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纺纱/络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8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位纺纱/络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位纱线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沿着机器在每个工位上的一个络筒机,其中络筒机使纱线横向、往复移动,在卷取筒管上形成筒子。
多年来,多位纱线络筒工艺一直应用于各种落筒和纺纱装置中,也包括自由端纺纱装置。传统的横动机构都是同步的,即所有的横动导纱器同时朝向机器的一端移动,以便从公用的往复装置中获得传动。在过去也已提出制做横动传动机构的辅助装置,但总是由于同步的横动程,使横动导纱器以相同方向一起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我们提供了一种多位纺纱和/或络筒装置,包括卷装成形装置并包括横动装置,使纱线横穿卷装成形器。其中,多位机器中某些位置的横动导纱器以一个方向横动,同时在机器同一侧其他位置的横动导纱器沿着机架以相反方向横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种多位纺纱和/或络筒装置,包括在每个位置带有横动装置的卷装成形装置,使纱线横穿卷装成形器,其中,所有或大部分横动导纱器的运动位置成对地定相位。这种位置不一定相互并排,使处在机器同一侧任何一对上述位置上,横动导纱器的运动正好是异相,其中至少有两对,即第一对相位的相位角相对于第二对横动相位角相差小于180°。
为了更便于理解本发明,参照附图,可以阅读下面仅做为实例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发明一个144位自由端纺纱单元的侧视图;
图2是图1多位纺纱单元的顶视平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机器具体纺纱位置的视图;
图4是典型自由端纺纱机的外形平面图,分为六个架间跨度;
图4A到4E是曲线图,表示沿图4的机器上相应各位置上各个实施例一侧72位各个络筒单元相位角的变化。
如图1所示,在144位机器的左手端有一个传动端罩1,在右手端有一个车尾罩2,并具有6个分开的架间跨度A,B,C,D,E和F,每个架间跨度包括24个分开的纺纱位置(每侧12个),其中一个位置在图3中详细示出。
如图3所示,具体的纺纱位置3包括一个条筒4,在条子5送入包括打手罗拉(未示)的纤维开松单元6时,条子5从条筒4中退绕。
从纤维开松单元开始,条子分离成为单个的气带纤维,并气动地送入纺纱室7纺制成为纱线8,依靠通常的引纱管9离开纺纱室7。然后纺制的纱穿过传送罗拉10进入横动翼,在此使纱线靠与横动导纱器11接合,在其绕在筒子12上时横向地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在锥状卷装管上的锥状结构作为卷装成形器。
图3所示的自由端纺纱单元可以是气流杯纺纱机或摩擦纺纱机。同样地,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多位机器,其中纱线卷绕在单个卷装筒上。
如图2平面图所示,各个机器架间跨度A……F包括前侧位置A1……F1,都与另一侧位置A2……F2背对背。这样,对于这种机器,有6个架间跨度,每个架间跨度的每一侧有12个位置,总共有144个位置,分成6个有24个位置的架间跨度。
根据本发明,我们提出不是所有的横动导纱器11同时以相同的方向横动。
例如位置A1,A2,B1,B2,C1和C2,即在机器一端的三个架间跨度的横动导纱器可以都向传动端罩1方向移动,而其余位置D1,D2,E1,E2,F1和F2的横动导纱器都向远离传动端罩1方向移动。这种状态用曲线图示在图4A中。另一种可能性是使位置A1,A2,C1,C2,E1和E2,即架间跨度A,C和E的横动导纱器以一个方向移动,而其余的位置B1,B2,D1,D2,F1和F2的横动导纱器以相反方向移动。这种情况用曲线图示在图4B中。
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此在每个架间跨度的每一侧有两个横动执行器,如图1中架间跨度A的13和14所示,这种可能性是使第一个6位置横动导纱器开始从传动端罩1以第一方向运行(因为它们都由图1中第一横动执行器13驱动),而在架间跨度A每一侧共余6位置的横动导纱器(由第二横动执行器14驱动)以相反方向横动。这种情况用曲线图示在图4C中。
还有一种可能性,在此每个位置有其自己的横动执行器,这种可能性是对于沿着一个架间跨度,如架间跨度A,每个交替位置来说具有相同的横动方向,而中间位置横动方向相反。这种情况用曲线图示在图4D中。
最好的是(但不是必须的)在每对背对背位置(例如在架间跨度A中紧靠传动端罩1的两个自由端纺纱单元)具有相同的横动方向,即或朝向或背离传动端罩1。
