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均压槽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803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均压槽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型材挤出模具的改进,主要涉及一种带有均压槽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利用模具进行型材加工时,为了在型材的表面实现多种多层物料的共挤,通常采用共挤技术,即在模具端部的成型模板上设置有衣架形共挤流道1(如图1所示),以分散共挤压力,达到共挤层厚度均匀。在进行片材、板材、异型材成型时,衣架形的共挤流道1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挤压均匀的问题,但共挤物料从共挤流道1到成型模板型腔5之间的共挤成型段6上仍然存在截面内流速不均,在共挤过程中,模具的修模量较大,影响产品的质量。同时,由于共挤的物料流动性、敏感性比较强,上述结构不能在同一套模具上进行多种流动性不相同的表面复合共挤物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均压槽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其可使共挤流道物料挤出均匀,从而使复合共挤型材表面共挤层厚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一模板本体,其上设置有衣架形共挤流道,在衣架形共挤流道与模板型腔之间的共挤成型段上设置一均压槽。
所述的均压槽在共挤成型段上横向设置。
由上结构可以看出,由于在共挤流道与模板型空之间的模板共挤成型段上设置有一均压槽,从共挤流道挤出的物料通过均压槽的缓冲,使共挤物料在成型段上的各个部位压力降相同,共挤流道截面上各个部位物料等速向型腔流动,使共挤层厚度均匀。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多种流动性不相同的表面复合共挤物料,解决了ASA-PVC、PVC-PVC、PMMA-PVC在同一套模具实现共挤的难题,该均压槽兼容三种物料共挤,同时不需大量的修整流道,就可使共挤层厚度均匀,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图1为现有具有共挤流道的成型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中所示1、衣架形共挤流道,2.1、2.2、成型模板本体,3、均压槽,4、共挤流道进口,5、模板型腔,6、模板共挤成型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2、3所示,所述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位于挤出模具的端部,包括两块相对共挤模板本体2.1、2.2,两块成型模板本体2.1、2.2在工作时相对固定,在两块成型模板本体2.1、2.2上分别设置有衣架形共挤流道1以及模板型腔5,两衣架形共挤流道1相对,在衣架形共挤流道1与模具型腔5之间的模板共挤成型段6上横向设置一均压槽3。均压槽3的两端分别和共挤流道1的两端连通(或不通)。均压槽3可为方形槽、半圆形槽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半圆形槽。上述结构可使共挤物料从共挤流道进口4进入到衣架形共挤流道1内,通过均压槽3使共挤物料在共挤成型段上的各个部位等速流动,使共挤层进入模板上的型腔5时厚度均匀。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均压槽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具有两块相对的模板本体(2.1)(2.2),在两块模板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衣架形共挤流道(1),两衣架形共挤流道(1)相对,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两块模板本体上的衣架形共挤流道(1)与模具板型腔(5)之间的模板共挤成型段(6)上设置一均压槽(3),两均压槽(3)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均压槽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压槽(3)在模板共挤成型段(6)上为横向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均压槽的共挤流道成型模板,具有两块相对的成型模板本体,在两块模板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衣架形共挤流道,两衣架形共挤流道相对,在两块模板本体上的衣架形共挤流道与模板型腔之间的模板共挤成型段上分别设置一均压槽,两均压槽相对。从共挤流道挤出的物料通过均压槽的缓冲,使共挤物料在共挤成型段上的各个部位压力降相同,共挤流道截面上各个部位物料等速向型腔流动,使共挤层厚度均匀。基本解决了ASA-PVC、PVC-PVC、PMMA-PVC在同一套模具实现共挤的难题,该均压槽兼容三种物料共挤,同时不需大量修整流道,就可使共挤层厚度均匀,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9C47/12GK2776664SQ200520030080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8日
发明者詹黎焰, 李乾斌 申请人:洛阳市建园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