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及其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365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及其成形模具的制作方法
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及其成形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可重新分配加热流体及冷
却流体流量的快速冷却成形系统,通过加速成形模具的加热及冷却速率。背景技术
射出成形制程主要包含注入塑料液于模具及冷却模具至开模温度等两个步骤。注 入塑料液于模具的过程中,塑料液必须充分地于模穴中流动,才能充满整个模穴。为了维持 塑料液的流动,塑料液填充过程中,其平均温度维持在融熔温度以上为最佳。针对黏性高的 塑料液,例如热塑性塑料,其温度提升后也可以降低粘滞系数,通过改善流动性。因此,塑料 液于注塑于模具之前,就必须被加热至相对高温,以避免塑料液接触相对低温的模具之后 迅速地降温固化,否则塑料液将流动缓慢,甚至流动路径将被阻断。加热塑料至相对高温代 表塑料原料必须在注塑机构中停留相对较长的时间,以及采用较低的流速进行注塑,因而 延长了塑料液的注塑速率。当塑料液填充于模具之后,塑料液及模具必须冷却至塑料的软 化温度以下,才能进行开模取出射出成形的塑料件,此一软化温度通常在摄氏80度以下。 在自然冷却过程下,冷却模具需要很长的时间等待。 参阅图1及图2所示,针对塑料射出成形的主要步骤,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快速加 热冷却成形系统,包含模具1、高温蒸汽源2、冷却流体体源3、及高压气体源4。模具l内部 设有一通道la,蜿蜒曲折地穿过模具l内部,用以供流体通过。此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 先以高温蒸汽源2提供高温的蒸汽,通入通道la中,以高温蒸汽对模具1加热,将模具1加 热至相对高温。接着模具1进行合模,以注塑机构注入高温塑料液。被加热的高温的模具 1维持塑料液于注塑过程中的流动性,加速塑料液填充于模具1的模穴,同时避免塑料液因 接触低温的模具1而提早固化。当塑料液完成注塑之后,以冷却流体源3提供低温的冷却 流体,例如冷却水,通入通道la中,对模具1进行强制冷却,以使模具1的温度迅速降低至 开模温度。通入高温流体或冷却流体之后(完成加热及冷却之后),于通道la中通入由高 压气体源4提供的高压且干燥的空气,以排除通道la中的残存流体,避免残存流体影响加 热或是冷却效果。于此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中,模具1于注塑前预先被加热,且于注塑之 后被强制冷却,因此大幅縮短塑料射出成形作业中注塑及冷却所需时间。
因为模穴的型态变化,模具1每一局部区域的肉厚不同,因此每一局部区域的热 容量也不同。于加热模具1时,热容量相对低的模具1的局部区域,会较快速升温至所需的 温度,热容量相对高的模具l局部,较晚升温至所需的温度。升温慢的区域,导致整体加热 时间延长,且在升温慢的局部区域被加热的过程中,已到达预定温度的局部区域也仍然被 持续加温中,额外消耗了加热所需要的能量。同样地,于冷却模具时,热容量相对低的模具1 局部,会较快速降温至开模温度,热容量相对高的模具1局部,较晚降温至开模温度。升温 慢的区域,导致整体冷却时间延长,且在降温慢的局部区域被冷却的过程中,已到达开模温 度的局部区域也仍然被持续冷却中,额外消耗了冷却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快速加热冷却成形方法消耗了过多的能量进行加热冷却,不符合降低能量损耗以减少制造成本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及其成形模具,可加速加 热及冷却速率,并降低加热及冷却所消耗的能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包含一成形模具、一
高温流体源、一冷却流体源、及一排液装置。成形模具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并冷却固
化成形,其中成形模具包含若干个独立的通道,各通道分别具有一进入端及一出口端。高温
流体源用以提供高温流体,高温流体源通过若干个加热分流阀连接于各通道的入口端,使
高温流体通过各加热分流阀分别进入各通道,其中各加热分流阀独立地被开启或是关闭。
冷却流体源用以提供冷却流体,冷却流体源通过若干个冷却分流阀连接于各通道的入口
端,使冷却流体通过各加热分流阀分别进入各通道,其中各冷却分流阀独立地被开启或是
关闭。排液装置用以提供高压气体以排除各该通道中残存的冷却流体或高温流体。 通过加热分流阀或冷却分流阀的开启或关闭,以独立关闭已完成加热或冷却作业
的通道,通过重新分配高温流体及冷却流体至其余通道中,加速成形模具其余局部区域的
