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4788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深BOSS柱结构的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塑件产品因使用或安装要求,在产品中设计有深BOSS柱l',如图5所示,这
种Boss柱r一般突出于产品的胶料壁厚之外,主要用以装配产品、隔开物件及支撑承
托其他零件之用,空心的BOSS柱还可以用来嵌入件、收紧螺丝等。由于BOSS柱结构一般较长,在注塑成型过程中,为了防止BOSS柱表面縮影,同时满足脱模角度的需要,BOSS柱末端的壁厚就变得较薄。
现有技术常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实现BOSS柱结构的模具脱模过程1、在脱模时用推管来顶推BOSS柱,由于BOSS柱本身长度较深,推管在顶推时需要施加较大的力,而又因为成型后的BOSS柱壁厚较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推管断裂和损坏BOSS柱的情况,影响了产品的成型效率,而且推管一旦断裂,维修起来也不方便。2、采用二次顶出方式实现产品的脱模,但是因为需要经过两次顶出后才能最终脱模成型,增加了成本,相应地,顶出装置的设计变得更为复杂,不易维护,降低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脱模方便的注塑模具顶出装置,该注塑模具顶出装置特别适用于具有深BOSS柱结构的注塑产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包
括有
一顶针,其一端抵靠于位于分模面的注塑制件上,另一端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
的顶针板位于所述型芯的下方并可沿所述顶针的轴线方向滑移;一型芯针,其一端插设于注塑制件的BOSS柱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顶针板的下方;
一推板,位于所述顶针板和底板之间,该推板可沿所述型芯针的轴线方向滑移,
3所述型芯针的另一端连接在该推板上;以及
一限位件,具有可与所述型芯的底部相抵的限位面,该限位件的一头设置在所述推板上,限位件的另 一头穿过所述顶针板而伸出于该顶针板的上端面之外。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件为一中空的轴套,所述型芯针的另一端插设在该轴套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轴套的外部还套设有一可相对轴向滑移的固定套,该固定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板的内底面上,该固定套的另一端则伸出所述推板的顶面之外,并且,所述固定套内还设置有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和所述轴套的底端相抵,该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推板的内底面相抵。于是,当固定套的上端面顶靠在顶针板的下底面上时,推板顶着顶针板一起往上滑移,带动顶针和型芯针向上运动并顶出注塑制品;而当轴套抵靠在型芯的下底面时,此时型芯针则由于轴套限位停止继续移动,轴套一端压縮弹簧使得推板可以继续推动顶针板往上移动,顶针继续顶开制品,使得BOSS柱和型芯针分离而实现脱模。
为了便于固定套的定位,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套的一端通过一压板固定于所述推板的内底面上,所述的弹簧内还插设有一"T"型滑柱,该滑柱的T型大端部和所述轴套的底端相抵,所述的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柱的T型小端部则穿过所述通孔而伸出于所述推板的底面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了一种顶出装置,该装置具有可活动的顶针板和推板,顶针和型芯针分别设置在顶针板和推板上,顶针板可以在推板的作用下同时随推板滑移;当型芯针一端的轴套抵靠在型芯底部而实现限位时,顶针则可以继续向上顶开注塑制品,从而实现制品BOSS柱和型芯针的顺利分离。该顶出装置只需一次顶出就可以实现注塑制品的顺利脱模,而且结构简单,无需使用推管即可实现,该顶出装置同时也可以应用到具有很深筋的模具上,可以有效解决顶白等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合模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出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最终脱模状态图。
