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充气球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088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备充气球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充气球用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颈椎牵引器等少量充气的充气球的用量越来越多。充气球一 般采用橡胶或者乳胶等材料通过球形模具制成。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内模体 表面不光滑,内模体与充气球内壁容易粘连,当取下模具时,容易将充气球 撕裂,并且需要使劲磕打内模体,磕打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充气球破裂。对于 由多瓣组成的内模体来说,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两瓣交界处的缝隙会随着模 具的使用次数增多而逐渐增大,缝隙内会被填料填充,造成内模体与充气球 内壁粘连。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容易从模具上取下充气球且不 会造成充气球破裂的制备充气球用模具。为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外模体 和设置有把手的内模体,在所述的把手内设置有充气通道,在所述的内模体 上设置有充气孔,该充气孔通过所述的充气通道与充气机构连接。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内模体包括若干个分瓣体,所述分瓣体通过瓣体固定机构固定在一起;在所述的每个分瓣体上均设置有充气孔;所述的 分瓣体为四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备充气球用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由于在所述的把手内设置有充气竭道,在所述的内模体上设置有充气 孔,该充气孔通过所述的充气通道与充气机构连接,充气球成型后,向内模 体内充气,充气球内壁面与内模体脱离开,取下时不用磕打内模体,充气球 很容易从内模体取下;其二,由于内模体包括若干个分瓣体,所述分瓣体通 过瓣体固定机构固定在一起,对于使用橡胶材料生产时,分别将分瓣体取出,防止了由于取出内瓣体时而撕裂充气球口 。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备充气球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个分瓣体组成的内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轴向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制备充气球用模具的结构和使用原理做进一 步详细说明。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备充气球用模具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外模 体1和内模体2,内模体2上设置有把手3,在内模体2上设置有充气孔4, 在把手3内设置有充气通道5,充气孔4通过充气通道5与充气机构连接。 当填料经加热制成充气球后,向充气球内充气,充气球很容易与内模体2分离。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得内模体2更容易从充气球内脱出,而不撕 裂充气球口,内模体2包括若干个分瓣体21,该分瓣体21通过瓣体固定机 构22固定,并且在每个分瓣体21上均设置有充气孔4;分瓣体最好为四块, 当然,分瓣体21也可以为两块或三块,或者为四块以上的多块。瓣体固定机 构22可以如图3所示,在分瓣体21上两端部设置有环型凹槽23,在分瓣体 21上两端设置有带有与环型凹槽23向匹配突起24的螺母25,当然,瓣体固 定机构22也可以设置成其他能够将分瓣体21固定在一起且容易拆分的其他 现有机构。使用时,将填料填入外模体1和内模体2之间,经过加热,填料制成充 气球,然后通过充气通道5、充气孔4向充气球与内模体2之间充气,充气 球和内模体2在气体的作用下分离,可以将内模体2方便地从充气球中取出。
权利要求1、制备充气球用模具,包括外模体和设置有把手的内模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把手内设置有充气通道,在所述的内模体上设置有充气孔,该充气孔通过所述的充气通道与充气机构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充气球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模 体包括若干个分瓣体,所述分瓣体通过瓣体固定机构固定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充气球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个分瓣体上均设置有充气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充气球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瓣体为四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充气球用模具。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外模体和设置有把手的内模体,在所述的把手内设置有充气通道,在所述的内模体上设置有充气孔,该充气孔通过所述的充气通道与充气机构连接。当充气球成型后,通过把手内的充气通道、充气孔向充气球与内模体之间充气,充气球与内模体在气体的作用下,很容易分离,减少了在取出内模体以前,首先磕打内模体的麻烦,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次品。
文档编号B29C33/76GK201092101SQ200720102148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日
发明者魏祥宇 申请人:魏祥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