加热或冷却速率。 本发明主要技术手段在于独立关闭已完成加热或冷却作业的通道,因此本发明提 出另一种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包含一成形模具、一高温流体源、一冷却流体源、及一排 液装置。成形模具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并冷却固化成形,且成形模具具有若干个独 立的通道,各通道分别具有一进入端及一出口端,其中各流体管路独立地被一开闭阀所开 启或关闭。高温流体源用以提供高温流体,高温流体源连接于各通道的入口端,使高温流体 通过分别进入各通道中。冷却流体源用以提供冷却流体,冷却流体源连接于各通道的入口 端,使冷却流体通过分别进入各通道中。排液装置用以提供高压气体以排除各通道中残存 的冷却流体或高温流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通过重新分配高温流体及冷却流体至各通 道中,可再不提升高温流体及冷却流体的总流量的前提下,加速加热或冷却过程,并减少加 热或冷却所需的能量消耗。


图1为现有技术中,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的模具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图3为第一实施例中,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的模具立体图。 图4为第一实施例中,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的系统方块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高温流体运作的系统方块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中,冷却流体运作的系统方块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中,排液装置运作的系统方块图。 图8为第二实施例中,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的系统方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序列式加热冷却成形系统, 包含一成形模具10、一高温流体源20、一冷却流体源30、一排液装置40、一高温流体回收装 置50、及一冷却流体回收装置60。 参阅图3及图4所示,成形模具10包含一公模11和一母模12,公模11及母模12 互相合模而形成一模穴13,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并冷却固化成形。成形模具10具 有若干个独立流通的通道14,穿过成形模具10的公模11或是母模12其中之一。通道14 用以供高温流体、低温流体、或干燥气体通过,以对成形模具IO加热或是冷却。前述高温流 体、低温流体、或干燥气体经由入口端141进入通道14中,并通过成形模具10之后,由出口 端142排出通道。各出口端142并联于一安全阀门71,通过安全阀们71连接至冷却流体回 收装置60或直接连通外界。安全阀门71用以在系统异常,例如系统压力过高且无法自动 排除异常问题时,直接手动操作泄除通道14内过高的压力。 于成形模具10中对应各通道14的入口端141及出口端142,分别设置模具温度感 应器143及通道压力表头144,模具温度感应器143的读数差异,用以取得成形模具10的 温度分布。同时,通道14的二端的模具温度感应器143取得的温度差,也可以用以分析通 道14中流体与成形模具10的热交换量。通道压力表头144用以监测通道14内部的流体 压力,避免压力过高损毁成形模具10。 参阅图4及图5所示,高温流体源20用以提供高温流体,例如通过加热纯水产生 高压高温蒸汽。高温流体源20通过一加热管路21及若干个加热分流阀22连接成形模具 10的通道14,而对成形模具IO加热。其中,加热管路21连接于高温流体源20,加热分流阀 22 —端通过加热管路21并联于高温气体源20,另一端分别连接各通道14的入口端141,使 高温流体通过各加热分流阀22分别进入各通道14中。而各加热分流阀22可独立地被切 换,以决定个别的通道14是否通入高温流体。加热管路21上还设置一加热主阀门211、一 压力表头212、及一温度感应器213。加热主阀门211用以控制加热管路21的开启及关闭, 以决定是否通过高温流体源20取得高温流体。压力表头212及温度感应器213分别用以 监测高温流体源20及加热管路21中的流体温度及压力。此外,各通道14的出口端142分 别通过一高温流体回收阀51连接于高温流体回收装置50,通过回收流经通道14并加热成 形模具10的高温流体,以供冷却后的高温流体重新被高温流体源20重新加热使用。此外, 为了避免高温气体源20出现异常状态,加热管路21通过一高温流体旁通阀214连接于冷 却流体回收装置60或是外界,以泄除高温流体源20的异常高压。 参阅图4及图5所示,内部流通高温流体的通道14分别对成形模具10的不同局 部区域加热,以保持成形模具IO温度接近或高于塑料液的融熔温度。当塑料液进入成形模 具10的模穴13之后,高温的成形模具IO可以维持塑料为液态,使塑料液充分地且快速地 流动以填充模穴13,避免塑料成形件出现空穴、缺陷、或固化速度不一致导致的裂隙。
