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折叠装置及片材后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7554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下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B突出出来。环形带14B架设于下游一侧驱动滑轮15B以及下游一侧从动滑轮16B。
[0034]通过使推出部件12以及挡接部件13相应于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的长度而移动,来调整载放于各片材载放部件IlAUlB上的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位置。
[0035]另外,各片材载放部件IlAUlB上设置有使载放的片材的宽度方向(与片材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向载放部件的中央对齐的一对宽度对齐部件18A、18B。在上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A以及下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B的上表面,宽度对齐部件18A、18B以规定的间隔,且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平行的方向配对设置。使宽度对齐部件18A、18B相应于片材的宽度而移动,对片材进行宽度对齐以及偏斜校正。
[0036]装订装置20配置于上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A的下游部一侧的端部的上方。
[0037]片材折叠部30隔着上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A和下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B之间的间隙D配置。
[0038]接着,参照图4?图6,说明片材折叠部30。图4为片材折叠部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对折辊和折叠板的正面图,图6为片材折叠部的正面图。如图4所示,片材折叠部30具有一对对折辊31、一对能够进出于对折辊31之间的夹持部的折叠板35、折叠板辅助部件50、使折叠板35进出于夹持部的驱动机构60、限制折叠板辅助部件50的位置的卡止部件70。
[0039]如图6所示,一对对折辊31配置于上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A和下游一侧片状载放部件IlB之间的间隙D的上方。一对对折辊31具有为同一形状的上游一侧辊31A和下游一侧辊31B。如图5所示,对折辊31以外直径自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向两端部分阶梯式(例如,三个阶梯)变小的方式而形成,其具有直径较大的中央部分31a、中央部分31a的两外侧的具有中等直径的中间部31b、各中间部31b外侧的直径较小的端部31c。
[0040]如图6所示,上游一侧辊31A和下游一侧辊31B平行配置于与片材传送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两辊31A、31B之间形成有夹持部N。另外,各辊31A、31B以通过夹持部N的切线T与片材传送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式配置。
[0041]上游一侧辊31A的转动轴通过齿轮列(图未示)与电机32相连接,沿图6的顺时针方向(箭头A)的方向转动。螺旋弹簧33对下游一侧辊31B向其与上游一侧辊31A相接触方向施力,因而使下游一侧辊31B从动于上游一侧辊31A,沿图6的逆时针方向(箭头B表示)转动。
[0042]如图6所示,折叠板35配置于上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A和下游一侧片材载放部件IlB之间的间隙D的下方,与对折辊31相对。如图5所示,折叠板35为横宽的长方形的薄平板。折叠板35的宽度与对折辊3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等长,其厚度例如为0.3mm。
[0043]折叠板35的上边缘上形成有缺口部36。缺口部36形成于与对折辊31的中央部分31a相对应的位置。缺口部36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大致与对折辊31的中央部分31a的长度LI相同或略长,其深度设定为,折叠板35进入对折辊31的夹持部N时,缺口部36并未到达夹持部N的长度。
[0044]折叠板35的上边缘的缺口部36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多个(例如3个)凸片37,该多个凸片与折叠板35相连并延伸。凸片37具有位于缺口部36外侧的内侧凸片37a、位于各内侧凸片37a外侧的中间凸片37b、位于各中间凸片37b外侧并且较折叠板35的两端稍靠近内侧的外侧凸片37c。各凸片37相对于折叠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对称配置。
