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6318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生产中,一些中高温物料需要送至冷却液中进行冷却,通常采用下料槽将物料导向传递至冷却液中。
[0003]现有的下料槽均为方筒直线型下料槽,高温物料通过方筒直线型下料槽连续落入冷却液中,由于高温物料与冷却液进行快速剧烈的热交换,并且高温物料在落入冷却液的时候发生相互撞击,这势必会发生冷却液通过下料槽向上溅起的情况,而上溅的冷却液从下料槽出来后容易伤害到工作人员,甚至会引起爆炸。
[0004]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下料槽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引起冷却液上溅,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以减少在连续下料的过程中冷却液通过下料槽上溅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包括具有导料通道的槽体,所述导料通道的导料方向弯转曲折。
[0008]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导料通道的导料方向为S曲线、折线或圆弧线。
[0009]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槽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0010]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耐磨层为陶瓷层。
[0011]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槽体由横断面为U形断面且具有相同导料方向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可拆卸地组装而成。
[0012]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相互拼接的边缘上各自设置有位置对应的螺母,通过螺栓组装固定。
[0013]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均由钢板切割焊接而成。
[0014]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槽体的伸入冷却液中的部分开设有若干通液孔。
[0015]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通液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
[0016]优选的,在上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所述通液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槽体的伸入冷却液中的部分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导料通道的导料方向弯转曲折,则物料能够在导料通道中连续顺畅下落的同时,冷却液在向上溅起的过程中,被弯转曲折的导料通道的壁面阻挡,增大了冷却液的上行阻力,从而冷却液不容易从下料槽中溅出,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2]图3为图2的左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I为槽体、101为第一槽体、102为第二槽体、2为螺母、3为通液孔、4为耐磨层、5为导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能够减少在连续下料的过程中冷却液通过下料槽上溅的危险情况的发生。
[00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考图1-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包括具有导料通道5的槽体1,其中,导料通道5的导料方向弯转曲折。
[0030]由于物料从导料通道5中下落进入冷却液中,将导料通道5的导料方向设置成弯转曲折的结构,则物料能够在导料通道5中连续顺畅下落的同时,冷却液在向上溅起的过程中,被弯转曲折的导料通道5的壁面阻挡,增大了冷却液上行的阻力,从而冷却液不容易从下料槽中溅出,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0031]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三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导料通道5的导料方向分别为S曲线、折线或圆弧线,当然,只要能够使导料通道5的导料方向为非直线方向且方便物料顺利下落即可。
[0032]由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槽体I可以设置成与导料通道5的形状相吻合的外形结构,比如S形、折线形或圆弧形。当然,槽体I的外形也可以设置成直线形,只要其导料通道5为弯转曲折的形状即可,如图6所示。
[0033]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槽体I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4,耐磨层4可以通过喷涂得到,物料在导料通道5中下落的过程中,使物料与耐磨层4接触,从而保护槽体I不受损坏。
[0034]作为优化,耐磨层4优选为陶瓷层,即在槽体I内表面喷涂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和耐磨的特点。当然,耐磨层4还可以是细小的砂砾层等。
[0035]为了方便加工以及方便对耐磨层4的维护,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槽体I由横断面为U形断面且具有相同导料方向的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可拆卸地组装而成。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的外形吻合,组合后共同围成导料通道5,将槽体I设计成分体组合结构,当需要维护耐磨层4时,将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拆开,便可以对内表面的耐磨层4进行维护,修补或再喷涂。当然,槽体I也可以是一体的不可拆卸结构。
[0036]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相互拼接的边缘上各自设置有位置对应的螺母2,通过螺栓组装固定,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上成对使用的螺母2的中心线重合,以便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当然,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还可以通过在相互拼接的边缘上设置卡扣结构,通过扣合实现可拆卸组合。
[0037]作为优化,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均由钢板切割焊接而成,根据槽体I的形状切割得到钢板,之后将钢板焊接在一起,加工方便,结构简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槽体1,槽体I采用20mm厚的45号钢板,通过切割、焊接得到长300cm、宽80cm、高20cm的S形钢制槽体,当然,槽体I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尺寸。
[0038]如图1、图2、图4-图6所不,在槽体I的伸入冷却液中的部分开设有若干通液孔3,以使冷却液能够快速浸入槽体I内,与物料接触。通液孔3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等,只要能够进入冷却液即可。更近进一步地,通液孔3均匀分布在槽体I的伸入冷却液中的部分上。
[003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4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包括具有导料通道(5)的槽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5)的导料方向弯转曲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5)的导料方向为S曲线、折线或圆弧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I)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层(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4)为陶瓷层O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I)由横断面为U形断面且具有相同导料方向的第一槽体(101)和第二槽体(102)可拆卸地组装rfn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01)和所述第二槽体(102)相互拼接的边缘上各自设置有位置对应的螺母(2),通过螺栓组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01)和所述第二槽体(102)均由钢板切割焊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I)的伸入冷却液中的部分开设有若干通液孔(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孔(3)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孔(3)均匀分布在所述槽体(I)的伸入冷却液中的部分上。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包括具有导料通道的槽体,所述导料通道的导料方向弯转曲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溅高温物料下料槽中,导料通道的导料方向弯转曲折,则物料能够在导料通道中连续顺畅下落的同时,冷却液在向上溅起的过程中,被弯转曲折的导料通道的壁面阻挡,从而冷却液不容易从下料槽中溅出,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IPC分类】B65G11-00
【公开号】CN204324160
【申请号】CN201420770756
【发明人】李建云, 杜春峰, 曾晖, 张毅, 张炯, 罗霞光
【申请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