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64594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未标),用于传递所述第二齿轮402的动力的驱动杆403,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402分别与所述链条40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02与所述驱动杆403连接,所述驱动杆403上设有若干第一驱动轮404,所述传动轴30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轮404配合使用的第二驱动轮405。
[0029]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轮404和第二驱动轮405可以采用锯齿轮通过锯齿啮合传动,也可以采用滚轮通过相对滚动的摩擦力传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轮404和第二驱动轮405采用锥形滚轮,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轮404和第二驱动轮405均包括锥形面部分,第一驱动轮404和第二驱动轮405的锥形面部分贴合接触传递动能,为了提高动能的利用率,所述第一驱动轮404和第二驱动轮405的锥形面部分分别与其对应的横截面的夹角为45°,当第一驱动轮404和第二驱动轮405的锥形面部分贴合接触时,第一驱动轮404的横截面垂直于第二驱动轮405的横截面。
[0030]所述顶升机构5设置在所述传动机构3的下方,所述顶升机构5包括导柱安装板501和顶升固定板502,所述导柱安装板501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503、至少两个支撑柱504和用于驱动所述顶升固定板502升降的顶升气缸505,所述支撑柱504顶部顶住所述顶升固定板502,所述顶升固定板50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503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图未示),所述第一导向柱503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顶升气缸505与所述顶升固定板502连接。为了考虑顶升固定板502做升降运动时的平稳性,所述第一导向柱503和支撑柱504的数量均设为四个。
[0031]所述顶升固定板502的边缘还连接有用于阻挡工装2运动的阻挡机构6,所述阻挡机构6包括阻挡支撑架601和阻挡块安装板602,所述阻挡支撑架601顶部固定有第二导向柱603,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上设有第二导向孔(图未示),所述第二导向柱603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顶部设有阻挡块604,所述支架I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升降的阻挡气缸605,所述阻挡气缸605位于所述阻挡支撑架601的正下方。
[0032]在应用时,所述顶升固定板502可以和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 —起运动上升,制动并顶出工装2,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也可以单独运动上升制动工装2。所述阻挡支撑架601上还设有便于使所述顶升固定板502和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同步运动并保持在同一高度的位置调节块601a,所述位置调节块601a底部与所述顶升固定板502的顶部边缘接触,为了与工装2更好的配合使用,所述顶升固定板502的顶部边缘还设有用于支撑工装2的第一支撑挡板502a,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的顶部边缘还设有用于支撑工装2的第二支撑挡板602a,所有所述第一支撑挡板502a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有所述第二支撑挡板602a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00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所述驱动机构4的动能依次经过所述驱动电机、第一齿轮、链条401、第二齿轮402、驱动杆403、第一驱动轮404和第二驱动轮405传递至所述传动轴301,所述传动轴301再利用弹性部件303将动能传送至轴承302,从而带动轴承302外圈运动传输工装2,当工装2到达对应工位需要加工时,所述顶升机构5和阻挡机构6工作,所述顶升气缸505驱动所述顶升固定板502沿着第一导向柱503上升,所述阻挡气缸605驱动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沿着第二导向柱603上升,使所述第一支撑挡板502a和第二支撑挡板602a支撑工装2的底面,所述阻挡块604挡住工装2的侧面使工装2停止移动,待工装2完成对应工序后,所述顶升固定板502和阻挡块安装板602下降,使工装2回到传动机构3上;当流水线发声故障时,所述阻挡气缸605能够驱动所述阻挡块安装板602沿着第二导向柱603上升,所述阻挡块604挡住工装2的侧面使工装2在原地与轴承302相对滚动,避免磨损轴承302和传动轴301,延长使用寿命。
[0034]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用于传输工装的传动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轴承和用于传递动能的弹性部件,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弹性部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外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用于保护所述轴承的垫片和用于使所述垫片与所述轴承之间产生压力的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传动轴上且处于压缩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用于挡住所述弹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支撑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所述垫片的正面支撑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所述垫片的反面与所述轴承的壁面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还包括用于隔离所述弹簧与所述传动轴的套筒,所述套筒套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弹簧的第一端套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套在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第一套筒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接触,所述第二套筒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垫片的正面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套筒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为圆环形,所述套筒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横截面内径均大于所述传动轴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第一部分的横截面外径小于所述弹簧的内径,所述套筒第二部分的横截面外径大于所述弹簧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条、与所述链条配合使用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运动的驱动电机,用于传递所述第二齿轮的动力的驱动杆,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驱动杆上设有若干第一驱动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驱动轮配合使用的第二驱动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导柱安装板和顶升固定板,所述导柱安装板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一导向柱、至少两个支撑柱和用于驱动所述顶升固定板升降的顶升气缸,所述支撑柱顶部顶住所述顶升固定板,所述顶升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过所述第一导向孔,所述顶升气缸与所述顶升固定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固定板的边缘还连接有用于阻挡工装运动的阻挡机构,所述阻挡机构包括阻挡支撑架和阻挡块安装板,所述阻挡支撑架顶部固定有第二导向柱,所述阻挡块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所述阻挡块安装板顶部设有阻挡块,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阻挡块安装板升降的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位于所述阻挡支撑架的正下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工装运输流水线,其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用于传输工装的传动机构及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轴承和用于传递动能的弹性部件,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且所述弹性部件两端分别抵持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外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传动工装,当流水线因紧急情况停止运转时,所述工装能够与轴承之间滚动,避免磨损轴承和传动轴,延长使用寿命。
【IPC分类】B65G39-09
【公开号】CN204473769
【申请号】CN201520113170
【发明人】吕绍林, 杨愉强, 吴小平, 贺鹏, 丁超, 谢玉明, 徐小武, 吴文峰, 曹德基, 陈长胜
【申请人】苏州博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