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文档序号:440866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及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光盘基板成形用模有关,其在把CD-ROM、CD-R、DVD-ROM、DVD-RAM、DVD-R等信息记录用光盘进行射出成形时所使用。
背景技术
把光盘进行射出成形时所使用的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是在其固定模及可动模上分别设置有镜面板,而该镜面板直接或介以母版而具有模穴形成面;而该固定模及可动模呈对向配置。此外,在前述镜面板上形成有冷却媒体流路,其用于把射出填充于模穴内的熔融树脂进行冷却。又,在光盘基板的成形方面使用聚碳酸盐树脂,被射出填充的熔融树脂的温度则高达300℃~380℃。因此为了加快成形周期,遂有必要快速把熔融树脂进行冷却。再者,为了防止成形的光盘基板变形,则有必要把镜面板各部份实施略均一的冷却。
根据上述要求,针对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的冷却媒体流路进行改进,而为一般所知者如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6所示。其中,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示,是在镜面板上形成3周或5周呈漩涡状的流路,目的在于确保流路的总延长距离及冷却媒体与镜面板的接触面积,来提升冷却效率。然而,在前述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图标者,是将一条流路形成漩涡状,如为了加大冷却媒体与镜面板的接触面积,而增加漩涡状的流路之绕行长度,则会产生一条流路的长度过长的问题。如一条流路的长度过长,则在流路的中途冷却媒体的温度会过度上升,使得导入孔侧与排出孔侧的镜面板的温度产生变化,使被成形的光盘基板产生变形的问题。
又,为了解决前述流路过长的问题,在专利文献4至专利文献6中记载了解决方法。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中所揭示的是将内周部侧与外周部侧设计成不同系统,并分别在其中使冷却媒体流通。然而,其并未顾虑到确保流路的总延长距离,及冷却媒体与镜面板的接触面积的问题;由于镜面板上流路的条数较少,所以冷却效率不佳。又,在专利文献4、5中所记载,如把镜面板朝各放射方向,譬如划分成各1/4的情形时,导入孔侧的部份与排出孔侧的部份会产生温度变化。此外,在专利文献4、5中所记载,在镜面板以外的模构件内所形成的流路相当复杂,此亦为一项问题。再者,在专利文献6中,并非设置管状的流路,遂难以将导入的冷却媒体完全排出,因此难以使各部份维持略均一的温度。
专利文献1
特开2001-71351号公报(权利要求2、第5项、图1、图4、图6)专利文献2特开平6-8250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图4)专利文献3特开平9-155941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图2、图3)专利文献4特开平8-281713号公报(权利要求1、第2项、图3、图13)专利文献5特开2001-293759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图4)专利文献6特开平8-187760号公报(权利要求1、图1、图2)发明内容[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发,其目的为在光盘进行射出成形时所使用的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中,确保冷却媒体与镜面板的接触面积,提升冷却效率,同时让各流路的长度小于特定值,使冷却媒体在流路的导入孔侧与排出孔侧不会产生高于特定值的温差;来把镜面板的各部份作略均一冷却,抑制成形的光盘基板产生变形。又,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为当为了以母版进行转印时具有良好的转印性,而把模的温度设定得较高时,可以防止成形的光盘基板产生变形。
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为冷却媒体流路是由漩涡状的并联流路所构成,而该并联流路由多条的邻接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流路中有朝相同方向的冷却媒体流动;而该冷却媒体流路形成于具有模穴面的镜面板上。
