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99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缘管制板22运动到匹配堆叠片材S在供给方向上的尺寸的位置。
[0033]图3是当从上方倾斜观察时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给盒20的透视图。其上堆叠有片材S的堆叠板(堆叠构件)12设置成能够围绕枢转点12a和12b枢转。由被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中的马达M(驱动源)驱动的提升齿轮16和连接到提升齿轮16的提升板17使得堆叠板12向上枢转。堆叠板12根据堆叠片材S的数量向上枢转,使得堆叠在堆叠板12上的片材S对拾取辊1的预定压力(供给压力)得以保持。
[0034]图4是当从图3中示出的箭头C观察时供给盒20的侧视图。能够将堆叠板12上的片材堆叠直至60mm高。随着堆叠片材S的数量从60_的完全堆叠状态减少至最后一张片材,成像设备100相继地提升堆叠板12,以便使得片材S抵靠在拾取辊1上。此时,提升板17围绕枢转点17a在图4中示出的阴影区域E的范围内枢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升板17根据需要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平板或轴并且布置在堆叠板12的下方。在提升堆叠板12之前,提升板17的枢转点17a定位成位于片材S的最下方边缘下方大约6_处。阴影区域E的枢转半径为大约21mm。
[0035]供给盒20包括第一检测板(互锁构件)24,所述第一检测板24沿着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与后缘管制板22 —体(互锁)地运动。下述第二检测板(转动构件)25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检测板24上。
[0036]接通/断开的开关(传感器)33和根据开关33的输出判定片材S的尺寸的判定单元D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中。如图5所示,开关33包括三个销形开关,所述三个销形开关能够单独接通/断开。三个销形开关中的每一个通常均通过利用设置在开关33内的弹性构件保持伸出5mm并且在该位置中被识别为处于断开状态。当销形开关被第一检测板24的检测表面24a或者第二检测板25的检测表面25a推进3.5mm至5mm时,销形开关被识别为处于接通状态。判定单元D基于三个销形开关的各个状态来判定片材S的尺寸。
[0037]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检测片材S的尺寸的尺寸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板24、第二检测板25、开关33和判定单元D。
[0038]将在下文具体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检测板24和第二检测板25的构造。
[0039]图6A和图6B是以放大比例图解了第一检测板24和第二检测板15的剖视图。为了简化描述,在图6B中没有示出第二检测板25。第一检测板24具有根据一定规律设置的多个开口。切掉部分G形成在第一检测板24中。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切掉部分G的具体尺寸如图6B所示。切掉部分G的尺寸设置成使得上述提升板17的枢转轨迹不会与第一检测板24的滑动轨迹发生干涉。
[0040]如图6A所示,第二检测板25附接到第一检测板24。第二检测板25设置成能够围绕第一检测板24上的枢转点25b顺畅地枢转。第二检测板25的重心和枢转点25b设置成,使得第二检测板25因其自重沿着由箭头F表示的方向围绕枢转点25b枢转。第二检测板25构造成通过接触设置在第一检测板24中的肋状件(锁止部分)24b而停止枢转(被锁止)。此时,第二检测板25构造成覆盖第一检测板24中的切掉部分G。第二检测板25的枢转点25b在竖直方向上布置在切掉部分G的上方。
[0041]图7是第一检测板24和第二检测板25的透视图。如图7所示,第一检测板24部分地被制成较薄(沿着第二检测板25的轨迹),使得第一检测板24的检测表面24a和第二检测板25的检测表面25a之间在厚度方向上的间隙尽可能地小。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间隙为0.8mm。换言之,第一检测板24具有厚度小于其它部分厚度的薄部分,并且第二检测板25可旋转地附接到该薄部分。
[0042]图8图解了第一检测板24的开口的布置方案。开口中的每一个均形成为匹配每个标准尺寸的后缘管制板22的对应位置。当第一检测板24的开口处于面向销形开关的位置(销形开关通过开口的位置)时具有三个销形开关的开关33断开。当第一检测板24或者第二检测板25将销形开关推进时,开关33输出接通信号。
[0043]在非标准尺寸的片材S的情况中,开关33的所有三个销形开关被第一检测板24或者第二检测板25推进并且接通。如果开关33的所有三个销形开关均断开,则认为供给盒20没有被插入到成像设备100中(供给盒20被从设备主体中拉出)。
