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919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炼胶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塑料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开放式塑料炼胶机上使用的轧辊,通常均是 两支成对在一起作相对转动的,而且两辊的转速不一样,有一定的落差,由于两辊的线速度 不一样,使得塑料可以再亮转动的轧辊之间被不断揉捏、挤压,是塑料胶化。两轧辊是在传 统设计上,为让辊面保持一定的温度,大部分采用中空法,即轧辊中间为空的,将热油灌进 轧辊内加热孔轧辊及辊面,这种结构在温度控制上相当困难,辊轮表面温差较大,使得塑料
胶化时生熟不均,若采用铸造结构,更因壁厚的不均匀性,温度偏差可达到? 5t:,而且辊中
间空腔较大,故浪费大量的能源在此滞留。为保持辊面温度平衡,目前已开发研制了在辊体 内部钻孔铣槽的结构,并运用夹层回路的原理,设计了多组加热油的回路,使轧机表面温度 发布均匀。但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发现此种结构的轧辊升、降温速度较慢,影响了料的塑化效 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升、降温速度、保
证轧辊表面分布均匀且持久及便于加工的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包括回转接头、法兰盘、回油通道、辊体、回油光
孔、阻流块、进油管、辊面、进油光孔和进油通道,辊体为一整体结构,从辊芯左端面钻有中
心孔,中心孔的深度为辊面的有效宽度,中心孔的中部设有一将辊芯一分为二的环状阻流
块,其右半部分为进油通道,左半部分为回油通道;在辊体左端辊芯孔上紧固有法兰盘密
封;回转接头的外管螺纹连接法兰盘,内管与进油管连通,其特征是辊体外表面制有螺旋
形回流沟槽,回流沟槽的宽度为11-13mm,高度为11-13mm,回流沟槽的左端通过回油光孔
与回油通道相连,右端通过进油光孔与进油通道相连,辊体外侧套装有辊面,辊面的厚度为
6-9mm。 所述辊面内孔与辊体外圆配合为紧配合,过盈量为0. 2-0. 3mm,接缝处为焊接结 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辊面下 的回流沟槽为螺旋状均匀排列的,热油的循环是分别在各回流沟槽内同时循环的;根据热 力学原理,减小了辊面的壁厚和加大回流沟槽的宽度,增加了辊面的传热面积,加快了辊筒 的传热速度,使升、降温速度明显提高,大大节省了升温时间,改善了塑料的塑化效果。此 外,本加热油道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分工明确,畅通无阻,从而保证了辊面温度分布均匀 和持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回转接头;2、法兰盘;3、回油通道;4、辊体;5、回油光孔;6、阻流块;7、进 油管;8、回流沟槽;9、辊面;10、进油光孔;11、进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l,一种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包括回转接头1、法兰盘2、回油通 道3、辊体4、回油光孔5、阻流块6、进油管7、辊面9、进油光孔10和进油通道11。辊体4为 一整体结构,从辊芯左端面钻有中心孔,中心孔的深度为辊面9的有效宽度,中心孔的中部 设有一将辊芯一分为二的环状阻流块6,其右半部分为进油通道11,左半部分为回油通道 3 ;在辊体4左端辊芯孔上紧固有法兰盘2密封;回转接头1的外管螺纹连接法兰盘2,内管 与进油管7连通。所述辊体4外表面制有螺旋形回流沟槽8,回流沟槽8的宽度为11-13mm, 高度为11-13mm,本实施利中,回流沟槽8的宽度优选为12mm,高度为12mm。回流沟槽8的 左端通过回油光孔5与回油通道3相连,右端通过进油光孔10与进油通道11相连,辊体4 外侧套装有辊面9,辊面9的厚度为8mm,辊面9的内孔与辊体4的外圆为紧配合,过盈量为 0. 2-0. 3mm。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为 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工作时,已经被加温的油从回转接头1的入口进油,热油 沿中心的进油管7进入进油通道11,再通过每个进油光孔10流到每条回流沟槽8,再从每 条回流沟槽8末端的回油光孔5耳进入回油通道3,再通过法兰盘2上的外管与内管的缝隙 进入回转接头1并从出口处流出,与机外再加热的油进行循环,是轧辊表面始终保持均匀 温度,有利于提高塑料胶化质量。本专利扩大了流道面积,增加截面,增加放热时间。另外, 减少了壁厚,减少了热阻,这两项改进即可提高辊筒的升、降温时间。
权利要求一种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包括回转接头、法兰盘、回油通道、辊体、回油光孔、阻流块、进油管、辊面、进油光孔和进油通道,辊体为一整体结构,从辊芯左端面钻有中心孔,中心孔的深度为辊面的有效宽度,中心孔的中部设有一将辊芯一分为二的环状阻流块,其右半部分为进油通道,左半部分为回油通道;在辊体左端辊芯孔上紧固有法兰盘密封;回转接头的外管螺纹连接法兰盘,内管与进油管连通,其特征是辊体外表面制有螺旋形回流沟槽,回流沟槽的宽度为11-13mm,高度为11-13mm,每条回流沟槽的左端通过回油光孔与回油通道相连,右端通过进油光孔与进油通道相连,辊体外侧套装有辊面,辊面的厚度为6-9m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辊面内孔与辊 体外圆配合为紧配合,过盈量为0. 2-0. 3mm,接缝处为焊接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轮机辊筒的加热油道结构,包括回转接头、法兰盘、回油通道、辊体、回油光孔、阻流块、进油管、辊面、进油光孔和进油通道,辊体为一整体结构,辊芯左端面制有中心孔,中心孔的中部设有阻流块,其右半部分为进油通道,左半部分为回油通道;辊体外表面制有螺旋形回流沟槽,回流沟槽的宽度为11-13mm,高度为11-13mm,回流沟槽的一端与回油通道相连,右端通与进油通道相连,辊体外侧套装有6-9mm的辊面。优点是根据热力学原理,减小辊面的壁厚和加大回流沟槽的宽度,进而增加辊面的传热面积,加快辊筒的传热速度,使升、降温速度明显提高,节省升温时间。此外,本加热油道的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分工明确,畅通无阻,保证辊面温度分布均匀和持久。
文档编号B29B7/82GK201471615SQ20092030946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魏金富 申请人:天津麦世科尔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