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为冷却媒体流路是由至少由第一并联流路及第二并联流路所构成,且第一并联流路及前述第二并联流路呈略平行并设;该第一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且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中有朝相同方向的冷却媒体流动;而该第二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中有朝第一并联流路的相反方向的冷却媒体流动;而该冷却媒体流路形成于具有模穴面的镜面板上。
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为冷却媒体流路是由第一并联流路及第二并联流路所构成,且第一并联流路及第二并联流路分别形成漩涡状;该第一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外周部侧流向内周部侧;而该第二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内周部侧流向外周部侧;该冷却媒体流路形成于具有模穴面的镜面板上。
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为在冷却媒体流路中并设有多个系统的流路;在前述多个系统的流路中,一系统的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对其他系统的流路呈相反方向流动;在与镜面板的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流路在朝前述镜面板的放射剖面方向且与冷却媒体流动方向呈略直角方向上的宽度,形成3mm至4.5mm;且各流路之间的间隔形成1.5mm至3.5mm;流路的底部与镜面板的模穴面之间尺寸分别形成6mm至10mm;而该冷却媒体流路形成于具有模穴面的镜面板上。
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为在形成于具有模穴面的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中,固定模的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是由第一并联流路及第二并联流路所构成,且第一并联流路及前述第二并联流路分别形成漩涡状,又两者在内周部或内周部近旁连接;该第一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外周部侧流向内周部侧;该第二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内周部侧流向外周部侧;又可动模的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由并联流路所构成,该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内周部侧流向外周部侧流动;又,该并联流路形成漩涡状。
权利要求6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其特征在于与镜面板之由内周部往外周部的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
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其特征在于流路在朝前述镜面板的放射剖面方向且与冷却媒体流动方向呈略直角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3mm至4.5mm。
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方法,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镜面板的温度设定为平均120℃至135℃,来进行基板的成形为其特征。


图1实施型态的直径12cm的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的剖面图。
图2实施型态的前述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的固定模的镜面板的冷却媒体流路图。
图3实施型态的前述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的固定模的冷却媒体流路的流向图。
图4实施型态的前述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的可动模的冷却媒体流路的流向图。
图5其它实施型态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的镜面板的冷却媒体流路图。
图6本发明实施型态的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之模温度及成形的光盘基板的变形的说明图。
