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挂车组合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1886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端装有工具箱27;
[0094]每一对绳栓30为一组,分别位于车底盘26上下两端侧面的对称位置,绳栓30有多组;
[0095]车底盘26底部装有车轮22,车轮上连接有缓冲装置21;
[0096]车底盘26—端连接拖拉杆23;
[0097]拖拉杆23为“圆规”状,“圆规”的顶端连接有拖车销孔24;(便于与牵引车连挂)
[0098]拖拉杆23“圆规”的“两脚”连接车轮22的轮轴;
[0099]车底盘26的左右两端的上平面连接有与吊挂钢缆2对应的钢缆挂钩28。(便于将车底盘26吊挂起来悬挂方便)
[0100]2、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吊臂15有多个(视承载的货物重量及上轨道14的长度而定,每米轨道装有3个)。
[0101]3、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杆12有2根。
[0102]4、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轮16与上轨道14之间有间隙,其间隙为5mm。(使轨道转动灵活)
[0103]5、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拉杆23上装有拖拉杆吊绳25。(便于将拖拉杆23的一端与手把杆20栓在一起)
[0104]6、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I为4组;同侧的不同组滑轮I在高度方向上错落布置。
[0105]7、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挂钢缆2为4组。
[0106]8、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I共有6组。
[0107]9、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臂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
[0108]10、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栓30为2组。
[0109]1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缆挂钩28与底盘26焊接连接。
[0110]12、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19为A3钢材料,外有防锈层。
[0111]13、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臂3、支撑柱11均为合金材料,外有防锈层。
[0112]实施例2
[0113]1、可升降挂车组合,包括:滑轮1、吊挂钢缆2、斜撑臂3、绞盘箱4、下连接杆5、绞盘电机8、绞盘轴9、吊臂10、支撑柱11、上连接杆12、上轨道14、轨道吊臂15、滑动轮16、外侧下轨道17.1、内侧下轨道17.2、连接架18、底架19、手把杆20、缓冲装置21、车轮22、拖拉杆23、拖车销孔24、拖拉杆吊绳25、车底盘26、工具箱27、钢缆挂钩28、绳栓30、基础建筑物顶端101、基础建筑物侧壁102;
[0114]吊挂钢缆2包含钢缆2-1和钢缆吊挂圈2-2;
[0115]其特征在于:
[0116]外侧下轨道17.1和内侧下轨道17.2的截面均为“工”字形;
[0117]上轨道14的截面为倒“工”字形;
[0118]轨道吊臂15为倒“L”形,位于基础建筑物顶端101上;
[0119]上轨道14连接轨道吊臂15悬臂上的末端下侧;
[0120]外侧下轨道17.1和内侧下轨道17.2均位于基础建筑物顶端101上;
[0121 ]外侧下轨道17.1和内侧下轨道17.2平行;
[0122]上轨道14与内侧下轨道17.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0123]底架19连接滑动轮16;
[0124]斜撑臂3下端连接底架19,斜撑臂3上端连接吊臂10;
[0125]支撑柱11下端连接底架19,支撑柱11上端连接吊臂10;
[0126]支撑柱11垂直于底架19;(防止变形)
[0127]吊臂1为对称的两组,吊臂1之间由多根上连接杆12连接,上连接杆12有多根;
[0128]下连接杆5连接左右两侧的底架19,下连接杆5有多根;
[0129]连接架18连接左右两侧的底架19;
[0130]绞盘电机8装在连接架18上;
[0131]吊挂钢缆2主体为钢缆2-1,钢缆2-1末端连接钢缆吊挂圈2-2,钢缆吊挂圈2-2为圆环形;
[0132]前后承载同一条吊挂钢缆2的两个滑轮I为一组,
[0133]滑轮I连接吊挂钢缆2,钢索2-1连接绞盘箱4,绞盘箱4通过绞盘轴9连接绞盘电机8;
[0134]吊臂10连接滑轮I;
[0135]车底盘26为矩形的底盘,矩形的一端装有手把杆20;(兼做安全护栏)
[0136]车底盘26矩形的另一端装有工具箱27;
[0137]每一对绳栓30为一组,分别位于车底盘26上下两端侧面的对称位置,绳栓30有多组;
[0138]车底盘26底部装有车轮22,车轮上连接有缓冲装置21;
[0139]车底盘26—端连接拖拉杆23;
[0140]拖拉杆23为“圆规”状,“圆规”的顶端连接有拖车销孔24;(便于与牵引车连挂)
[0141 ]拖拉杆23“圆规”的“两脚”连接车轮22的轮轴;
[0142]车底盘26的左右两端的上平面连接有与吊挂钢缆2对应的钢缆挂钩28。(便于将车底盘26吊挂起来悬挂方便)
[0143]2、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吊臂15有多个(视承载的货物重量及上轨道14的长度而定,每米轨道装有4个)。
[0144]3、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杆12有5根。