某些位置和其他位置之间横动方向的相反有助于避免机器在极限横动频率时,即在高纱线速或在大卷绕角卷装时不适当的振动。尽管与整个机器质量相比,横动导纱器的运动质量很小,但我们相信,将某些导纱器的运动安排得与其他导纱器运动相反是有好处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存在于机器上横动运动中有两个相位角,互相恰好为180°相位差。这些都在图4A,4B,4C和4D的曲线中由值0和180表示。
图4E表示了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独特优点在于相位角由于很小的增量而不同。
沿着由图4A到图4E横轴代表的机器长度方向,在这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的相位角安排有许多对相位相关的导纱器,其相互之间相位直接相对。这种状态在图4E曲线图中由两点X表示,特别是这些点代表沿机器一侧的位置数24和60。这样,这两位置互相相对并且在机器另一侧的相同两位置(在此位置数总是从机器的传动端罩1计算)可以恰好有相同的180°反相的相位角。
从图4E中相位角曲线的直线图示(当然这是在图4A到4D的曲线为短线图形处的图形)可以看出,许多不同对的相位相关的横动导纱器覆盖着360°相位角的整个范围。
在可选择的实施例的这一最佳形式中,横动相位角由一个5°的增量(为了用均匀的增量覆盖机器每侧72纺纱工位的整个范围)而使一个位置和下一个位置不同。但是,对于相邻位置来说,具有其上述增量的相位角差别并不是关键性的,并且任何相位相关的随意定位都是可能的,只要能在每对两个位置之间相位相差180°的条件下成对联接各个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多位纺纱和/或络筒装置包括在每个位置的纱线卷装成形装置,具有横动装置,使纱线横穿卷装成形器,全部或大部分横动导纱器运动以成对位置调整相位,这些位置不一定互相并排,其特征在于成对的调整相位使在机器同一侧上任何一对上述位置中,横动导纱器运动恰好是异相的;并且在至少两对具有第一对相位相位角相对于第二对横动相位角相差小于180°(图4E)。
2.一种多位纺纱和/或络筒装置具有纱线成形装置,包括横动装置,使纱线横穿卷装成形器,其特征在于多位机器某些位置(A1,B1,C1,D1,E1和F1)的横动导纱器以第一方向横动,而在机器同侧其他位置的横动导纱器以相反方向随机架横动。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机器一半位置的横动导纱器(A,B,C)(A,C,E)沿一个方向横动,而机器另一半位置的横动导纱器(D,E,F)(B,D,F)以相反方向横动。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机器被划分为,使机器一端和中心之间所有位置(A,B,C)有其以第一方向移动的横动导纱器,而在机器的中心和相对的一端之间一部分机器上的横动导纱器(D,E,F)都以相反方向横动。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当再划分为位置分(A,B,C,D,E和F)的架间跨度时,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架间跨度(A)中位置所有的横动导纱器在同一时刻以同一方向横动,而其它架间跨度(B,D,F)或(D,E,F)的横动导纱器以相反方向横动。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机器,在附属于权利要求
2和3中任一项时,其特征在于架间跨度(A,B,C,D,E,F)各包含许多位置和两个横动执行器(13和14),并且,所有位置由第一横动执行器(13)驱动的位置以第一方向横动,而由第二横动执行器(14)驱动的位置以相反的方向横动。
7.根据权利要求
2和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每个络筒位置有各自的横动执行器,并且,沿着机器的隔开位置有其横动导纱器,都以第一方向移动,而中间位置有其横动导纱器,以相反方向移动(图4D)。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
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机器是双侧的,并且双侧机器的每一对背对背的位置(A1,A2,B1,B2,C1,C2,D1,D2,E1,E2,F1,F2)排列,得使其两个位置沿着机器以相同方向横动。
专利摘要
一种多位自由端纺纱机使某些纺纱位置的横动导纱器的横动方向与另一些组中纺纱位置的横动导纱器的横动方向为异相(见A和B)。换言之,在一组特定的组纺纱位置中的某些横动导纱器可以与同一组中其他横动导纱器(见C和D)。以相反方向横动。
文档编号B65H54/20GK86107187SQ86107187
公开日1987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7日
发明者约翰·怀特利 申请人:霍林斯沃斯(英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