组件符号说明1固定模2可动模3、15模本体部3a、3b、10b、10c、11b、11c、15a、15b、23b、23c流路4、16背板4a、5a、17a、31a内周部4b、32a、33a导入孔4c、32b、33b排出孔5、17、31镜面板5b、17b表面5c、17c、31b外周部5d、17d背面6、18螺栓7中央轴衬8注口轴衬9、23冷却媒体流路9a流路之底部10第一并联流路10a、23a始端部10b、10c流路10d、10e、11d、11e孔11第二并联流路11a、23d终端部11b11c流路12、14空间13裁切具19顶出装置20母版21外周母版按压构件
22内周母版按压构件23A并联流路32第一流路33第二流路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型态是参考图1至图4来作说明。其中图1是实施的CD-ROM、CD-R、DVD-ROM、DVD-RAM、DVD-R等直径12cm(如考虑成形误差则会有若干±值)的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之前述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的固定模的镜面板的冷却媒体流路图。图3是实施之前述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的固定模的冷却媒体流路的流向图。图4是实施之前述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的可动模的冷却媒体流路的流向图。
位于图1右侧的固定模1是安装于未在图中显示的射出成形机的固定盘上。又,位于图1左侧的可动模2是安装于未在图中显示的可动盘上。固定模1与可动模2因安装于固定盘、可动盘上,故呈对向配置,且可因可动盘的移动而使彼此接合或分离。而当固定模1与可动模2处于接合状态时,则两模之间形成模穴。利用模穴未在图中显示的射出装置,而对前述模穴进行熔融树脂的射出填充,则可形成光盘基板。
利用图1针对固定模1作说明。固定模1具备模本体部3,其安装于固定盘上;及背板4,其安装于模本体部3上。而在前述背板4的前面上,镜面板5利用螺栓6贯穿背板4的孔,而安装于模本体部3上。背板4及镜面板5分别具有特定厚度的圆筒状构件。又前述背板4及镜面板5的内周部4a、5a配设有中央轴衬7及注口轴衬8等。又,镜面板5的5b侧(可动模2侧)形成构成模穴的一部份的模穴面。此外,镜面板5的外周部5c形成有嵌合面,其用于在与后述外周母版按压构件21之间把熔融树脂进行封止。
在镜面板5上形成有用于把镜面板5维持于特定温度的冷却媒体流路9。冷却媒体流路9与导入孔4b及供给装置连接;而该导入孔4b贯穿设置于背板4上;该供给装置介以在模本体部3内形成的流路3a,而对固定模3外部的冷却媒体(未在图中显示)具有温度调节功能。又,镜面板5的背面5d(固定盘侧)设置有多个凹状沟。又,由于使镜面板5固着于背板4上,故可利用前述沟而使镜面板5与背板4之间形成冷却媒体流路9。又,在镜面板5形成的冷却媒体流路9并非形成于镜面板5的内部,在其形成方法方面,可从镜面板5的背面5d进行切削加工,或以其它构件设置隔板部来形成。
接着,利用图2、图3针对冷却媒体流路9的布局及冷却媒体的流动方向作说明;而该冷却媒体流路9形成于镜面板5上。冷却媒体的导入孔4b形成于背板4上,且形成于与靠近镜面板5的外周部5c呈对向的位置。又,在与前述导入孔4b位置对应的位置(镜面板5的背面5d)上形成有第一并联流路10的始端部10a;而该第一并联流路10用于构成冷却媒体流路9的导入侧流路。前述第一并联流路10由邻接的二条流路10b、10c所构成,而其由前述始端部10a起进行分歧。又流路10b、10c形成为约略平行状,在过半的部份,则沿着圆周方向朝镜面板5的内周部5a之侧形成漩涡状。因此,在第一并联流路10的邻接的二条流路10b、10c中,冷却媒体朝同一方向流动。
此外,在靠近背板4的外周部,且与前述导入孔4b隔着中心孔的相反位置上,形成有冷却媒体的排出孔4c。在与前述排出孔4c对应的靠近镜面板5的外周部5c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二并联流路11的终端部11a;而该第二并联流路11排出用流路。该第二并联流路11由邻接且约略成平行的流路11b、11c所构成。又,在前述流路11b、11c中,冷却媒体朝同一方向流动,且在终端部11a进行合流。再者,前述第二并联流路11在过半的部份,沿着圆周方向从镜面板5的内周部5a之侧形成漩涡状。
接着,参考图2、图3,是针对镜面板5上的冷却媒体流路9的布局作更详细说明。第一并联流路10中的流路10b、10c,在最初半周弱的部份是沿着外周部5c分别形成由外周部5c算起的第一、第二流路。接着,第一并联流路10在经过约半周弱之后,则朝镜面板5的内周部5a侧弯曲。而第一并联流路的弯曲形成,是因第二并联流路11中的流路11b、11c在靠近镜面板5的外周部5c的位置上形成所致;而该第二并联流路11朝排出孔4c方向形成。接着,第一并联流路10中的流路10b、10c,成为由镜面板5的外周部5c算起的第三、第四流路。然后,第一并联流路10通过第二并联流路11的流路11c的内侧。接着,冷却媒体在第二并联流路11中朝排出孔4c方向流动,在第一并联流路10的流路10b、10c中冷却媒体却与之相反,由导入孔4b进行流入。