[0044]更加具体地,开关33根据第一检测板24和第二检测板25的位置改变待输出的信号。判定单元D响应于开关33的输出判定片材S的尺寸。
[0045]将具体描述当后缘管制板22设置在对应于某些片材S的尺寸的位置时的第一检测板24和第二检测板25以及开关33的状态。在供给盒20从成像设备100被拉出的同时用户使得后缘管制板22运动。
[0046]图9是当设置LGL尺寸(宽216mmX长356mm)的片材S时供给盒20的透视图。设置在对应于LGL尺寸的片材S的位置处的后缘管制板22定位在供给盒20 (在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上)的右端。在图9中图解了第一和第二检测板24和25与开关33的相对位置关系。此时,第一检测板24的检测表面24a仅推进开关33的三个销形开关中最上面的一个。结果,从顶部开始三个销形开关的各个状态依次是接通、断开和断开。判定单元D识别销形开关的状态并且因此认为片材S的尺寸是LGL尺寸。
[0047]图10A是当设置A5尺寸(宽148mmX度210mm)的片材S时的供给盒20的透视图。设置在对应于A5尺寸的片材S的位置处的后缘管制板22定位在供给盒20的大体中央部分处。在图10A中图解了第一和第二检测板24和25与开关3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此时,第一检测板24仅仅推进开关33的三个销形开关中最下面的一个。结果,从顶部开始三个销形开关的各个状态依次是断开、断开和接通。
[0048]图10B是当设置A5尺寸的片材S时的供给盒的侧视图。通过接触设置在供给盒20中的突起(接触部分)20a,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检测板24上的第二检测板25沿着由箭头Η表示的方向(向上)克服其自重枢转。此时,第二检测板25的枢转范围基本容纳在第一检测板24的最大外轮廓内。因此,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二检测板25的枢转不占用周围空间。第一检测板24的切掉部分G制成远远大于提升板17的枢转区域Ε。因此,第一检测板24和第二检测板25不会阻碍提升板17的操作。更加具体地,能够根据堆叠在其上的片材S的数量按照其初始功能适当地实施枢转操作。
[0049]如图10Β所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二检测板25能够根据第一检测板24的位置枢转。更加具体地,当后缘管制板22从预定位置沿着供给方向向下游侧运动时,第二检测板25通过接触(被压在)设置在供给盒20中的突起20a而抵抗其自重向上枢转。第二检测板25在向上枢转时不会与提升板17的操作发生干涉。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检测板24的一部分变薄,并且第二检测板25枢转,所述第二检测板25小于第一检测板24。因此,供给盒20所需的空间可以保持在最低限度。结果,供给盒20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由空间。
[0050]图11是当设置非标准尺寸(尺寸小于图11图解的示例中的LGL尺寸10_)的片材S时供给盒20的透视图。第二检测板25因其自重而向下枢转,并且停止在接触设置在第一检测板24中的肋状件24b的位置处。图12是当第一和第二检测板24和25接触开关33时的外周部分的放大视图。如图12所不,根据第一不例性实施例,开关33的壳体33a和第一检测板24的检测表面24a之间的标称距离是1.6mm,并且第一检测板24的检测表面和第二检测板25的检测表面之间的间隙是0.8mm,如上所述。因此,准确性足以识别开关33的销形开关被推进和接通。更加具体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再需要使用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00-219326中讨论的销形开关和操作杆的行程转换机构,并且能够以简单构造实现高检测准确性。
[0051]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二检测板25因其自重枢转。更加具体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再需要使用在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0.2000-219326中讨论的构造中的用于使得两块检测板相对运动的推压构件。
[0052]将简单描述上述操作的流程。用户将特定尺寸的片材S堆叠在供给盒20上,然后使得后缘管制板22运动到管制片材S的位置。因此,第一检测板24和第二检测板25还运动到对应于堆叠片材S的位置。在这个状态中,当供给盒20安装在成像设备100上时,由开关33和判定开关33所处的状态的判定单元D识别片材S的尺寸。开关33和判定单元D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主体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