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014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是在制造袋装甜点心食品时,把能打开成有底筒状的折叠成扁平状的袋状容器、打开成有底筒状并供给到夹具上的装置。
现有的这种装置具有储料器、夹具、夹具供给机构、保持机构和打开机构。储料器用于收容能打开成有底筒状的折叠成扁平状的袋状容器,夹具用于将容器保持成有底筒状地打开的状态;夹具供给机构是用于将夹具提供到供给工位;保持机构是用于将扁平状容器从储料器取出、将其在扁平的状态下保持在供给工位的夹具里;打开机构是利用压力空气将保持在夹具上的容器吹鼓胀而打开成有底筒状。已知的打开机构具有一对吸附构件,它们在夹持上述容器的开口形成缘部、吸附着其两侧的状态下,能沿着与开口缘部交叉的方向相互接近、离开地配置。
现有的这种装置,在将容器保持在夹具上之前,容器没打开成有底筒状,仍维持成扁平状,它的形态有的是平坦的、有的是弯曲的,每个容器每次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形形色色,还时而从夹具突出,不能确实地保持在夹具上。
另外,上述现有的装置是用一对吸附构件将容器开口形成缘部相互朝离开方向拉伸而使该开口形成缘部开口的。这样,为了使开口形成缘部开口,必需事先将容器解开,使该开口形成缘部容易开口。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它能确实地将容器供到夹具上,而且即使事先不进行把容器解开的麻烦工作,也能将容器确实地解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设有用于收容能打开成有底筒状的被折叠成扁平袋状容器的储料器;能将容器保持成有底筒状地打开着的状态的夹具;将夹具供到供给工位的夹具供给机构;从储料器将扁平状容器取出、在将其保持在供给工位的夹具上之前把它打开成有底筒状的打开机构。
上述本发明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由于是在把容器打开成有底筒状的状态下供到夹具上,供到夹具上时容器的形态是一定的,因而能确实地把容器供到夹具上。
最好,打开机构设有一对夹头、一对吸附构件和作动机构;一对夹头是这样地配置的,即在供给工位的夹具的上方、使折叠成扁平状的容器的开口形成缘部朝上并将其两端夹紧、能沿这开口形成缘部的长度方向相互接近、离开;一对吸附构件则是在夹持上述容器的开口形成缘部、在将其两侧吸附的状态下,能沿着与这开口形成缘部交叉的方向相互接近、分离地被配置着;上述作动机构是使上述容器的开口形成缘部开口地使两个夹头相互接近,并且使两个吸附构件相互离开地使两个夹头和吸附构件动作的。
即,由于打开机构是用夹头夹紧容器的开口形成缘部的两端部使其相互接近,而且用吸附构件使这开口形成缘部的中央部向相反方向离开而将该开口形成缘部开口,因而消除了要预先解开容器的麻烦,又能确实地打开容器。
而且,当打开机构还设有能嵌入到已开口的开口形成缘部里地配置成能自由升降的插头、和能将容器鼓胀、打开成有底筒状地把空气通过插头吹入到容器内的空气吹入机构时,由于通过将插头嵌入到该开口里将容器的开口封闭,在这状态下将空气吹入到容器内能将容器打开成有底筒状,因而用压力空气就能把整个容器打开成鼓胀状态。
当设有能在打开成有底筒状的状态下将容器保持在夹具上地使两个夹头升降的升降机构时,能在将容器打开的同时使其保持在夹具里。
当做成把插头在嵌入在已开口的开口形成用缘部里的状态下由升降机构使插头与两个夹头一起下降的结构时,能在使容器下降时更确实地保持该时的将容器打开成有底筒状的状态。
当做成从插头与容器的开口形成缘部相接触着的状态开始,进一步由升降机构强制地将插头压入到容器里的结构时,能用插头更确实地使容器内气密。
当做成使多个夹具由间歇驱动传送带依次停止在供给工位上、在供给工位的后方设有配置着储料器的交接工位,配置着能在供给工位和交接工位之间移动的前后移动体,在前后移动体上安装着两个夹头,它们能与移动体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将取出机构配置成从储料器每次取出1个容器、并将其夹紧在前后移动体处于交接工位时的两个夹头上时,能连续地供给容器。
另外,储料器具有朝下的取出口;取出构件可由吸附构件构成,其配置在取出口的下方、并能以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轴为中心自由地回转和沿水平轴朝半径方向自由进出。
当本发明的容器供给装置是在前后移动体上设有前后一对垂直杆,两个夹头能以两个垂直杆为中心自由摆动并且是从两个垂直杆开始分别向左延伸的臂状;在前后移动体上设有左右移动体,其位于两个夹头之间,右吸附构件安装在左右移动体上;作动机构设有一对分别固定在两个夹头上并具有左右方向面对着形状的凸轮面的前后凸轮板、能与两个凸轮板的凸轮面分别相接地将前后一对滚子分别安装在左右移动体上的前后一对滚子、沿着使两个夹头相互接近的方向推压的弹性机构;当两个凸轮板的凸轮面做成俯视时随着向右行走使其相互间的间隔变大时,一旦使右吸附构件朝右方向移动,就能使两个夹头自动地接近。
最好,把左吸附构件配置成在前后移动体位于供给工位时,与这时的右吸附构件相对。