第一并联流路10的流路10b、10c在经过约半周弱之后,再度朝镜面板5的内周部5a侧弯曲;成为由镜面板5的外周部5c起的第五、第六流路(第六流路为最内周部5a侧的流路)。接着,第一并联流路10的流路10b、10c在经过约半周弱之后,再度朝镜面板5的内周部5a侧弯曲。然后,第一并联流路10与在镜面板5的内周部5a上形成的流路10b的孔10d,及流路10c的孔10e连接。然后,前述的孔10d、10e被连接到在镜面板5与中央轴衬7之间形成的空间12;而空间12与注口轴衬8及裁切具13之间的空间14连接。因此,从第一并联流路10一时排出的冷却媒体通过空间14,把注口轴衬8进行冷却。接着,冷却媒体从第二并联流路11的流路10b的孔10d及流路10c的孔10e回到在镜面板5上形成的流路11b、11c;而该第二并联流路11形成于镜面板5的内周部5a的排出流路。亦即,第一并联流路10与第二并联流路11在内周部5a或内周部5a的近旁连接。然而,采取如下作法亦可不使第一并联流路10与第二并联流路11连接,而成为独立的系统,分别使第一并联流路10与第二并联流路11的前半为导入侧流路,后半则为排出侧流路。
接着,第二并联流路11中的邻接流路11b、11c作为由镜面板5的外周部5c起的第五、第六流路,在经过约半周弱后,再度朝外周部5c侧弯曲,而成为由外周部5c起的第三、第四流路。接着,第二并联流路11中的流路11b、11c在第一并联流路中的从外周部5c起的第二流路10c,及从外周部5c起的第五流路10b之间,朝与前述流路10c及10b的相反方向流动。接着,流路11b、11c作为由外周部5c起的第三、第四流路,在经过另外约半周后,再度朝外周部5c侧弯曲,成为由外周部5c起的第一及第二流路。接着,如前述般,第二并联流路11中的邻接流路11b、11c作为由镜面板5的外周部5c起的第一、第二流路,经过另外约半周后,在终端部11a进行合流。在终端部11a形成对背板4的排出孔4c。然后,冷却媒体从前述排出孔4c,经过形成于模本体部3的流路3b,再度被排出到未在图中显示的冷却媒体的供给装置。
因此,在本实施型态中,把作为导入侧流路的第一并联流路10及作为排出侧流路的第二并联流路11,交互并设于镜面板5的内周部5a与外周部5c之间,并使冷却媒体朝相反方向流动。又,在不含前述弯曲部的过半的部份上,在与由前述镜面板5的内周部5a往外周部5c的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
又,在本实施型态中,第一并联流路10及第二并联流路11分别形成具有前述弯曲部的漩涡状,但亦可形成明确的曲线状,而不设置弯曲部,使流路向内侧或外侧变更;因此用于表现本发明的「漩涡状」一词,亦将近似漩涡的形状包含在内。
又,在本实施型态中,镜面板5被实施切削加工的流路的宽度(在朝镜面板5的放射剖面方向且与冷却媒体流动方向呈略直角方向上的流路的宽度)形成为3.5mm;然而,该流路宽度以形成3mm至4.5mm之间为佳。
又,邻接的流路之间的间隔(镜面板5的壁部的厚度)形成为1.5mm至3.5mm。此外,前述流路的部份面积为达到镜面板5的模穴面约55%,而此一比率以45%至70%左右为佳。
此外,在本实施型态中,镜面板5的厚度为20mm;镜面板5的厚度方向的冷却媒体流路9的位置,形成于镜面板5的模穴面(表面5b)起的8mm尺寸上。又,冷却媒体流路9的流路底部9a与镜面板5的模穴面之间的尺寸以设置为6mm至10mm为佳。又,镜面板5的厚度并不限定于20mm,而以18mm至25mm左右为佳。又,在本实施型态中,在所有冷却媒体流路9方面,冷却媒体流路9的流路底部9a与镜面板5的模穴面之间的尺寸均为相同尺寸;但譬如,亦可将前述尺寸设定为比内周部5a侧的冷却媒体流路9略短。又,前述流路的宽度、邻接流路之间的间隔、流路底部9a与镜面板的模穴面之间的尺寸等数值,适用于流路大多数部份的数值,但亦可包含例外数值。
接着,利用图1来说明可动模2。此可动模2具备模本体部15,安装于可动盘上;及背板16,其安装于模本体部15上。而在前述背板16的前面上,镜面板17利用螺栓18贯穿背板16的孔,而安装于模本体部15上。背板16及镜面板17分别具有特定厚度的圆筒状构件。此外,背板16及镜面板17的内周部16a、17a配设有顶出装置19等。而镜面板17的表面17b上安装有母版20,而其利用固定于镜面板17外周部17c的外周母版按压构件21,及固定于镜面板17内周部17a的内周母版按压构件22来安装。因此,在可动模2的镜面板17表面17b上,介以母版20而形成模穴面。又,本实施型态中,是把母版20安装于可动模2上为例来作说明,但并不限定于采取此种方式。
