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卷绕电极板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587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提升到第一引导部133和133a的上部(或为了减少这样的提升),第一引线部133和133a均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极接线片11的长度L的半径r。
[0057]同时,如图9所示,第一引导部133b可以具有或被形成为具有平面倾斜的表面。第一引导部133b的倾斜角θ2可以小于或不大于9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0〈 Θ 2〈90°。另外,如图10所示,第一引导部133b的垂直高度r和水平长度r可以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极接线片11的长度L。
[0058]如果第一引导部133b的垂直高度r和/或水平长度r均小于或低于第一电极接线片11的长度L,则折叠的接线片会被提升到第一引导部133b的上部,导致第一电极接线片11撕裂。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电极接线片11被提升到第一引导部133b的上部(或为了减少这样的提升),第一引导部133b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电极接线片11的长度L的垂直高度r和/或水平长度r。
[0059]如图11所示,第一引导部133c可以具有或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一电极板10的行进方向R平行或基本平行的平面表面。
[0060]如图12所示,第一引导部133d可以具有或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一电极板10的行进方向R垂直或基本垂直的平面表面。
[0061]如图13所示,第一引导部133e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一送料辊121平行或基本平行设置的环。这里,环的中心轴C’和第一送料辊121的转动轴C可以彼此平行或基本平行。
[0062]如图3、图4和图6所示,第二引导部135可以从第一引导部133延伸,并且可以结合到或连接到固定部131以沿着接线片通过区域A2的外圆周表面与该外圆周表面分隔开第二距离d2。类似于第一距离山,第二距离(12可以在大约0.2mm至5mm的范围内,但是第二距离不限于此。第二引导部135可以具有或被成形为具有与接线片通过区域A2的外圆周表面的接触第一电极接线片11的接触表面P对应的圆弧形状。圆弧的长度可以根据通过鉴于第一送料辊121的转动轴C的接触表面P的相对端部形成的角Θ 1而变化。
[0063]为了使第二引导部135不超过第二区域B,第二引导部135可以具有适合或适当的宽度。例如,第二引导部135的宽度可以被设定为使得第二引导部135不突出或基本不突出到第二区域B中。为此,固定部131可以被固定或重要地固定在固定区域A1的适合或适当位置处,用以防止第二引导部135超过第二区域B (或者用以减小这样的发生的可能性或量)。如果第二引导部135位于第二区域B中(或基本突出到第二区域B中),则第一涂覆部分12的第一电极活性物质会污染第二引导部135,从而对第一电极接线片11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引导部135的宽度可以与第一引导部133的宽度W相同或基本相同。
[0064]第二引导部135可以引导第一电极接线片11,以在第一电极接线片11通过第一引导部133与接线片通过区域A2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例如,直接或物理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引导部133与该外圆周表面之间的区域,从而防止(或减小)第一电极接线片11的变形。
[0065]卷绕单元140可以包括芯轴。卷绕单元140可以在转动芯轴时以凝胶卷的构造卷绕第一分隔件30所附于的第一电极板50和第二分隔件40所附于的第二电极板60。
[0066]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使用电极板卷绕装置制造的电极组件的透视图。
[006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可以制造包括与卷绕轴平行或基本平行地突出的复数个接线片11和21的电极组件70。复数个接线片11和2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接线片11和第二电极接线片21,并且可以用作电极组件70的电极集流体。
[006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形减少(或防止)构件能够使电极板以更为安全的方式行进而没有折叠电极接线片,从而降低了电极组件的缺陷率或缺陷比例。
[0069]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形减少(或防止)构件可以应用于包括能够以100m/s或更大的行进速度传递基材的辊对辊设备的卷绕装置。如上所述,使用要求基材的尚速彳丁进的设备能够实现广品的尚的可制造性。
[0070]在这里已经公开了示例实施例,虽然采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仅以一般的和描述性的含义而非限制性的目的来使用和解释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对截止到本申请提交之时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明显的,除非另外具体指明,否则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结合其它实施例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形式上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卷绕电极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送料辊,被构造为引导第一电极板或第二电极板,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中的每个包括从一侧突出的多个电极接线片; 变形减少构件,与送料辊的一端的外圆周表面分隔开,并且被构造为引导送入到送料辊的电极接线片与送料辊的所述一端的所述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减少电极接线片的变形;以及 卷绕单元,被构造为将由送料辊传递的第一电极板或第二电极板与设置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分隔件卷绕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变形减少构件包括: 固定部,结合到送料棍的所述一端,以不随送料棍转动; 第一引导部,结合到固定部以与所述一端的所述外圆周表面分隔开,并且位于电极接线片在首次接触送料辊时进入的进入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固定部具有与送料辊的所述一端对应的环形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引导部,从第一引导部延伸,并且结合到固定部以沿着所述一端的所述外圆周表面与所述一端的所述外圆周表面分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引导部具有与所述一端的所述外圆周表面的一部分对应的圆弧形状,所述一部分被构造为与电极接线片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引导部与所述一端的所述外圆周表面分隔开 0.2mm 至 5mm η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固定部被固定到送料辊,以减少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与位于第一电极板或第二电极板上的电极活性物质层叠置。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引导部具有倾斜的曲面,使得倾斜的曲面和送料辊之间的距离随着倾斜的曲面沿着电极接线片的行进方向接近进入部而减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引导部的半径等于或大于每个电极接线片的长度。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引导部具有平面倾斜的表面,使得平面倾斜的表面和送料辊之间的距离随着平面倾斜的表面沿着电极接线片的行进方向接近进入部而减小。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引导部的相对于电极接线片的行进方向的垂直高度和水平长度均等于或大于电极接线片的各自的长度。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引导部具有与电极接线片的行进方向基本平行的平面表面。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引导部具有与电极接线片的行进方向基本垂直的平面表面。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引导部具有与送料辊的转动轴基本平行的环形形状。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多个供应单元,被构造为供应分隔件、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用于卷绕电极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送料辊,被构造为引导第一电极板或第二电极板,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中的每个包括从一侧突出的多个电极接线片;变形减少构件,与送料辊的一端的外圆周表面分隔开,并且被构造为引导送入到送料辊的电极接线片与送料辊的所述一端的外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从而减少电极接线片的变形;以及卷绕单元,被构造为将通过送料辊传递的第一电极板或第二电极板与设置在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分隔件卷绕在一起。
【IPC分类】B65H23/00, B65H18/08, B65H39/02
【公开号】CN105314432
【申请号】CN201510438396
【发明人】崔京泽, 曹基奉, 金东祐, 黄淳学, 李承桓, 洪镇旭, 金奎镐, 孟相辰, 闵仲基
【申请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公告号】US20160036085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