各加热分流阀22皆具备独立的开闭功能,由一控制主机所控制,因此各加热分流 阀22可分别被独立地切换为开启或是关闭。当成形模具10局部温度到达或是超过设定温 度时,控制主机控制对应该局部部位的加热分流阀22关闭,使高温流体不再进入对应的通 道14,停止对成形模具10已到达设定温度的局部部位进行加热。同时,由于高温流体源20 所提供的高温流体最大总流量为固定值,因此当任一通道14的高温流体被加热分流阀22阻断时,被阻断的高温流体会被平均分配到其它通道14,使其它通道14中的高温流体的流 量提升,增加成形模具IO其余部位的加热速率,因此可以加速成形模具10的整体温度提升 至设定温度的速率。此外,各加热分流阀22与通道14之间还设置一加热逆止阀222,加热 逆止阀222用以供高温流体单向地通过,限定高温流体单向地由高温流体源20流向成形模 具10的通道14,而不会逆向流动。加热逆止阀222避免高压流体逆向进入高温流体源23 中,造成异常升压问题。 也就是说,由于模穴13型态的影响,成形模具10各部位的肉厚会不一致。在热通 量一致之前提下,成形模具10的各部位提升温度的速率也不一致,部分区域会较早提升至 设定温度。本发明个别切换不同通道14中的高温流体,阻断高温流体继续加热温度已到达 设定温度的局部区域,而增加温度还没有到达设定温度的区域的高温流体流量,以縮短整 体加热所需要的时间。 参阅图4及图6所示,冷却流体源30用以提供冷却流体,例如低温的冷却水。冷 却流体源30通过一冷却管路31及若干个冷却分流阀32连接于成形模具10的通道14。其 中,冷却管路31连接于冷却流体源30,冷却分流阀32 —端通过冷却管路31并联于冷却流 体源30,另一端分别连接各通道14的入口端141,使冷却流体通过冷却分流阀32分别进入 通道14中,以冷却成形模具10。各冷却分流阀32可独立地被切换,以决定个别的通道14 是否通入冷却流体。冷却管路31上还设置一冷却主阀门311、一压力表头312、一温度感应 器313、及一泵浦314。冷却主阀门311用以控制冷却管路31的开启及关闭,以决定是否通 过冷却流体源30取得冷却流体。压力表头312及温度表头313分别用以监测冷却流体源 30及冷却管路31中的流体温度及压力。泵浦314用以产生压力差,自冷却流体源30汲取 冷却流体,并朝向各冷却分流阀32泵送冷却流体体。此外,各通道14的出口端142分别通 过一冷却流体回收阀61连接于冷却流体回收装置60,通过回收流经通道14并冷却成形模 具10的冷却流体,以重新将冷却流体送入冷却流体源30中重新散热冷却,以回收使用。此 外,为了避免泵浦314泵送压力出现异常状态,冷却管路31通过一冷却流体旁通阀315连 接于冷却流体回收装置60或是外界,以泄除泵浦314造成的异常高压。
参阅图4及图6所示,通过通道14的冷却流体分别对成形模具10的不同局部区 域进行冷却,以快速将成形模具10的温度降温至开模温度(通常为塑料的软化温度,约80 度左右)。当冷却流体进入成形模具10的通道14后,可快速吸热并由通道的出口端142离 开,加速塑料液的固化,避免等待塑料固化且可开模的时间过长。 由于各冷却分流阀32皆具备独立的开闭功能,由一控制主机所控制,因此各冷却 分流阀32可分别被独立地切换为开启或是关闭。当成形模具10局部温度已经降低到开模 温度以下后,控制主机控制对应该局部部位的冷却分流阀32关闭,使冷却流体不再进入对 应的通道14冷却该局部区域。同时,由于泵浦314所能泵送的冷却流体最大总流量为固定 值,因此当任一通道14的冷却流体被冷却分流阀32阻断时,被阻断的冷却流体会被平均分 配到其它通道14,使其它通道14中的冷却流体的流量提升,增加成形模具10其余部位的冷 却速率,因此可以加速成形模具10的整体温度降温至开模温度的速率。此外,各冷却分流 阀32与通道14之间还设置一冷却逆止阀322,用以供高冷却流体单向地通过,限定冷却流 体单向地由冷却流体源30流向成形模具10的通道14,而不会逆向流动。冷却逆止阀322 避免泵浦314停止运转后,因虹吸现象致使冷却流体由冷却流体回收装置60逆向进入冷却流体源30中。 也就是说,由于模穴13型态的影响,成形模具10各部位的肉厚会不一致。在局部 冷却功率一致之前提下,成形模具10的各部位降温的速率也不一致,部分区域会较早降温 至开模温度。本发明个别切换不同通道14中的冷却流体,阻断冷却流体继续冷却已经降温 到达开模温度的局部区域,而加速其它局部区域的冷却速率,以縮短等待冷却所需要的时 间。 高温流体源提供的高温流体于塑料液注塑于成形模具10之前,预先将成形模具 10加热至相对高温的工作温度,因此于塑料液被注塑于成形模具10之后,高温的成形模具 10避免塑料液迅速降温固化。同时维持高温的塑料液具备低黏滞数,加速塑料液流动填充 于模穴13,确保塑料液充满模穴13以减少空穴现象发生。冷却流体源30快速降低成形模 具10及塑料(液)的温度,使成形模具10及塑料的温度迅速降低到开模温度。
高温流体进入通道14中以加热成形模具10的程序之后,通道14中会残存高温流 体,例如当高温流体为水蒸气时,在高温流体源20停止供应水蒸气之后,通道14将残存具 备高潜热的水蒸气或是高温的水滴,影响后续冷却流体对成形模具10的冷却效果。相同 地,冷却流体进入通道14中以冷却成形模具10的程序之后,通道14中将残存冷却流体,影 响后续高温流体流通,使得成形模具10的局部区域因残存冷却流体而无法顺利加热至预 定温度。因此,在加热或冷却过程结束之后,必须进行排液程序,以排除通道14中的残存高 温流体或是冷却。 参阅图4及图7所示,排液装置40为一压力差产生装置,例如以鼓风装置、或高压 气体源,用以推送高压且干燥的空气朝预定方向流动。排液装置40通过一排液管路41及 若干个排液分流阀42连接于成形模具40的通道14。其中,排液分流阀42 —端通过排液管 路41并联于排液装置40,另一端分别连接各通道14的入口端141,使高压且干燥的气体通 过排液分流阀42分别进入通道中,对通道14施予高压高速气流,以排出通道14内部残存 的冷凝液体或高温蒸汽。排液管路41上还设置一排液主阀门411、一压力表头412、一温度 感应器413、及一电磁阀组414。