在可动模2的镜面板17上,亦形成有用于把镜面板17维持于特定温度的冷却媒体流路23。而在本实施型态中,从镜面板17的背面17d(可动盘侧)向镜面板17设有沟槽;又,由于使镜面板17固着于背板16上,故可形成冷却媒体流路23。再者,背板16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冷却媒体的导入孔16b,经由形成于模本体部15的流路15a,而与具有冷却媒体(未在图中显示)温度调节功能的供给装置连接。
接着,参考图4,针对形成于可动模2的镜面板17上的冷却媒体流路23,及形成于固定模1的镜面板5上的冷却媒体流路9之间的差异为主,来作说明。可动模2的镜面板17的冷却媒体流路23并非如固定模1的镜面板5的冷却媒体流路9般,形成第一并联流路10及作第二并联流路11;而是仅形成由内周部侧17a向外周部17c侧的一个并联流路23A。
又可动模2的并联流路23A亦与固定模1的情形一样,是由冷却媒体朝相同方向流动的邻接的二条流路23b、23c所构成。并联流路23A是在过半的部份形成与圆周方向约略一致的漩涡状。详细状况为,在靠近背板16的内周部16a处,形成冷却媒体的导入孔16b。此外,在靠近镜面板17的内周部17a处,形成有并联流路23A的始端部23a;而该镜面板17的内周部17a位于与前述导入孔16b对应的位置。又,并联流路23A从始端部23a起分歧为略平行状的流路23b、23c。
流路23b、23c沿着内周部17a约经过一周弱后,朝外周部17c侧弯曲,流路23b、23c成为内周部17a起的第三、第四流路;且与最初经过一周弱的第二流路呈略平形状。接着,前述第三、第四流路23b、23c在约经过一周弱后,再度朝外周部17c侧弯曲,而成为内周部17a起的第五、第六流路(最外周部);且与前述第四流路呈略平形状。然后,第五流路23b与第六流路23c在终端部23d进行合流;而该终端部23d形成于靠近镜面板17的外周部17c处。在位于与前述终端部23d对应位置的背板16上,形成有排出孔16c。然后,冷却媒体从前述排出孔16c,经过形成于模本体部15内的流路15b,而被排出到未在图中显示的供给装置;而其具有冷却媒体的温度调节功能。因此,可动模2的冷却媒体流路23在与镜面板17的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
又,在本实施型态中,在固定模1与可动模2的镜面板5、17上形成有上述般的冷却媒体流路9、23;但可把固定模1的镜面板5的冷却媒体流路9的布局使用于可动模2;相反的,亦可把可动模2的镜面板17冷却媒体流路23的布局使用于固定模1。此外,冷却媒体流路9、23并不限于在导入孔4b、16b的位置分歧,如在其近旁分歧亦可。又,形成略平形状、多条并联流路10、11、23A并不限于由邻接的两条流路所构成,如为由三条以上流路所构成者亦可。
又,在本实施型态中,固定模1的镜面板5是从一导入孔4b起的流路10b、10c进行分歧。但第一并联流路10的流路10b、10c亦可分成不同系统,经由不同的导入孔,由冷却媒体的供给装置来进行供给。同样地,第二并联流路11的流路11b、11c亦可分成不同系统,经由不同的排出孔来返回冷却媒体之供给装置。又,可动模2的镜面板17从一导入孔16b起流路23b、23c进行分歧。但流路23b、23c亦可分成不同系统,由冷却媒体的供给装置来进行供给,及分成不同系统来返回冷却媒体的供给装置。
本发明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在冷却媒体方面,可利用被进行温度调节且具有特定压力的水,来进行送水;但亦可使用其它媒体。又,在本实施型态中,以12cm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为例作说明,但亦可使用于其它尺寸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
接着,针对图5所示的实施型态作说明。在图5所示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方面,第一流路32与第二流路33是属于不同系统,且分别由一条流路所构成;第一流路32由设置于镜面板31的内周部31a的导入孔32a,朝设置于外周部31b的排出孔32b方向形成漩涡状;第二流路33由设置于镜面板31的外周部31b的导入孔33a,朝设置于内周部31a的排出孔33b方向形成漩涡状。然而与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记载不同,由于第一流路32与第二流路33分别形成漩涡状,因此,在可确保镜面板31上的冷却媒体与镜面板的接触面积,及流路的总延长距离的同时,也可使每一条流路的延长距离不会过长。在本实施型态中,在镜面板31的大部份上,在与由内周部31a朝外周部31b的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但第一流路32与第二流路33都分别仅具有3周的长度。此外,把第一流路32与第二流路33作交互配设,使冷却媒体朝相反方向流动,因此可使镜面板31的各部温度呈现略均一状态。
