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260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文献CN2231174Y公开了一种多层注塑模具,它可以同时生产多个产品,
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但其不足是,在开模时,各个产品的浇口与主流道难
于分离,导致开模困难,甚至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模时各个产品的浇口与主流道内塑料能 可靠分离的多层注塑模具。
该多层注塑模具,包括顺序层叠的定模、多个中间模、动模;相邻的中 间模之间、定模与中间模之间以及中间模与动模之间形成多个分型面,各分 型面上有型腔和与型腔相通的分流道,主流道穿过定模、中间模、动模并与 各分流道相通;定模、动模分别与定模板、动模板相邻接;动模内的主流道 的内径小于中间模及定模内的主流道内径;在主流道内设置外径等于动模内 主流道内径的拉料杆,拉料杆端部与动模板连接;拉料杆外表面上设置凹部; 在朝向定模一侧的中间模表面上的位于主流道与分流道相接处设置刀刃部。
为了描述方便,中间模以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 2、 4,与定模相 邻的为中间模26,另一个为中间模27。定模2与中间模26之间、相邻的中 间模26、 27之间以及中间模27与动模1之间形成三个分型面X、 Y、 Z,各 分型面上均有型腔28和与型腔相通的分流道,主流道13穿过定模、中间模 26、 27、动模并与各分流道相通。下面说明其在分型控制系统控制下的开模 过程。步骤l:开模开始时,两个中间模、动模l、动模板15 (保持相对位置不 变) 一起移动先与定模2分离;
步骤2:中间模27、动模1、动模板15 (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一起移动 再与中间模26分离;
步骤3:动模l、动模板15移动再与中间模27分离;
步骤4:动模板15移动与动模1分离。
该过程属于现有技术,不多赘述。下面详细说明开模过程中各个产品的 浇口与主流道内塑料分离过程。
在上述步骤l中,两个中间模、动模l、动模板15相对于定模2移动时, 拉料杆3端部由于连接在动模板15上,拉料杆3也相对于定模2移动。由于 伸入定模2内的拉料杆3的外表面上有凹部4,所以,位于定模内的主流道内 的塑料5与拉料杆的外表面的摩擦力较大,因而,塑料5与拉料杆3—起相 对于定模2移动,定模内的主流道内的塑料5便与料筒6分离。
在上述步骤2中,中间模27、动模l、动模板15相对于中间模26移动 时,拉料杆3端部由于连接在动模板15上,拉料杆3也相对于中间模26移 动。由于伸入中间模26内的拉料杆的外表面上有凹部7,所以,位于中间模 26内的主流道内的塑料8与拉料杆的外表面的摩擦力较大,因而,塑料8与 拉料杆3 —起相对于中间模26移动。因为在朝向定模一侧的中间模26表面9 上的位于主流道与分流道12相接处设置刀刃部10。所以,当塑料8与拉料杆 3 —起相对于中间模26移动时,刀刃部10的刃口 11即将主流道13与分流道 12连接处的塑料14切断,实现了分型面X上的产品的浇口与主流道内塑料 的可靠分离。
在上述步骤3中,动模K动模板15相对于中间模27移动时,拉料杆3 端部由于连接在动模板15上,拉料杆3也相对于中间模27移动。由于伸入 中间模27内的拉料杆的外表面上有凹部16,所以,位于中间模27内的主流 道内的塑料17与拉料杆的外表面的摩擦力较大,因而,塑料17与拉料杆3 一起相对于中间模27移动。因为在朝向定模一侧的中间模27表面]8上的位 于主流道与分流道19相接处设置刀刃部20。所以,当塑料17与拉料杆3 — 起相对于中间模27移动时,刀刃部20的刃口 21即将主流道13与分流道19 连接处的塑料22切断,实现了分型面Y上的产品的浇口与主流道内塑料的可 靠分离。
在上述步骤4中,动模板15相对于动模1移动时,拉料杆3端部由于连 接在动模板15上,拉料杆3也相对于动模1移动。由于拉料杆外径等于动模 1内主流道内径,所以,位于拉料杆外径上的塑料17、塑料8、塑料5等塑料 便不能通过动模1内主流道,因而,拉料杆3移动时,塑料17、塑料8、塑 料5便与拉料杆3实现分离,分型面Z上的产品的浇口 (分流道24内塑料形 成)与塑料17、塑料8、塑料5连接在一起。这样,经过后续的工序即可将 该浇口、塑料17、塑料8、塑料5等去除。