图1是本发明的供给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沿图1的II-II线取得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沿图1的III-III线取得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上述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沿图5的VI-VI线取得的剖面图,图7是容器供给动作的说明图,图8是继图7的容器供给动作之后的容器供给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继图8的容器供给动作之后的容器供给动作的说明图,图10是容器及其夹具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所谓前后、左右都是以图1为基准,图1的左侧为前、其右侧为后,其下侧为左、其上侧为右。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容器供给装置分别设有交接工位S1和在其前方的供给工位S2。
容器供给装置在交接工位S1设有将多个容器11叠积地收容的储料器12;经供给工位S2而延伸的、具有循环的输送通路的传送带13;在储料器12和传送带13之间进行往复移动、从储料器12取出容器11并将容器11转交到传送带13上的交接组件14。
如图10所示,容器11是由聚乙烯那样的软质有热密封性塑料容器原材料构成,它是能打开成有底筒状地折叠成扁平状的从正面看是呈长方形袋状;由容器原材料的2倍厚度部分21和与其下端相连的容器原材料的4倍厚度部分22构成。容器原材料的4倍厚度部分22是把做成2折的两个2折部分23重叠成2层而形成的。两个2折部分23是分别将上缘形成凹状圆弧地进行热密封,而形成两个横向密封部24。从容器原材料2倍厚度部分21到容器原材料4倍厚度部分22的两个缘部也被热密封,由此形成两个纵向密封部25。密封的结果形成由两个纵向密封部25夹持的大致呈方形壳壁构成部26,在它们之间2折地被夹持的大致呈圆形部分成为底壁构成部27。壳壁构成部26的上缘部成为开口形成用缘部28。
折叠成扁平的袋状容器11经打开就成为有底筒状容器11。在打开的状态下、通过将底壁构成部27的中央部分向下凹陷,底壁构成部27就难恢复到原来的2折,使容器11保持成有底筒状的状态。通过支承横向密封部24的下端就可使容器自立。
由图1和图2可见,储料器12由围着取出口31的水平方形框32、在框32的周向几个部位与框32垂直地设置的导引杆33、前端突出在取出口31内地设置在框32下面上的容器结合爪34构成。
在结合爪34的上方叠积地放着多个袋状容器11,它们的开口形成缘部28处在朝左的状态。在最上边的容器上压着重锤35。
在取出口31的下方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转动轴41。在转动轴41上设置着液压缸42。液压缸42设有沿转动轴41半径方向进退的活塞杆43。活塞杆43上沿左右排成一列地安装着3个容器取出用的吸附构件44。
在将吸附构件44朝上地使活塞杆43伸出时,吸附构件44就吸附储料器12内的最下边的容器11。在活塞杆43退入后、使转动轴41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回转90度时,容器11就变成开口形成缘部28朝上的垂直姿势。当在这状态下使活塞杆43进出时,使容器11处于交接位置。
传送带13设有7个夹具51和将这些夹具51经过供给工位S2、使其沿着循环通路移动地加以导引的引导台52。
如图10所示,夹具51设有水平横断面轮廓大致呈圆形的凹部61,它用于放入有底筒状容器11的下部。在其两侧部分、夹着凹部61的中心并与凹部61相连通地形成两端开放沟62。纵向密封部25嵌入到沟62里。在凹部61和沟62的上端开口缘部还分别设有朝上倾斜状的导引面63、64。
引导台52是沿左右2列各放置4个、共放置8个夹具51那样大小的、前后方向长的水平板状的。在引导台52的上面周缘部设有方形导引导轨71,在上面中央部形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导引导轨72。由此,在直线状导引导轨72的右侧形成向前的右输送通路73、在其左侧形成向后的左输送通路74。右输送通路73和左输送通路74的左右方向的幅度分别与夹具51的左右方向的幅度大致相等,而通路73和7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分别与4个夹具51的前后方向的总长度相等。直线状导引导轨72的两个端面和方形导引导轨71上的与直线状导引导轨72的两个端面相对的内侧面之间、形成前后的间隙75、76,它们的长度与夹具5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相当。通过前间隙75就可将夹具51从右输送通路73的前端移到左输送通路74的前端;通过后间隙76就可将夹具51从左输送通路74的后端移到右输送通路73的后端。而且,右输送通路73的后端构成供给工位S2.