排液主阀门411用以控制排液管路41的开启及关闭,以决 定是否通过排液装置提供高压干燥气体。压力表头412及温度表头413分别用以监测排液 装置40及排液管路41中的流体温度及压力。电磁阀组414用以调整高压气体通过排液管 路41的流量。此外,于排液装置40以高压干燥气体进行排液时,高温流体回收阀51或冷 却流体回收阀61必须为开启状态,以使通道14呈开放通路,以将残存的冷却流体或高温流 体推出通道14。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包 含一成形模具10、一高温流体源20、一冷却流体源30、一排液装置40、一高温流体回收装置 50、及一冷却流体回收装置60。 成形模具IO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并冷却固化成形,且成形模具IO具有若 干个通道14,穿过成形模具10,用以供高温流体、低温流体、或干燥气体通过,以对成形模 具10加热或是冷却。高温流体、低温流体、或干燥气体经由入口端141进入通道14的中, 并通过成形模具10之后,由出口端142。每一通道14分别具有一开闭阀145,设置于入口 端141,且各开闭阀145独立地被一控制主机所控制,而进行开启或关闭,通过使各通道14 分别独立地被开启或是关闭。
开闭阀145通过一加热管路并联于高温流体源20,使高温流体通过各开闭阀145
分别进入不同的通道14中,分别对成形模具10的不同局部区域加热。 开闭阀145同时通过一冷却管路31并联于冷却流体源30,使冷却流体30通过各
开闭阀145分别进入不同通道14中,分别冷却成形模具10的不同局部区域。 同样地,开闭阀145同时通过一排液管路41并联于排液装置40,,使高压干燥气体
通过各开闭阀145分别进入不同通道14中,以排除各通道14中的残存流体。 于本第二实施例中,每一通道14具备独立的开闭阀145,由一控制主机所控制。因
此各通道14分别被其所对应的开闭阀145独立地切换为开启或是关闭。加热过程或冷却过
程中,若成形模具IO局部温度升温或降温至预定温度时,控制主机控制特定的开闭阀145
以关闭通过该局部部位的通道14。通道14被切断之后,高温流体或冷却流体不再通过对应
的通道14,以停止对成形模具10中对应的局部区域进行加热或是冷却。被阻断的高温流体
或冷却流体会被平均分配到其它通道14,使其它通道14中的高温流体或冷却流体的流量
提升,加速成形模具10其余部位的温度变化率,縮短加热或冷却所需要的时间,同时减少
加热或冷却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10
权利要求
一种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成形模具,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并冷却固化成形,且该成形模具具有若干个独立的通道,各该通道分别具有一进入端及一出口端;一高温流体源,用以提供高温流体,该高温流体源通过若干个加热分流阀连接于各该通道的入口端,使高温流体通过各该加热分流阀分别进入各该通道,其中各该加热分流阀独立地被开启或是关闭;一冷却流体源,用以提供冷却流体,该冷却流体源通过若干个冷却分流阀连接于各该通道的入口端,使冷却流体通过各该加热分流阀分别进入各该通道,其中各该冷却分流阀独立地被开启或是关闭;一排液装置,用以提供高压气体以排除各该通道中残存的冷却流体或高温流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模具包含一 公模和一母模,互相合模而形成一模穴,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穿过该成形 模具的公模或是母模其中之一。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若干个模具温 度感应器及若干个通道压力表头,分别设置于各该通道的进入端及出口端,用以取得该成 形模具的温度各该通道中的流体压力。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加热管路,该 等加热分流阀的一端通过该加热管路并联于该高温气体源,另一端分别连接各该通道的入 口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路上还设 置一加热主阀门,用以控制该加热管路的开启及关闭。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冷却管路,该 等冷却分流阀的一端通过该冷却管路并联于该冷却流体源,另一端分别连接各该通道的入 口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路上还设 置一冷却主阀门,用以控制控制该冷却管路的开启及关闭。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排液管路及 若干个排液分流阀,各该排液分流阀的一端通过该排液管路并联于该排液装置,且各该排 液分流阀的另 一端分别连接各该通道的入口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排液主阀 门,用以控制该排液管路的开启及关闭。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高温流体回 收装置,各该通道的出口端分别通过一高温流体回收阀连接于该高温流体回收装置,通过 回收流经各该通道的高温流体。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冷却流体回 收装置,各该通道的出口端分别通过一冷却流体回收阀连接于该冷却流体回收装置,通过 回收流经各该通道的冷却流体。