又,图5所示的实施型态,是12cm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设于镜面板31的第一流路32与第二流路33的宽度(在朝镜面板31的放射剖面方向且与冷却媒体流动方向呈略直角方向上的流路宽度)形成为3.5mm;然而,该流路宽度以形成为3mm至4.5mm之间为佳。此外,前述第一流路32、第二流路33的底部与模穴面之间的尺寸形成为8mm,但以形成为6mm至10mm之间为佳。再者,在图5所示之例中,两条流路32、33分别形成漩涡状;但亦可采取如下方式由三条以上的不同系统流路所构成;其中,针对一条系统流路,其它系统流路的冷却媒体朝反方向流动。
又,前述各实施型态中,所有流路都形成漩涡状。但在本发明中,并非所有流路的布局都限定为漩涡状。譬如,如为同心圆状流路亦可,而该流路由不同系统的多个流路所构成。又,亦可在镜面板上形成如下流路沿着圆周方向,经过约一周弱后,弯曲约180度,然后,再度沿着该流路的内侧,朝圆周方向形成。而在前述各方式中,流路宽度、镜面板在放射剖面上的流路条数等,均与在上述实施型态中相同。
接着,针对使用本发明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成形方法作说明。在本发明中,是把镜面板5、17等的温度设定为平均120℃至135℃,来进行DVD-R用基板的成形。在DVD-R等的DVD用基板成形方面,与CD用基板相较之下,光盘基板厚度为一半的0.6mm,且有必要提高其转印性。因此,所填充的熔融树脂的温度,镜面板5、17、及母版20的温度也都有必要相对性地提高。然而,在先前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方面,如使镜面板5、17的温度维持于高温状态,则所成形的基板变形就会变得显著。相对地,在本发明中,是使用前述光盘基板的成形用模,使镜面板5、17的温度维持于130℃左右,但因镜面板5、17等的温度维持于略均一,故如图6所示,光盘基板的正切方向的变形是维持在0.15度以内,此与规格值的0.3度相较,展现了良好之值。
本发明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包含镜面板,而在该镜面板上形成有模穴面。在镜面板上形成的冷却媒体流路是由形成漩涡状的并联流路所构成,而该并联流路包含冷却媒体朝相同方向流动的邻接的多条流路。因此,在可确保冷却媒体与镜面板的总接触面积及流路的总延长距离,提升冷却效率的同时,亦可把各流路的长度抑制在特定值以下,使冷却媒体在流路的导入孔侧与排出孔侧不会产生高于特定值的温差,来使镜面板的各部份作略均一冷却,进而可抑制成形的光盘基板产生变形。
此外,特别是在12cm的光盘基板上,前述媒体流路在大部份上与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各流路的宽度形成3mm至4.5mm;各流路的底部与前述镜面板的模穴面之间的尺寸形成6mm至10mm。如此一来,可使镜面板的冷却具有效率,且使成形的光盘基板实现均一的冷却。再者,特别是在DVD光盘基板的成形方面,为了提高利用母版进行转印的转印性,即使把模温度设定高达120℃至135℃,亦可抑制成形的光盘基板产生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包含镜面板,而该镜面板上直接或介以母版形成模穴面,且具有冷却媒体流路;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前述镜面板的冷却媒体流路是由并联流路所构成,该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前述邻接的多条流路中有方向相同的冷却媒体流动;且前述并联流路形成漩涡状。
2.一种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包含镜面板,而该镜面板上直接或介以母版形成模穴面,且具有冷却媒体流路;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前述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由至少由第一并联流路及第二并联流路所构成,且前述第一并联流路及前述第二并联流路呈略平行并设;而该第一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前述邻接的多条流路中有朝相同方向的冷却媒体流动;该第二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前述邻接的多条流路中有朝前述第一并联流路的相反方向的冷却媒体流动。
3.一种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包含镜面板,而该镜面板上直接或介以母版形成模穴面,且具有冷却媒体流路;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前述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由第一并联流路及第二并联流路所构成,且前述第一并联流路及前述第二并联流路分别形成漩涡状;而该第一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外周部侧流向内周部侧;该第二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且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内周部侧流向外周部侧。
