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材料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17132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旋转体对以及第二旋转体对进行的记录材料的输送。
[0020]在该结构中,当输送导引位移时,停止记录材料的输送。在与输送导引抵接的记录材料按压输送导引、输送导引开始位移的时间点,记录材料完全未按压剥离爪。因此,通过在此时间点停止记录材料的输送,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记录材料按压剥离爪。
[0021]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结构的记录材料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在记录材料输送装置所输送的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0022]在该结构中,即使发生卡纸,剥离爪也不会被记录材料按压,剥离爪不会损伤旋转体,因此旋转体不会损伤记录材料、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能够形成品质好的图像。
[0023]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在柔韧的记录材料的卡纸发生时剥离爪被记录材料按压使旋转体损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应用了以往的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0025]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0026]图3 (A)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结构图。图3 (B)是表示剥离爪的装配位置的图。
[0027]图4是表示在记录材料输送装置中刚发生了卡纸之后的状态的结构图,图4 (A)不出记录材料弯曲成C字状的状态,图4 (B)不出记录材料弯曲成S字状的状态。
[0028]图5是用于说明检测出退避输送导引的位移而停止记录材料的输送的结构的图,图5 (A)示出检测退避输送导引的位移的结构,图5 (B)示出检测退避输送导引的旋转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基于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记录材料输送装置以及具备该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再有,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对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30]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第一图像形成单元1,形成黄调色剂像;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形成洋红调色剂像;第三图像形成单元3,形成青调色剂像;以及第四图像形成单元4,形成黑调色剂像。在下文中,将图像形成装置100所具备的4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总称称为图像形成单元组5。
[0031]在图2中,在图像形成单元组5的上方配置有一次转印带(环形带)6。一次转印带6跨绕在支承辊61和一次转印带驱动辊62上并架设成环状,沿箭头R所示的方向旋转。对一次转印带6使用在聚酰亚胺或聚酰胺等树脂中含有电子传导性导电材料并形成为薄膜状的一次转印带。
[0032]图像形成单元组5沿着一次转印带6在箭头R的方向上按第一图像形成单元1、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第三图像形成单元3、以及第四图像形成单元4的顺序进行配置。
[0033]在一次转印带6的内周侧,配置有将图像形成单元组5分别形成的单色调色剂像转印至一次转印带6上的一次转印辊71、72、73、74。一次转印辊71、72、73、74架设一次转印带6,并且分别夹着一次转印带6与设置于图像形成单元组5的感光鼓161、162、163、164相向。以在一次转印带6上重叠的方式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图像形成单元组5分别形成的单色调色剂像,形成I个彩色调色剂像。作为像担载体的一次转印带6将被一次转印后的调色剂像输送至一次转印带驱动辊62和后述的二次转印单元31相向的位置(二次转印位置)。在下文中,在一次转印带6中,将支承辊61侧称为上游侧,将一次转印带驱动辊62侧称为下游侧。
[0034]在夹着一次转印带6与一次转印带驱动辊62相向的二次转印位置配置有二次转印单元31。在一次转印带驱动棍62和二次转印单元31相向的二次转印位置处,将形成在一次转印带6上的彩色调色剂像利用静电力转印至纸张(记录材料)P。在二次转印位置处,设置有在一次转印带6 (—次转印带驱动辊62)缠绕有纸张P时将其剥离的剥离爪21。剥离爪21例如以树脂形成。
[0035]在夹着一次转印带6与支承辊61相向的位置,设置有对一次转印带6的表面进行清洁的一次转印带清洁单元10。一次转印带清洁单元10具有以与一次转印带6接触的方式配置的带清洁刷11和带清洁刀片12,将未转印至纸张P而是残留在一次转印带6上的调色剂等除去。
[0036]在图2中,在图像形成单元组5的下方,配置有收容纸张P的托盘14。关于托盘14内的纸张P,利用配置在输送路径130上的多个供纸辊对131?134沿着箭头Q所示的输送方向将纸张P输送到二次转印单元31与一次转印带6相向的二次转印位置,在该二次转印位置处,将一次转印带6上的彩色调色剂像二次转印至纸张P。
[0037]将被二次转印彩色调色剂像的纸张P输送至定影单元15。然后,利用定影单元15对彩色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利用排纸辊对135将纸张P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
[0038]接着,对构成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部位和其周围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3(A)以后的图中,以虚线表示纸张P。在图3 (A)中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正常输送纸张P并且即将发生卡纸之前的状态。在下文的说明中,作为柔韧的记录材料举出厚纸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将厚纸称为纸张P。
[0039]再有,厚纸每平方米的重量通常为90g/m2以上,但是柔韧的纸张(厚纸)是指具有在发生卡纸而沿着纸张的面施加了力时不折弯地弯曲的性质的纸张,例如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80g/m2?230g/m2的纸张。
[0040]如图3 (A)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与沿着箭头Q的方向在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纸张P的一个面Pl相向地从输送路径130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输送导引171、供纸辊对134的辊1341、输送导引173、一次转印带6 (—次转印带驱动辊62)、剥离爪21、支承构件22、退避输送导引23、定影单元15的辊罩153、以及定影单元15的加热辊151。此夕卜,与纸张P的另一个面P2相向地从输送路径130的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置有输送导引172、供纸辊对134的辊1342、输送导引174、二次转印单元31、输送导引18、以及定影单元15的加压辊152。
[0041]二次转印单元31具备:二次转印带(环形带)310、支承辊311、二次转印辅助辊312、二次转印辊313、二次转印带驱动辊314、以及支承辊315。二次转印带310跨绕在上述各辊311?315上并架设成环状。
[0042]利用供纸辊对134、作为第一旋转体对的一次转印带6和二次转印带310、以及作为第二旋转体对的定影单元15的加热辊151和加压辊152,在输送路径130中输送纸张P。
[0043]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包含记录材料输送装置的部分由一次转印带6和二次转印带310、定影单元15的加热辊151和加压辊152、剥离爪21、支承构件22、以及退避输送导引23构成。
[0044]如图3(A)所示,通过轴211对剥离爪支架41以自由摇动的方式装配有剥离爪21,该剥离爪21的前端与一次转印带6轻微地接触。在图3 (B)中示出在一次转印带6的中央部设置有I个剥离爪21的例子。剥离爪21当在将一次转印带6担载的调色剂像转印至纸张(记录材料)P时纸张P缠绕于一次转印带6时,以其前端将纸张P从一次转印带6剥离。再有,每平方米的重量越大,纸张就越难以缠绕于一次转印带6,柔韧的纸张P不会缠绕于一次转印带6。
[0045]支承构件22沿着输送路径130设置在剥离爪21和定影单元15 (退避输送导引23)之间。支承构件22兼作剥离爪支架41,为了在输送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