13. —种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成形模具,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并冷却固化成形,且该成形模具具有若干个 独立的通道,各该通道分别具有一进入端及一出口端,其中各该流体管路独立地被开启或 关闭;一高温流体源,用以提供高温流体,该高温流体源连接于各该通道的入口端,使高温流 体通过分别进入各该通道中;一冷却流体源,用以提供冷却流体,该冷却流体源连接于各该通道的入口端,使冷却流 体通过分别进入各该通道中;一排液装置,用以提供高压气体以排除各该通道中残存的冷却流体或高温流体。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模具包含 一公模和一母模,互相合模而形成一模穴,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穿过该成 形模具的公模或是母模其中之一 。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若干个模具 温度感应器及若干个通道压力表头,分别设置于各该通道的进入端及出口端,用以取得该 成形模具的温度各该通道中的流体压力。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加热管路, 该等加热分流阀的一端通过该加热管路并联于该高温气体源,另一端分别连接各该通道的 入口端。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若干个开闭 阀,设置于各该通道的入口端,且各该开闭阀独立地进行开启或关闭,通过使该各通道分别 独立地被开启或是关闭。
19.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加热管路, 该等开闭阀通过该加热管路并联于该高温气体源,使高温流体通过各该开闭阀分别进入各 该通道中。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管路上还 设置一加热主阀门,用以控制该加热管路的开启及关闭。
2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冷却管路, 该等开闭阀通过该冷却管路并联于该冷却流体源,使冷却流体通过各该开闭阀分别进入各 该通道中。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管路上还 设置一冷却主阀门,用以控制控制该冷却管路的开启及关闭。
23.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排液管路, 各该开闭阀通过该排液管路并联于该排液装置。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排液主阀 门,用以控制该排液管路的开启及关闭。
2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高温流体 回收装置,各该通道的出口端分别通过一高温流体回收阀连接于该高温流体回收装置,通 过回收流经各该通道的高温流体。
2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一冷却流体回收装置,各该通道的出口端分别通过一冷却流体回收阀连接于该冷却流体回收装置,通 过回收流经各该通道的冷却流体。
27. —种用于快速加热冷却的成形模具,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并冷却固化成形, 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若干个独立的通道,其中各该通道分别具有一进入端及一出口端,且各 该流体管路独立地被开启或关闭。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形模具包含一公模和一母 模,互相合模而形成一模穴,用以供塑料液被注塑于其中。
29.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穿过该成 形模具的公模或是母模其中之一 。
全文摘要
一种快速加热冷却成形系统及其成形模具,其中成形模具具有若干个独立的通道,各通道可个别地控制是否通入流体。于加热成形模具时,来自一高温流体源的高温流体分别进入各通道,于成形模具的各局部区域其到达工作温度时,对应各局部区域的通道可停止让高温流体通过。于冷却成形模具时,来自一冷却流体源的分别进入各通道,于成形模具的各局部区域到达开模温度时,对应各局部区域的通道可停止让冷却流体通过。通过重新分配高温流体及冷却流体,加速其余局部区域的加热或冷却速率。
文档编号B29C45/26GK101733914SQ20081023501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2日
发明者吴政道, 秦俊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