分别设有能把位于左输送通路74前端的夹具51向后推动的向后第1液压缸81、能把位于右输送通路73前端的夹具51向左推动的向左第2液压缸82、能把位于右输送通路73后端的夹具51向前推动的向前第3液压缸83、能把位于左输送通路74后端的夹具51向右推动的向右第4液压缸84。
图1中表示这样的状态,即在右输送通路73上有4个夹具51、在左输送通路74的后端没有夹具51,在左输送通路74上有3个夹具51。当从该状态开始、使第1~第4液压缸81~84按这顺序动作时,使左输送通路74的3个夹具51向后移动,使右输送通路73的前端的夹具51向左移动,从右输送通路73的前端移到左输送通路74的前端,使右输送通路73的3个夹具51向前移动而将夹具51从供给工位S2输出,最后,将夹具51从左输送通路74的后端移到右输送通路73的后端,将夹具51输入到供给工位S2。
如图4~图6所示,交接组件14设有在交接工位S1和供给工位S2之间往复移动的前后移动体91、与前后移动体91一起前后移动并相对前后移动体进行升降地设置在其上的升降体92、与前后移动体91一起前后移动并相对前后移动体进行左右移动地设置在其上的左右移动体93、能与升降体92一起升降地安装在其上的前后一对夹头94、能与左右移动体93一起左右移动地安装在其上的容器打开用的右吸附构件95、以及在前后移动体91位于供给工位S2时、与右吸附构件95相对地安装在吸附用液压缸96的活塞杆97上的容器打开用左吸附构件98。
前后移动体91是从后方看、将左端开口的“”字状的结构,由相面对着的顶板101和底板102、连接顶板101和底板102的右缘部的侧板103构成。
底板102的前缘部上连接着前后移动用液压缸104的活塞杆105。在顶板101和底板102上架设着前后一对垂直导引杆106。在顶板101上面垂直向下地安装着升降用液压缸107。升降用液压缸107的活塞杆108在顶板101的两个导引杆106间贯通地向下方突出。在侧板103的左侧面上、位于两个导引杆106之间、向左地安装着左右移动用液压缸111。左右移动用液压缸111的活塞杆112从两个导引杆106间向左方突出。
升降体92设有水平升降板121,该水平升降板121安装在升降用液压缸107的活塞杆108上。升降板121的两端分别从顶板101向前后方向突出。升降板121的下面上设有前后一对支持构件122。这两个支持构件122的左端开口为“”字状,在各自的顶部和底部、能自由滑动地与两个导引杆106相配合。在升降板121的前后突出端部上面上安装着前后一对结合板123。两块结合板123的左半部分别从升降板121向左方突出。在两块结合板123的左端部分别设有垂下部124。在两个垂下部124的下端部设有前后一对挡块125。
上述前后一对挡块125的前后方向不同,但它们是相同的结构。下面对前挡块125进行说明。前挡块125由前后贯通地拧入在垂下部124上的螺杆131、设置在螺杆131的后端突出部上的垂直圆板状挡板132、螺纹嵌合在螺杆131的前端突出部上的螺帽133构成。挡板132和垂下部124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通过沿前后任意方向挪动螺杆131就能调节这间隙。
左右移动体93借助安装构件141而安装在左右移动用液压缸111的活塞杆112上,并且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板状支板142。在支板14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着前后一对水平滚子143。
虽然前后夹头94的前后方向有差异,但它们是相同的结构。下面说明前夹头94。
前夹头94由第1夹头构件151和第2夹头构件152构成。第1夹头构件151是在挡板132很近的前侧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垂直板状结构。通过使第1夹头构件151与挡板132相接触就能限制第1夹头构件151朝后的摆动。在第1夹头构件151后侧面的长度的中间部分设有垂直筒状部161,它能自由升降并能自由回转地与前导引杆106配合。在第1夹头构件151的前端面下端设有突起162,由此提高夹紧时的表面压力。在第1夹头构件151后侧面的筒状部161与前端间设有凸轮板163。凸轮板163从顶上看是三角形结构,有随着右行使第1夹头构件前进的垂直凸轮面164。后夹头94的凸轮面164是随着右行而使其后退的。因此两个夹头94的凸轮面164是随着右行能使两个第1夹头构件相互间的间隔增大。在第1夹头构件151前侧面的前端附近安装着带有前端突缘165的导引滚子166。在第1夹头构件151前侧面的基端附近安装着夹头动作用的液压缸167。夹头动作用的液压缸167设有向左的活塞杆168。在第1夹头构件151的上面上直立地设有垂直弹簧系紧杆171。在这弹簧系紧杆171上系紧着拉伸螺旋弹簧172的前端。拉伸弹簧172的后端系紧在后夹头94的弹簧系紧杆171上。
