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纱或捻线机锭子上夹紧线的夹紧装置及纺纱或捻线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05642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沿径向固定在锭子的周面上是有利的。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优选固定在相应构造的锭子锭盘区域。
[0038]然而,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变型中,当锭子停顿时,间隙存在于弹性密封元件和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之间是有利的,所述间隙比弹性密封元件的直径小。如果间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径向延展,则该类型的径向间隙能够毫无问题地以防尘的方式桥接或关闭。
[0039]例如,间隙小于0.8mm或者小于0.5mm,优选为0.3_。
[0040]当锭子处于停顿时,该间隙优选大于0.1mm,从而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可以毫无问题地相对于弹性密封元件移位,并且甚至越过弹性密封元件,例如用于清洁目的位于夹紧间隙的区域。
[0041]然而,即使不存在该类型的间隙,甚至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和可弹性变形的密封元件具有轻微的径向重叠,这也不是问题,因为在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的手动轴向移位时,弹性密封元件被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压制或者挤压,以获得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足够宽的轴向移位,用于清洁目的。
[0042]本发明的目的还通过具有至少一个锭子的纺纱机或捻线机来实现,其通过根据在此描述的任意一个特征的夹紧装置被区分,因为借助在此考虑的夹紧装置,配备该装置的纺纱机或捻线机的操作可靠性得以显著地提高。
[0043]借助附图和以下说明,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其它优势、目标和属性,其中,示出并描述了具有不同构造的、局部可弹性变形的防尘密封机构的夹紧机构。
【附图说明】
[0044]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夹紧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夹紧装置位于线夹紧位置中,具有至少局部可弹性变形的防尘密封机构,该防尘密封机构包括径向弹性的密封元件;
[0045]图1B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夹紧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另一剖视图;
[0046]图1C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和图1B处于线夹紧位置下沿着夹紧装置的剖视平面的又一剖视图,该夹紧装置绕着纵向轴向旋转;
[0047]图1D示意性地示出图1A至图1C的夹紧装置处于清洁位置的侧视图;
[0048]图1E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至图1C的夹紧装置的分解图;
[0049]图1F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至图1D中承载夹紧装置的锭子的视图;
[0050]图2A示意性地示出夹紧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夹紧装置位于线夹紧位置并具有布置在锭子上、至少局部可弹性变形的防尘密封机构,该防尘密封机构包括径向弹性的密封元件;
[0051]图2B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A中的夹紧装置处于打开位置的另一剖视图;
[0052]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夹紧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夹紧装置具有至少局部可弹性变形的防尘密封机构,该防尘密封机构完全布置在离心力配重单元的下方;以及
[0053]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夹紧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剖视图,该夹紧装置具有至少局部可弹性变形的防尘密封机构,该防尘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以至少局部具有弹性的盖套元件的形式与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一起可轴向移位。
[0054]附图标记列表
[0055]I夹紧装置
[0056]2 锭子
[0057]2A锭子上部
[0058]3固定的夹紧元件
[0059]4轴向方向
[0060]5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
[0061]6纵向轴线
[0062]7旋转轴线
[0063]8 上端
[0064]9终止部件
[0065]10第一触压面
[0066]11另一触压面
[0067]12夹紧间隙
[0068]13螺旋弹簧
[0069]14箭头方向
[0070]15离心力单元
[0071]16离心配重
[0072]17管底卷绕筒管
[0073]18驱动锭盘
[0074]19 螺纹
[0075]20 滑管
[0076]21 下端
[0077]22中间空间
[0078]25防尘密封机构
[0079]26径向方向
[0080]27弹性密封元件
[0081]28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
[0082]29 O 形环
[0083]30支承槽
[0084]31径向外部密封面
[0085]32径向内部密封面
[0086]33闭锁凸耳
[0087]34底切部
[0088]35 轴
[0089]36细长悬槽
[0090]101夹紧装置
[0091]102 锭子
[0092]103固定夹紧元件
[0093]105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
[0094]112夹紧间隙
[0095]113螺旋弹簧
[0096]114箭头方向
[0097]115离心力单元
[0098]121下端
[0099]122中间空间
[0100]125防尘密封机构
[0101]127弹性密封元件
[0102]128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
[0103]129O 形环
[0104]130支承槽
[0105]131径向外部密封面
[0106]132径向内部密封面
[0107]140垂直平面
[0108]141倾斜角
[0109]142间隙
[0110]201夹紧装置
[0111]202锭子
[0112]203固定夹紧元件
[0113]204轴向方向
[0114]205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
[0115]208上端
[0116]209终止部件
[0117]210第一触压面
[0118]211另一触压面
[0119]212夹紧间隙
[0120]213螺旋弹簧
[0121]214箭头方向
[0122]215离心力单元
[0123]216离心配重
[0124]221下端
[0125]225防尘密封机构
[0126]227弹性密封元件
[0127]228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
[0128]229O 形环
[0129]250上部塑性变形区域
[0130]251下部塑性变形区域
[0131]301夹紧装置
[0132]302锭子
[0133]303固定的夹紧元件
[0134]304轴向方向
[0135]305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
[0136]308上端
[0137]312夹紧间隙
[0138]315离心力单元
[0139]321下端
[0140]325防尘密封机构
[0141]326径向方向
[0142]327弹性密封元件
[0143]328可轴向移位的密封元件
[0144]360弹性盖帽部分
[0145]361锭盘集线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146]图1A到图1E示出的夹紧装置I夹紧锭子2(参见图1F)上的线(未示出),特别是在纺纱机或捻线机的(也未示出)的纺纱或捻线锭子上的线,该夹紧装置I包括:相对于锭子2固定的夹紧元件3 ;和相对于该固定的夹紧元件3能够在轴向方向4上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其能够沿纵向轴线6以已知的方式移动,该纵向轴线6同时也是锭子2的旋转轴线7 (参见图1F)。
[0147]固定夹紧元件3在其面向筒管的上端8(筒管被置于锭子2上但在这里未示出)具有终止部件9,该终止部件具有第一触压面10。终止部件9优选构造为槽刀。终止部件9被压到锭子2上并保护固定夹紧元件3,尤其防止轴向移动。
[0148]第一触压面10和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的另一触压面11相互作用,形成夹紧装置I的夹紧间隙12,线可在该夹紧间隙12中被夹紧到锭子2上。
[0149]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借助螺旋弹簧13以轴向预加载的方式被安装在固定的夹紧元件3上,使得只要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不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借助终止部件9在箭头方向14 (参见图1B、图1D)上移动,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就始终以其触压面11压靠第一触压面10。
[0150]为了将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自动移位,夹紧装置I以已知方式包括离心力单元15,该离心力单元的离心力机构包括多个离心力配重16 (仅通过示例计数),当锭子2以特定的最低转速旋转,离心力配重16沿着位于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上的斜面逐渐沿径向向外移位时,这些离心力配重16使可轴向移位的夹紧元件5在箭头方向14上移位。
[0151]因此,夹紧装置I是由离心力致动的,并尤其能够采取两个位置,即:夹紧位置(参见图1A和图1C),在该夹紧位置线被夹紧在夹紧间隙12内,和打开位置(参见图1B),在该打开位置线被喂入或释放并且能够被离心脱出。
[0152]这样的离心力单元15与通用的夹紧装置I相结合已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同样从一开始提到的已公开申请DE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