图4为图1所示的I部局部放大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深BOSS柱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一个顶出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该顶出 装置包括有
顶针ll,其一端抵靠于位于分模面42的注塑制件A上,注塑制件A成型于型芯4 中,另一端固定在顶针板l上,顶针板1位于型芯4的下方并可沿顶针11的轴线方向滑 移;
底板2,固定设置在顶针板l的下方;
型芯针31,其一端插设于注塑制件A的BOSS柱al内;
推板3,位于顶针板1和底板2之间,该推板3可沿型芯针31的轴线方向滑移;
固定套5,该固定套5的一端连接在一压板9上并固定于推板3的内底面,该固定套5 的另一端则伸出推板3的顶面之外;
轴套6,套接在固定套5之内并可相对于固定套5轴向滑移,该轴套6的穿过顶针板1 而伸出于该顶针板l的上端面之外,所述型芯针31的另一端插设在该轴套6内;以及
"T"型滑柱7,容置在固定套5内,该'T'型滑柱7的外周套设有一容置在固定套内的 弹簧8,该滑柱7的T型大端部和轴套6的底端相抵,弹簧8的一端和滑柱7的T型大端部 相抵,并且,所述压板9上开设有通孔,滑柱7的T型小端部则穿过通孔而伸出于推板3 的底面之外,弹簧8的另一端和所述压板9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1所示,推板3抵靠在底板2上,顶针11的端部和注塑制品A相抵,型芯针31的 —端插设在注塑制品A的BOSS柱al内,此时为合模状态;
如图2所示,推动推板3向上移动,当固定套5的上端面和顶针板1的底部相抵时, 此时,推板3可以带动顶针板1一起向上移动,顶针11和型芯针31同步滑移并从分模面 42顶开注塑制品A,当推板3向上移动直到轴套6的上端面抵靠在型芯4的底部41上时, 型芯针31和轴套6同时实现限位而停止上移;
此时,继续推动推板3,套设在"T"型滑柱7上的弹簧8被压缩,推板3可以带动顶针 板1继续上移,注塑制品A在顶针11的作用下继续被顶开,由于顶针il和型芯针31存在 相对位移,当型芯针31不动而顶针11继续向上运动时,型芯针31从注塑制品A的BOSS 柱al内脱出,使得注塑制品A实现最终脱模,如图3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包括有一顶针,其一端抵靠于位于分模面的注塑制件上,另一端固定在顶针板上,所述的顶针板位于所述型芯的下方并可沿所述顶针的轴线方向滑移;一型芯针,其一端插设于注塑制件的BOSS柱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顶针板的下方;一推板,位于所述顶针板和底板之间,该推板可沿所述型芯针的轴线方向滑移,所述型芯针的另一端连接在该推板上;以及一限位件,具有可与所述型芯的底部相抵的限位面,该限位件的一头设置在所述推板上,限位件的另一头穿过所述顶针板而伸出于该顶针板的上端面之外。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件为一 中空的轴套,所述型芯针的另一端插设在该轴套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外部还 套设有一可相对轴向滑移的固定套,该固定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推板的内底面上,该 固定套的另一端则伸出所述推板的顶面之外,并且,所述固定套内还设置有一弹簧, 该弹簧的一端和所述轴套的底端相抵,该弹簧的另一端和所述推板的内底面相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一端 通过一压板固定于所述推板的内底面上,所述的弹簧内还插设有一"T"型滑柱,该滑柱 的T型大端部和所述轴套的底端相抵,所述的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滑柱的T型小端 部则穿过所述通孔而伸出于所述推板的底面之外。
专利摘要一种注塑模具的顶出装置,包括顶针,一端抵靠于注塑制件上,另一端固定在顶针板上,顶针板位于型芯的下方并可沿顶针的轴线方向滑移;型芯针,一端插设于注塑制件的BOSS柱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固定设置在顶针板的下方;推板,可沿型芯针的轴线方向滑移,型芯针的另一端连接在该推板上;以及限位件,具有可与型芯的底部相抵的限位面,该限位件的一头设置在推板上,另一头穿过顶针板而伸出于该顶针板的上端面之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顶出装置,该装置具只需一次顶出就可以实现注塑制品的顺利脱模,而且结构简单,无需使用推管即可实现,该顶出装置同时也可以应用到具有很深筋的模具上,可以有效解决顶白等问题。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1271999SQ200820171348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
发明者吴照生, 黄金申 申请人: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