第2夹头构件152是能滑动地与第1夹头构件151的前侧面相接合的板状结构,前端部设有向后的弯曲部181。弯曲部181从左方覆盖着第1夹头构件151的前端面。在第2夹头构件152的长度的中间部分形成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182,导引滚子166嵌入在其中。在第2夹头构件152的基部连接着夹头动作用的液压缸167的活塞杆168。
容器打开用的右吸附构件95借助安装构件191、向左地安装在支板142长度的中间部位上。吸附用液压缸96借助图中没表示的机构安装在适当的固定支持构件上。容器打开用的右吸附构件98朝向右。
在供给工位S2的夹具51的上方配置着插头201。插头201的下表面202形成为向下的圆锥状。插头下表面202的上端与打开的容器11的开口形状相一致。在插头201的中心形成上下贯通状的空气通路203。由图上没表示的机构将加压空气供到空气通路203里。
插头201由悬吊螺杆211从水平连接板212的左端部吊下。连接板212的右端部进入到结合板123的上方。在连接板212的右端部上表面上连接着垂直向下的插头升降用液压缸213的活塞杆214。插头升降用液压缸213由图中没表示的适当支持机构固定着。
下面,参照看图7~图9来说明容器供给动作。
图7(a)表示前后移动体91位于交接工位S1。升降体92处于上限位置、左右移动体93处于左限位置。在这状态下使滚子143与凸轮面164的左端相接触,使前后夹头94处于隔离开状态。第2夹头构件152从第1夹头构件151向左方突出,在两个夹头构件151、152的前端之间产生间隙。
从这状态开始,当如图7(b)所示、由容器取出用的吸附构件44将容器11运到交接位置时,使第2夹头构件152向右移动,将两个夹头构件151、152前端间的间隙闭合。这样,由夹头94夹紧容器11的开口形成用缘部28的前后两端。如图7(c)所示,为了取出下一个容器11,使容器取出用吸附构件44退去。
图8(a)表示从容器交接工位S1移动到容器供给工位S2的前后移动体91。接着,如图8(b)所示,使容器打开用的左吸附构件98向右移动,使容器打开用的两个吸附构件95、98进行吸附动作。这样,由两个吸附构件95、98吸附容器1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接着如图8(c)所示,使两个吸附构件95、98朝相互分离方向移动,随此,当左右移动体93向右移动时,使滚子143在凸轮面164上转动的同时向右移动。由此使两个夹头94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使开口形成用缘部28开口。使两个吸附构件95、98的吸附解除、并使它们按原样退去。
图9(a)表示从后方看图8(c)所示状态的情况。当使开口形成用缘部28开口时,如图9(b)所示地、使插头升降用液压缸213的活塞杆214突出,使在上限位置待机的插头201与连接板212一起下降。在使连接板212下降的过程中,借助连接板212与结合板123相接而使插头201的下降停止。这时,将插头201嵌入到已开口的开口形成用缘部28里,将这开口封闭。当把压力空气供到空气通路203里时,使整个容器鼓胀,容器11变成打开的状态。
在插头201嵌入到开口形成用缘部28里时,虽然最初将开口形成用缘部28的开口大致变成椭圆形,但随着插头201的嵌入,这椭圆由插头201推开而变成圆形。虽然开口形成用缘部28的开口是在开口形成用缘部28内表面沿其周向全长都与插头201外表面相接触状态下变成圆形,但还是会有这状态引起的、由于使插头201稍微强制地插入到开口形成用缘部28里而在开口形成用缘部28上出现张力。因此空气就难从容器开口形成用缘部28和插头201间漏出。这样,夹头就把容器开口形成用缘部28的与插头201相接触的部分的下方部分夹紧。
接着,如图9(c)所示,使升降体92下降。于是使夹头94与升降体92一起下降,使容器11在由夹头94夹紧的状态下下降,将其保持在夹具51里。随着升降体92的下降还使结合板123也下降,但由于这时,仍然趋于使插头升降用液压缸213的活塞杆214突出,因而使连接板212在与结合板123相结合的状态下与插头201一起下降。因此使插头201仍以嵌入到容器11开口里的方式下降。由此就将容器11在被打开状态下保持在夹具51上。
当把容器11保持在夹具51上时,停止压力空气的供给,解除由夹头94形成的对容器11的夹紧后,使插头201上升,与此同时使升降体92上升。使前后移动体91从供给工位S2移动到交接工位S1,使夹头94恢复成打开的状态,准备供给下一个容器。
当把保持着容器11的夹具51从供给工位S2送出,把空的夹具51送入到供给工位S2时,就完成了1个周期的容器供给动作。
