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汽车车身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443365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的汽车车身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身外壳,本发明还涉及车身外壳的加工方法。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汽车,其车身多半采用钢板,车身本体重量大,费燃油, 而钢材的强度与硬度呈正比关系,所以业内通常采用增加厚度来提高刚度,而 钢材厚度的增加导致加工成本增加,钢板加工所用设备为重型液压机,设备的投 资成本高,对于不同的车型,开发周期长,制造成本高.
(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汽车车身外壳,其重量轻,刚度强,开发周期短, 制造中,成本低,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车身外壳的加工方法。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车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掺纤
维的塑料.
车身外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玻璃纤维按要 求的形状排列好,修整后浸渍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定型后,将成型体装模,然后进 行抽真空,然后注树脂胶,在常温下固化48小时,接着进行脱模,最后修边。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车身外壳,其质量轻,刚性好,质量轻,将其用于车身, 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车汽成本,而采用注塑的方法加工,加工简单,零部件一体化 程度高,对于不同型号的车,开发周期短,利于新品的普及.
(四)


图l为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1,本发明包括车身本体,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掺纤维的塑料.
车身外壳的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玻璃纤维按要求的形状排列 好,修整后浸渍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定型后,将成型体装模,然后进行抽真空,然 后注树脂胶,在常温下固化48小时,接着进行脱模,最后修边。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良的汽车车身外壳,其包括车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掺纤维的塑料.
2、 一种改良的汽车车身外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玻璃纤维按要求的形状排列好,修整后浸渍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定型后,将 成型体装模,然后进行抽真空,然后注树脂胶,在常温下固化48小时,接着进行 脱模,最后修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的汽车车身外壳,其重量轻,刚度强,开发周期短,制造中成本低,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车身外壳的加工方法。其包括车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材质为掺纤维的塑料。加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玻璃纤维按要求的形状排列好,修整后浸渍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定型后,将成型体装模,然后进行抽真空,然后注树脂胶,在常温下固化48小时,接着进行脱模,最后修边。
文档编号B29C70/40GK101407227SQ20081023488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1日
发明者匡建钢 申请人:匡建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