[0045]凸片37的高度设定为较缺口部36的深度短,其宽度自中央起越接近端部则越长。即,内侧凸片37a最窄,外侧凸片37c最宽,中间凸片37b的宽度为内侧凸片37a和外侧凸片37c的宽度的中间宽度。凸片37之间的间隙大致相等。
[0046]折叠板35由夹持部件40所夹持。如图6所示,夹持部件40自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一侧以及下游一侧,夹持折叠板35的较缺口部36更靠近下方的部分,其具有上游一侧夹持板41和下游一侧夹持板42。各夹持板41、42为侧视呈L字形的板状部件,其下端形成有向上游一侧大致呈直角弯折的支承部41a、42a。折叠板35被夹持于夹持板41、41之间,在其多个位置用螺钉将其固定。
[0047]如图5所示,夹持部件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上下设置有销子45、46,其分别向外方向突出。在上游一侧夹持板42的大致中央,形成相对的带钩状的卡合凸片48。
[0048]如图4及图6所示,折叠板辅助部件50为较折叠板35的缺口部36的宽度窄的,侧视呈L字形的板状部件。折叠板辅助部件50具有呈竖长方形状的主体部51、自主体部51的下端向上游一侧大致呈直角弯折的、形状为横长的长方形状的支承部52。如图5所示,主体部51具有宽度较宽的基端部51a和宽度较窄的前端部51b。在支承部52的一端边缘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形成有凸片53。
[0049]折叠板辅助部件50以其主体部51的基端部51a位于形成于上游一侧夹持板41的各卡合凸片48之间的方式被支承。这样,折叠板辅助部件50能够沿折叠板35的高度方向,相对于折叠板35滑动。
[0050]另外,螺旋弹簧55安装于折叠板辅助部件50的支承部52和上游一侧夹持板42的支承部42a之间。螺旋弹簧55向折叠板35的上缘方向对折叠板辅助部件50施力。此时,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折叠板辅助部件50在被螺旋弹簧55施力的状态下,其前端自折叠板35的缺口部36突出并且其被卡止机构卡止,以使其与各凸片37的前端呈大致同样的高度。例如,能够将如下机构做为卡止机构,即,在折叠板辅助部件50被螺旋弹簧55向上方施力时,使折叠板辅助部件50的支承部52卡止于形成于上游一侧夹持板42的各卡合凸片48的下端部分的机构。
[0051]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60具有沿折叠板35的进出方向引导折叠板35的引导部61、与折叠板35相连接的曲柄臂63、以及使曲柄臂63转动的圆板形凸轮65。
[0052]引导部61为形成于片材折叠装置I的箱体3的前后侧板3a、3b上的长孔形的引导孔。引导部61形成于前后侧板3a、3b的与对折辊31的夹持部N相对的位置,并且其以沿着夹持部N的切线方向T延伸的方式形成。该切线方向T为折叠板35的进出方向。夹持部件40的上下销子45、46穿过各引导部61。
[0053]曲柄臂63的一端与贯穿引导部61的各个上侧的销子45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各曲柄臂63的另一端分别与圆板形的凸轮65的轴部相连接,且能够转动。各圆板形凸轮65以能够以转动轴66为中心转动的形式被支承。后侧的圆板形凸轮65通过齿轮列67与电机68的转动轴相连接。通过这样的机构,圆板形凸轮65受到电机68的驱动而转动时,曲柄臂63和圆板形凸轮65的连接点在圆形轨道上移动。而且,通过曲柄臂63,由夹持部件40所夹持的折叠板35沿着引导部61,以曲柄臂63和圆板形凸轮65之间的连接点在圆形轨道上的最低点作为退出位置,以曲柄臂63和圆板形凸轮65之间的连接点在圆轨道上的最高点作为进入位置,在其两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
[0054]如图5以及图6所示,卡止部件70为侧视呈L字形的板状部件。卡止部件70的上端形成有向下游一侧大致呈直角弯折的卡止片71。在卡止部件7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沿着高度方向形成有缝部72。
[0055]如图6所示,卡止部件70由设置于箱体3的支承部件3e所支承,以使卡止片71与折叠板辅助部件50的支承部52相对,并使折叠板辅助部件50的凸片53卡合于缝部72。这样,折叠板辅助部件50在进退方向上向进入方向移动时,折叠板辅助部件50的支承部52很快便被卡止部件70的卡止片71所卡止。支承部52被卡止部件卡止的位置定位于,折叠板35进入最深位置时,折叠板辅助部件50的前端并不进入夹持部N的位置。
[0056]再次参照图2,对折辊31的上方设置有排出辊81。排出辊81的下游一侧设置有可以摆动的遮蔽部件82。遮蔽部件82的下方设置有排纸托盘83。
[0057]接着,参照图2、图4、图7?图10,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片材折叠装置I的片材折叠部30的片材折叠作用。图7为表示片材设置时的折叠板和折叠板辅助部件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进行对折时的折叠板和折叠板辅助部件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片材设置时的折叠板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