在上面说明中,动作机构、插头和升降机构的驱动源都是用液压缸,但也可取代其而使用马达等一般的驱动源。
权利要求
1.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收容能打开成有底筒状的被折叠成扁平状袋状容器的储料器;能将容器保持成有底筒状地打开状态的夹具;将夹具供到供给工位的夹具供给机构;从储料器将扁平状容器取出、在将其保持在供给工位的夹具上之前把它打开成有底筒状的打开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开机构设有一对夹头、一对吸附构件和作动机构;一对夹头是这样配置的,即在供给工位的夹具的上方、使折叠成扁平状的容器的开口形成缘部朝上并将其两端夹紧、在将其两端夹紧的状态下,能沿这开口形成用缘部的长度方向相互接近、离开;一对吸附构件则是在夹持上述容器的开口形成用缘部、将其两侧吸附的状态下,能沿着与该开口形成用缘部交叉的方向相互接近、分离地被配置的;上述作动机构是使上述容器的开口形成用缘部开口地使两个夹头相互接近,并且使两个吸附构件相互离开地使两个夹头和吸附构件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打开机构还设有插头和空气吹入机构,该插头能嵌入到已开口的开口形成用缘部里地可自由升降地被配置着;该空气吹入机构是能将容器鼓胀、打开成有底筒状地把空气通过插头吹入到容器内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升降机构,它能在把容器打开成有底筒状的状态下将容器保持在夹具上而使两个夹头升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做成把插头仍然嵌入在已开口的开口形成用缘部里的状态下、由升降机构使插头与两个夹头一起下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做成从插头与容器的开口形成用缘部相接触着的状态开始,进一步由升降机构强制地将插头压入到容器里的。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做成使多个夹具由间歇驱动传送带依次停止在供给工位上的;在供给工位的后方设有配置着储料器的交接工位,配置着能在供给工位和交接工位之间移动的前后移动体,在前后移动体上安装着两个夹头,它们能与移动体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将取出机构配置成从储料器每次取出1个容器、并将其夹紧在前后移动体处于交接工位时的两个夹头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料器具有朝下的取出口;取出构件由吸附构件构成,该取出构件配置在取出口的下方、并能以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轴为中心而自由地回转且沿水平轴半径方向自由进出的。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后移动体上设有前后一对垂直杆,两个夹头能以两个垂直杆为中心自由摆动并且是从两个垂直杆开始分别向左延伸的臂状;在前后移动体上设有左右移动体,其位于两个夹头之间,右吸附构件安装在左右移动体上;动作机构设有一对分别固定在两个夹头上并具有左右方向面对着状的凸轮面的前后凸轮板、能与两个凸轮板的凸轮面分别相接地将前后一对滚子分别安装在左右移动体上的前后一对滚子;沿着使两个夹头相互接近的方向加压的弹性机构;两个凸轮板的凸轮面做成俯视时、随着右行走使其相互间的间隔变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把左吸附构件以在前后移动体位于供给工位时,与这时的右吸附构件相对的方式被配置着。
全文摘要
袋状容器的供给装置,它是借助前后一对夹头94夹紧扁平袋状容器11的开口形成缘部28的前后两端,用左右一对吸附构件95、98夹持开口形成缘部28而吸附其左右两侧,使两个夹头94相互接近并且使两个吸附构件95、98相互离开地使两个夹头94和吸附构件95、98动作,将插头201嵌入到开了口的开口形成缘部28里,通过插头201将空气吹入到容器11内,由此使容器11鼓胀,能将容器11保持在夹具51上地使两个夹头94与插头201一起下降。
文档编号B65B43/36GK1253102SQ9912368
公开日2000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0日
发明者沢渕隆宏, 植田道雄 申请人:四国化工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