[0145]4、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轮16与上轨道14之间有间隙,其间隙为10mm。(使轨道转动灵活)
[0146]5、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拉杆23上装有拖拉杆吊绳25。(便于将拖拉杆23的一端与手把杆20栓在一起)
[0147]6、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I为8组;同侧的不同组滑轮I在高度方向上错落布置。
[0148]7、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挂钢缆2为8组。
[0149]8、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I共有8组。
[0150]9、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臂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
[0151]10、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栓30为6组。
[0152]1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缆挂钩28与底盘26焊接连接。
[0153]12、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19为A3钢材料,外有防锈层。
[0154]13、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臂3、支撑柱11均为合金材料,外有防锈层。
【主权项】
1.可升降挂车组合,包括:滑轮、吊挂钢缆、斜撑臂、绞盘箱、下连接杆、绞盘电机、绞盘轴、吊臂、支撑柱、上连接杆、上轨道、轨道吊臂、滑动轮、外侧下轨道、内侧下轨道、连接架、底架、手把杆、缓冲装置、车轮、拖拉杆、拖车销孔、拖拉杆吊绳、车底盘、工具箱、钢缆挂钩、绳栓、基础建筑物顶端、基础建筑物侧壁; 吊挂钢缆包含钢缆和钢缆吊挂圈; 其特征在于: 外侧下轨道和内侧下轨道的截面均为“工”字形; 上轨道的截面为倒“工”字形; 轨道吊臂为倒“L”形,位于基础建筑物顶端上; 上轨道连接轨道吊臂悬臂上的末端下侧; 外侧下轨道和内侧下轨道均位于基础建筑物顶端上; 外侧下轨道和内侧下轨道平行; 上轨道与内侧下轨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 底架连接滑动轮; 斜撑臂下端连接底架,斜撑臂上端连接吊臂; 支撑柱下端连接底架,支撑柱上端连接吊臂; 支撑柱垂直于底架; 吊臂为对称的两组,吊臂之间由多根上连接杆连接,上连接杆有多根; 下连接杆连接左右两侧的底架,下连接杆有多根; 连接架连接左右两侧的底架; 绞盘电机装在连接架上; 吊挂钢缆主体为钢缆,钢缆末端连接钢缆吊挂圈,钢缆吊挂圈为圆环形; 前后承载同一条吊挂钢缆的两个滑轮为一组, 滑轮连接吊挂钢缆,钢索连接绞盘箱,绞盘箱通过绞盘轴连接绞盘电机; 吊臂连接滑轮; 车底盘为矩形的底盘,矩形的一端装有手把杆; 车底盘矩形的另一端装有工具箱; 每一对绳栓为一组,分别位于车底盘上下两端侧面的对称位置,绳栓有多组; 车底盘底部装有车轮,车轮上连接有缓冲装置; 车底盘一端连接拖拉杆; 拖拉杆为“圆规”状,“圆规”的顶端连接有拖车销孔; 拖拉杆“圆规”的“两脚”连接车轮的轮轴; 车底盘的左右两端的上平面连接有与吊挂钢缆对应的钢缆挂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吊臂有多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杆有2-5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轮与上轨道之间有间隙,其间隙为5-1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拖拉杆上装有拖拉杆吊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为4-8组;同侧的不同组滑轮在高度方向上错落布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挂钢缆为4-8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共有6-8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撑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0。ο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挂车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栓为2-6组。
【专利摘要】可升降挂车组合,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上轨道连接轨道吊臂悬臂上的末端下侧;底架连接滑动轮;斜撑臂下端连接底架上端连接吊臂;绞盘电机装在连接架上;吊挂钢缆主体为钢缆,钢缆末端连接钢缆吊挂圈;前后承载同一条吊挂钢缆的两个滑轮为一组,滑动轮与上轨道之间有间隙,其间隙为5-10mm。滑轮连接吊挂钢缆,钢索连接绞盘箱,绞盘箱通过绞盘轴连接绞盘电机;斜撑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0°;车底盘为矩形的底盘,矩形的一端装有手把杆;车底盘矩形的另一端装有工具箱;每一对绳栓为一组,分别位于车底盘上下两端侧面的对称位置,绳栓有多组;车底盘的左右两端的上平面连接有与吊挂钢缆对应的钢缆挂钩。
【IPC分类】B66D3/08
【公开号】CN105692487
【申请号】CN201610207969
【发明人】马宏
【申请人】马宏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