4.一种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包含镜面板,而该镜面板上直接或介以母版形成模穴面,且具有冷却媒体流路;其特征在于形成于前述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并设有多个系统的流路;在前述多个系统的流路中,一系统的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对其他系统的流路呈相反方向流动;前述多个系统的流路在与前述镜面板的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在朝前述镜面板的放射剖面方向且与冷却媒体流动方向呈略直角方向上的宽度,形成3mm至4.5mm;且前述多个系统的各流路之间的间隔形成1.5mm至3.5mm;前述多个系统的流路的底部与前述镜面板的模穴面之间的尺寸分别形成6mm至10mm。
5.一种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由固定模及可动模所构成,该固定模及可动模包含镜面板,该镜面板直接或介以母版而形成模穴面,且具有冷却媒体流路;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于前述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中,固定模的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是由第一并联流路及第二并联流路所构成,且前述第一并联流路及前述第二并联流路分别形成漩涡状,且前述第一并联流路及前述第二并联流路在内周部或内周部近旁连接;而该第一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且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外周部侧流向内周部侧;而该第二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而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内周部侧流向外周部侧;而可动模的镜面板上的冷却媒体流路,是由并联流路所构成,该并联流路由邻接的多条流路所构成,且上述邻接的多条流路的冷却媒体由内周部侧流向外周部侧流动;又,前述并联流路形成漩涡状。
6.如权利要求1或3中任一项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与前述镜面板之由内周部往外周部的放射剖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有6条流路。
7.如权利要求1或3中任一项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前述冷却媒体流路,在朝前述镜面板的放射剖面方向且与冷却媒体流动方向呈略直角方向上的宽度,形成为3mm至4.5mm。
8.一种光盘基板的成形方法,如前述权利要求1或4中任一项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镜面板的温度设定为平均120℃至135℃来进行基板的成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在光盘的射出成形时所使用的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方面,确保流路的总延长距离,提升冷却效率,同时把各流路的长度抑制在特定值以下,使冷却媒体在流路的导入孔侧与排出孔侧不会产生高于特定值的温差;来使镜面板的各部份作略均一冷却,抑制成形的光盘基板产生变形。本发明光盘基板的成形模具包含镜面板5,而在该镜面板5上直接或介以母版20来形成模穴面,且具有冷却媒体流路9。在镜面板5上形成的冷却媒体流路9由形成漩涡状的并联流路10所构成,而该并联流路10包含冷却媒体朝相同方向流动的邻接的多条流路10b、10c。
文档编号B29L17/00GK1498737SQ0316001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7日
发明者蛯名利幸, 名利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名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