在上述的开模过程结束后,再由注塑机的出模系统(气动的或者机械的) 将塑料产品顶到模外,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中的分型控制系统、及出模系统等均属于现有技术,不再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注塑时锁模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l在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在出模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拉料杆、定模、动模、中间模等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所示的多层注塑模具,包括顺序层叠的定模2、中间模26、 27、动 模1;定模、动模分别与定模板23、动模板15相邻接。定模2与中间模26 之间、相邻的中间模26、 27之间以及中间模27与动模1之间形成三个分型 面X、 Y、 Z,各分型面上均有型腔28和与型腔相通的分流道,主流道13穿 过定模、中间模26、 27、动模并与各分流道相通。
拉料杆3伸入定模2内部分的外表面上有环形凹部4,伸入中间模26内 部分的外表面上有环形凹部7,由于伸入中间模27内部分的外表面上有环形 凹部16。拉料杆外径等于动模1内的主流道内径,动模内的主流道的内径小 于中间模及定模内的主流道内径。拉料杆3的端部与动模板15连接。
注塑时,流体态物料从料筒6内流出,通过主流道13、分型面X、 Y、 Z 分型面上的分流道12、 19、 24流入各分型面上的型腔28。拉料杆3与定模2 内的主流道、中间模26内的主流道、中间模27内的主流道之间均有间隙, 所以在定模2内的主流道、中间模26的主流道、中间模27的主流道分别与 拉料杆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了塑料5、 8、 17。在主流道13与分流道12、 19、 24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塑料14、 22、 25。
在中间模26的朝向定模一侧的表面9与主流道相接处的周边有环形刀刃 部10,刀刃部10的刃口 11垂直于分流道12。在中间模27的朝向定模一侧 的表面18与主流道相接处的周边有环形刀刃部20,刀刃部20的刃口 21垂直 于分流道19。
分型面X、 Y、 Z的型腔28内的塑料即为产品29。
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注塑模具,包括顺序层叠的定模、多个中间模、动模;相邻的中间模之间、定模与中间模之间以及中间模与动模之间形成多个分型面,各分型面上有型腔和与型腔相通的分流道,主流道穿过定模、中间模、动模并与各分流道相通;定模、动模分别与定模板、动模板相邻接,其特征是动模内的主流道的内径小于中间模及定模内的主流道内径;在主流道内设置外径等于动模内主流道内径的拉料杆,拉料杆端部与动模板连接;拉料杆外表面上设置凹部;在朝向定模一侧的中间模表面上的位于主流道与分流道相接处设置刀刃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注塑模具,其特征是刀刃部布置在主流 道与朝向定模一侧的中间模表面相接处的周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模时各个产品的浇口与主流道内塑料能可靠分离的多层注塑模具。它包括顺序层叠的定模、多个中间模、动模;各分型面上有型腔和与型腔相通的分流道,主流道穿过定模、中间模、动模并与各分流道相通;定模、动模分别与定模板、动模板相邻接;动模内的主流道的内径小于中间模及定模内的主流道内径;在主流道内设置外径等于动模内主流道内径的拉料杆,拉料杆端部与动模板连接;拉料杆外表面上设置凹部;在朝向定模一侧的中间模表面上的位于主流道与分流道相接处设置刀刃部。
文档编号B29C45/32GK201061908SQ200720037950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3日
发明者查鸿达 申请人:查鸿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