的另一端通过开设有螺纹孔啮合连接多个多片分接板5,多片分接板5中间位置开孔套接有陶瓷材质制成的多条出纱环8,转动固定轴10上环绕开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2,第一限位凹槽12内固接有滚珠轴承11,滚珠轴承11的外圈固接在第二限位凹槽12内,第二限位凹槽12开设于凹面导纱环9内表面,凹面导纱环9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形的凹陷,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凹面导纱环9被紧紧地固定在转动固定轴10上,这样使得纱线即使在快速通过中给凹面导纱环9带来的其他方向的力也能够被轻易抵消,同时使得纱线通过本装置时均为滚动摩擦,从而对纱线的磨损较小,半圆形凹面设计的凹面导纱环9使得纱线即使在快速通过时产生跳线也不会与其他地方产生摩擦磨损,使得本装置在快速通过时的磨损也较小;通过在四个凹面导纱环9固定的四个开口位置固接有八个导向柱固定轴14,导向柱固定轴14上固接有纱线导向柱13,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通过本装置的纱线在进口位置即可将纱线平顺下来,从而使得在多条出纱环8处环绕成捻的更加均匀,减小出现绕线的可能;通过在导纱固定底座1上开设有底面出纱孔15和多条出纱环8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实现两个方向的出纱功能,同时也能控制小于等于四条纱线的引导的功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