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2359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尤指簿片镶件注塑装饰(in-mould decoration,IMD)的技术,用以成型如手机(移动电话)键板等塑料片壳的模具结构。
如图1所示,为公知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包括有一上模10a及一下模11a。该上模10a及下模11a,可被压机适当驱动而作开模、合模的动作。该上模10a及下模11a之间设置有一模穴(cavitv)12a。该模穴12a利用弹性组件13a弹性支撑于下模11a上。片坯(塑料薄片)14a二边以定位销15a定位于下模11a上。
成型时,压机施压使上模10a下降,上模10a及下模11a随即合模。然后经由进气口16a输入压缩空气至片坯14a。当所施压力足以克服弹性组件13a的预紧力时,片坯14a即成型为片壳件。最后停气、泄压,接着可提升上模10a脱模,以便取出片壳件。
如图2所示,为公知另一种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包括有一上模20a及一下模21a。该上模20a及下模21a之间设置有一模穴22a。该模穴22a固定设置于下模21a上。片坯(塑料薄片)24a二边以定位销25a定位于弹性组件23a上方。该弹性组件23a设置于下模21a上,使片坯24a弹性支撑于下模21a上。
成型时,压机施压使上模20a下降,上模20a及下模21a随即合模。然后经由进气口26a输入压缩空气至片坯24a。当所施压力足以克服弹性组件23a的预紧力时,片坯24a即成型为片壳件。最后停气、泄压,接着可提升上模20a脱模,以便取出片壳件。
上述二种公知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其片坯14a、24a仅利用二边的定位销15a、25a定位于下模11a、21a上。当以压缩空气使片坯14a、24a成型时,片坯14a、24a容易因拉伸变形而产生位移,使片坯14a、24a印刷图案与成型模具定位不准及图案定型不可靠,导致产品不良率较高,产品品质亦难以提升。再者,其是利用气压成型,设备昂贵且需高压,会导致成本的提升。
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点,而有待加以改善。
本设计人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可利用热压成型机使模具加温,故片坯不需另行预热,有利于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点,其无需设置气压或液压系统,仅用热压成型机配以上述对顶模具即可,可使成本有所降低。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包括一阳模,其一面没有数个阳模凸头;一阳模对,其一面设有数个阳模对凸头,该阳模对凸头与阳模凸头相对且对顶;一压板,其上设有数个压板通孔,与阳模凸头套合,在其与阴模配合面的周边设有一凸起且封闭的边框,该阳模与压板之间设有弹性组件;以及一阴模,阴模的型腔包括数个通孔并与阳模对的凸头套合,并位于压板之上;其中该阳模的阳模凸头与压板通孔滑动配合,形成片坯夹持面。
其中在阳模对的上方设有顶板,该阳模对与顶板之间设有弹性组件。
其中阳模对与阴模通过其凸头和阴模的(型腔)通孔滑动配合,形成另一片坯夹持面。
其中该阴模一面设有凹台,该凹台是位于阴模上与阳模相邻接的一面。
而阳模凸头及阳模对凸头借施有预紧力的弹性组件相互对顶可起对片坯上印刷图案区的夹固作用,在阴模上开有凹台,使片坯变形成型时有效大的自由变形区,以利提高产品的品质;借导向柱把片坯上、下两瓣模具连接成一整体。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公知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的剖面图;图2为另一种公知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三)。
阳模对20设于阳模10上方或下方,本实施例的阳模对20设于阳模10上方,而该阳模凸头11设置于阳模10顶面,而该阳模对凸头21设置于阳模对20底面,使该阳模凸头11及该阳模对凸头21相对且可对顶。
压板30为多通孔板体,其上设有数个通孔31,在其与阴模40配合面的周边设有一凸起且封闭的边框,该通孔31与阳模10顶面的阳模凸头11相对,该压板30与阳模10通过压板通孔31与阳模凸头11滑动配合,形成片坯夹持面,该压板30通过施预紧力的压板弹性组件60弹性设置于阳模10上。
阴模40是为多通孔模板,其上设有数个阴模(型腔)通孔41,该阴模(型腔)通孔41与阳模对凸头21滑动配合,形成另一片坯夹持面,该阴模40与阳模10相邻接的一面设有凹台43,使片坯变形成型时有较大的自由变形区,以利提高产品的品质,该阴模40架空固定于顶板50之上。
