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双向全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1459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力双向全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的纠偏装置,特别是用于双向输送带的全自动纠偏装置。
带式输送机已广泛用于矿山、火力发电厂、冶金、化工、港口等行业的运输和输送,但皮带的跑偏问题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顽症。目前,国内外用于皮带纠偏的新产品有多种形式,但还没有一种能真正做到双向全自动纠偏。为此,本申请人于98年11月9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申请号为98242633.X,名称为双向输送带的全自动纠偏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采用工字形槽钢底座,在一侧的槽钢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连杆相连的主、从动机构,虽然该申请可以实现双向输送带的全自动纠偏,但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双向输送带的全自动纠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主要由主动轮盘、立辊和从动轮盘所组成;两只主动轮盘通过固定座分别固定于输送带底座的两侧槽钢上,从动轮盘通过其固定座装于输送带底座槽钢的中部,从动轮盘与主动轮盘通过连杆相连;当输送带为一只托辊或多只托辊并通过托辊支架连为一体时,主动轮盘固定座通过连动支架与皮带两侧的立辊支架相连,从动轮盘与托辊支架相连。
当输送带托辊由三组独立的托辊支架支撑时,两只主动轮盘的固定座通过两侧的托辊支架与皮带两侧的立辊相连,从动轮盘固定座与中间的托辊支架相连。
皮带两侧边缘各悬出其下部的托辊5-2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反应灵敏、纠偏迅速,纠偏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II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I为本实用新型在平行式输送机中的应用,其托辊为独立平置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动轮盘3、立辊10和从动轮盘9所组成;呈法兰状的两只主动轮盘3通过固定座6及转轴4分别固定于输送带底座1的两侧槽钢上,从动轮盘9通过其固定座7及其转轴8装于输送带底座1槽钢的中部,呈法兰状的从动轮盘9与主动轮盘3通过连杆5、销轴12、14相连;主动轮盘3的固定座6通过连动支架2与皮带两侧的立辊10相连,从动轮盘9与托辊支架11相连。主动轮盘3、从动轮盘9及连杆5实质上构成了一曲柄摇杆机构,主动轮盘3的半径即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长度,从动轮盘9的半径即为曲柄摇杆机构的曲柄长度,且主动轮盘3的半径大于从动轮盘9的半径,因此,在皮带15跑偏时,对纠偏信号有放大作用,纠偏更敏捷,纠偏效果更好。另外,皮带15两侧边缘分别悬出其下部托辊13各25mm,这样使本实用新型纠偏精度更高。
在工作时,若皮带15向前即图2中的Q向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向左跑偏,立辊10因受到皮带15的挤压作用,向顺时针方向即F1方向跑偏转,在连杆5的带动下,从动轮盘9亦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与从动轮盘9相连的托辊支架11使托辊13亦作同步偏转;托辊13在偏转后,与皮带15间产生向右前方的摩擦牵引力,皮带15在该力的作用下,向右回到原位,随着皮带15的回位,托辊13亦随之回位,在连杆5的作用下,立辊10也回到原位,重新处于对皮带15运行情况的监控状态。
在工作时,若皮带15向前即图2中的H向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向左跑偏,立辊10因受到皮带15的挤压作用,向逆时针方向即F2方向跑偏转,在连杆5的带动下,从动轮盘9亦作逆时针方向转动,与从动轮盘9相连的托辊支架11使托辊13亦作同步偏转;托辊13在偏转后,与皮带13间产生向右后方的摩擦牵引力,皮带15在该力的作用下,向右回到原位,随着皮带15的回位,托辊13亦随之回位,在连杆5的作用下,立辊10也回到原位,重新处于对皮带15运行情况的监控状态。
实施例II为本实用新型在槽形输送机中的应用,其三组托辊13-1、13-2、13-3通过托辊支架11连为一体。皮带15两侧的立辊10相应于托辊13呈倾斜设置。其纠偏原理理同实施例I。
实施例III为本实用新型在槽形输送机中的应用,其三组托辊13-1、13-2、13-3各自独立的托辊支架11-1、11-2、11-3支撑。主动轮盘3的固定座6通过两侧的托辊支架11-1、11-3分别与皮带15两侧的立辊10相连,从动轮盘9与中间的托辊支架11-2相连。其纠偏原理亦同实施例I。
本实用新型亦可用于单向输送机的纠偏。
权利要求1.强力双向全自动纠偏装置,主要由主动轮盘、立辊和从动轮盘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两只主动轮盘通过固定座分别固定于输送带底座的两侧槽钢上,从动轮盘通过其固定座装于输送带底座槽钢的中部,从动轮盘与主动轮盘通过连杆相连;当输送带为一只托辊或多只托辊并通过托辊支架连为一体时,主动轮盘固定座通过连动支架与皮带两侧的立辊支架相连,从动轮盘与托辊支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双向全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输送带托辊由三组独立的托辊支架支撑时,两只主动轮盘的固定座通过两侧的托辊支架与皮带两侧的立辊相连,从动轮盘固定座与中间的托辊支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力双向全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皮带两侧边缘各悬出其下部的托辊5--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力双向全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轮盘的半径大于从动轮盘的半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力双向全自动纠偏装置。两只主动轮盘分别固定于输送带底座的两侧槽钢上,从动轮盘装于输送带底座槽钢的中部,从动轮盘与主动轮盘通过连杆相连;主动轮盘与皮带两侧的立辊支架相连,从动轮盘与托辊支架相连。主动轮盘、从动轮盘及连杆实质上构成了一曲柄摇杆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且反应灵敏、纠偏迅速,纠偏效果好。
文档编号B65G39/10GK2369976SQ9922753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9日
发明者陈伯玉 申请人:陈伯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