顶板50设置于阳模对20另一面,本实施例的顶板50设于阳模对20上方,另于该顶板50与阳模对20之间设有数个阳模对弹性组件70,该阳模对弹性组件70为压缩弹簧等,可施予适当的预紧力。该顶板50上固定设置有数个导向柱51,并于阳模10、阳模对20、压板30及阴模40上设有相对的导向孔12、22、32及42,该导向柱51与导向孔12、22、32及42相配合,借以提供导向作用,使阳模对20、阴模40及压板30得以稳定的上下移动,并借导向柱51把片坯上、下两瓣模具连接成一整体,该顶板50上另固定设置有数个施有预紧力的阴模支撑顶柱52,并于该阳模对20上没有相对的阳模对弹性组件承载坑23,该支撑顶柱52是与承载坑23相配合;借由上述的组成即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片坯(塑料薄片)80可置于该阳模10与阳模对20之间,片坯夹持面上设有定位椿81,且该片坯80可用定位椿81准确定位于压板30或阴模40(如图4)上。
本实用新型与公知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设置有与阳模对顶的阳模对,借此可夹固片坯上印刷图案区,以防止成型时印刷图案被拉伸移位及变形。
本实用新型可将片坯80的图案区夹固定位于阳模10的阳模凸头11与阳模相对20的阳模对凸头21之间,借热压机合模实现片壳成型,使片坯80定位非常的方便,可有效地防止片坯80因拉伸变形而产生位移,故可使片坯80印刷图案与成型模具定位准确及图案定型可靠(成型片壳图案变形小于1%者约占90%,变形介于1~2%间者约10%),在阴模上的凹台有利于扩大片坯成型时的变形区,辅以适当的模温搭配,使得产品不良率降低,品质大幅提升。
成型时,当压机施压之初,模具中的弹性组件60、70被进一步压缩(如图5),先是片坯80被夹住,继后被逐步夹紧(如图6),只有当所施压力足以克服弹性组件60、70的预紧力,阳模10上凸头11才能深入阴模40的通孔41(如图7),终至合模完成片壳的成型。而泄压后,启模时,阳模10会借弹性组件60的弹力,使片壳顶出阴模40,完成脱模。
再者,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气压或液压系统,仅用热压成型机配以对模模具即可,使成本有效的降低,并可采用适当的模温装置,使模具加温,故不需另行预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可改善公知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的缺点,其片坯印刷图案与成型模具定位不准及图案定型不可靠,以及利用气压成型,设备昂贵且需高压,导致成本提升等问题。为一不可多得的实用新型产品,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簿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一阳模,其一面没有数个阳模凸头;一阳模对,其一面设有数个阳模对凸头,该阳模对凸头与阳模凸头相对且对顶;一压板,其上设有数个压板通孔,与阳模凸头套合,在其与阴模配合面的周边设有一凸起且封闭的边框,该阳模与压板之间设有弹性组件;以及一阴模,阴模的型腔包括数个通孔并与阳模对的凸头套合,并位于压板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该阳模的阳模凸头与压板通孔滑动配合,形成片坯夹持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在阳模对的上方设有顶板,该阳模对与顶板之间设有弹性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阳模对与阴模通过其凸头和阴模的(型腔)通孔滑动配合,形成另一片坯夹持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该阴模一面设有凹台,该凹台是位于阴模上与阳模相邻接的一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阳模和阳模对的凸头是配对对顶,且与对应的阴模型腔通孔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片坯夹持面上设有定位椿。
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是片坯设有与定位椿对应的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其特征还包括导向柱,在顶板、阳模对、阴模、压板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导向孔,该导向柱的端部分别通过上述的各导向孔并定位于阳模的凹孔上。
专利摘要一种塑料薄片片壳成型模具结构,由阳模、阳模对、压板、阴模及顶板组成,该压板上设有数个与阳模凸头滑动配合的通孔,且以弹性组件弹性支撑设置于阳模上,该阴模上设有数个与阳模凸头对应的通孔,而阳模对的各凸头与前述阴模的诸通孔是滑动配合兼具导向和定位作用,且以弹性组件弹性支撑设置于顶板上;前述阳模的端面和压板组成的平面以及阴模与阳模对端面组成的平面就构成了片坯夹持面,在此夹持面上设有定位椿,以保证定位准确;在阳模面的周边设有一凸起且封闭的边框,使片坯夹的更牢固,可保证成型件平整;在阴模上开有凹台,使片坯变形成型时有较大的自由变形区,辅以适当的模温搭配,以利提高产品的品质。
文档编号B29C33/12GK2493388SQ0123347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0日
发明者汪锡锋, 孙永周, 魏杏林, 黄小平, 李玲华 申请人:旭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