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613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图la、图Ib所示,为汽车副仪表板结构示意图,该产品外观要求较高产品外表 面需全部晒皮纹,且产品外形尺寸较大,产品结构也较弱,易变形,不利于产品尺寸控制,对 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要求较高。如图2a、图2b、图2c和图3所示,经过对产品的结构分析,汽车副仪表板104在出 模方向有多处倒扣第一倒扣100、第二倒扣101、第三倒扣102和第四倒扣103,因此产品 在浇注完成后的出模过程中产品易刮花或者变形导致产品的成品率不高,且对模具的结构 设计及注塑质量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汽车副仪表板外形尺寸 较大、产品结构较弱且产品出模方向有多出倒扣导致加工汽车副仪表板难度较高的缺陷, 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 板的模具,所述汽车副仪表板包括第一倒扣、第二倒扣、第三倒扣和第四倒扣,所述汽车副 仪表板还包括分别位于其两端的第一浇注部和第三浇注部以及位于其中部的第二浇注部,所述模具包括模芯、设置在模芯顶部沿Z轴方向滑动安装的上模板以及设置在模 芯两侧的行位,所述上模板、行位和模芯闭合时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立体形状与所述 汽车副仪表板的形状吻合;所述行位包括滑块,所述行位的侧边设有行位滑块安装孔,所述模芯对应所述行 位侧边的行位滑块安装孔设有模芯滑块安装孔,所述滑块一端滑动安装在行位滑块安装孔 内,另一端镶嵌在模芯滑块安装孔内,所述滑块包括顶部突起部,所述顶部突起部整体镶嵌 在模芯滑块安装孔内,所述空腔位于所述顶部突起部的外侧,所述第一倒扣、第二倒扣、第 三倒扣和第四倒扣底部的海拔高度分别大于所述顶部突起部顶部的海拔高度。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模芯包括自顶至下依次固 定安装的第一模芯镶件、第二模芯镶件和主模芯,所述模芯滑块安装孔位于所述主模芯的 侧边,所述模芯滑块安装孔顶部的海拔高度高于所述空腔底部的海拔高度。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所述行位滑块安装孔内设 有固定安装在其底部的固定轴,所述行位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轴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所述固定轴包括固定轴主 体以及设置在固定轴主体一端的固定轴端部,所述固定轴主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行 位滑块安装孔的底部。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所述固定轴主体与固定轴端部同轴且所述固定轴主体的半径小于所述固定轴端部的半径,所述固定轴主体上套设有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行位滑块安装孔内。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所述行位内设有通孔,所 述通孔的一端为内部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的弹性件安装孔,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为内 部设有固定轴端部的固定轴端部安装孔,所述弹性件安装孔与固定轴端部安装孔通过卡环 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行位滑块安装孔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卡环的一侧。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所述卡环为所述通孔中部 的突起部,其内径分别小于所述弹性件安装孔和固定轴端部安装孔,所述固定轴端部的外 径大于所述卡环的内径;所述卡环的内径等于所述固定轴主体的外径,所述固定轴端部安 装孔的内径等于所述固定轴端部的外径。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还包括热流道进胶系统, 所述热流道进胶系统包括第一点式直接进胶胶嘴、第二点式直接进胶胶嘴和开式转侧水口 进胶胶嘴;所述第一点式直接进胶胶嘴、第二点式直接进胶胶嘴和开式转侧水口进胶胶嘴 分别安装在第一浇注部、第二浇注部和第三浇注部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中,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 却系统包括交错设置的冷却水道和冷却水井。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结合采用上下开模和侧边开模两 种开模结构,并在侧边开模的行位上设置侧边滑块克服了汽车副仪表板在出模方向的多处 倒扣所引起的汽车副仪表板不易脱模的缺陷。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结合采用点式直接进胶和开式转 侧水口进胶两种进胶方式克服了产品外形尺寸较大,结构较弱,易变形,不利于产品尺寸 控制的缺陷。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结合采用随产品形状设计的冷却 水道和冷却水管克服了产品外形尺寸较大,结构较弱,易变形,不利于产品尺寸控制的缺 陷。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a是汽车副仪表板的产品结构示意图一;图Ib是汽车副仪表板的产品结构示意图二 ;图加是图Ib所示的汽车副仪表板的产品结构示意图A-A剖视图;图2b是图加所示的汽车副仪表板中第二倒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c是图加所示的汽车副仪表板中第一倒扣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b所示的汽车副仪表板的产品结构示意图B-B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热流道进胶系 统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热流道进胶系统 结构示意图的C-C剖视图;[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热流道进胶系 统三点进胶的进胶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行位的冷却系 统结构示意图;图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后模芯的冷却 系统结构示意图一;图8b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后模芯的冷却 系统结构示意图二;图9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模板冷却系统 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二倒扣处的 模具局部剖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汽车副仪表板浇 注完成时第二倒扣处的模具局部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第一步开模动作 完成时第二倒扣处的模具局部剖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第二步开模动作 完成时的第二倒扣处的模具局部剖视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的具体实施例时汽车副仪表板 完全脱离模具时第二倒扣处的模具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a、图lb、图2a、图2b、图2c和图3所示,汽车副仪表板104包括第一倒扣 100、第二倒扣101、第三倒扣102和第四倒扣103。汽车副仪表板104还包括分别位于其两 端的第一浇注部106和第三浇注部108以及位于其中部的第二浇注部107。如图10所示,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包括模芯、设置在模芯顶部沿Z轴方 向滑动安装的上模板311以及设置在模芯两侧的行位16,上模板311、行位16和模芯闭合 时形成一个空腔310,空腔310的立体形状与汽车副仪表板104的形状吻合。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还包括热流道进胶系统。 热流道进胶系统包括第一点式直接进胶胶嘴200、第二点式直接进胶胶嘴201和开式转侧 水口进胶胶嘴202,考虑到产品较大和外观的要求我们采用了针阀式热嘴。第一点式直接进 胶胶嘴200、第二点式直接进胶胶嘴201和开式转侧水口进胶胶嘴202分别安装在第一浇注 部106、第二浇注部107和第三浇注部108上。如图7、图8a、图8b和图9所示,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还包括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包括交错设置的冷却水道109和冷却水井105。后模芯13的内侧和外侧均布满交 错设置的冷却水道109和冷却水井105。要保证汽车副仪表板的质量和较短的注塑周期,就 必须使模具得到充分而均勻的冷却。本实施例所示的模具后模仁较高,前模A板型腔较深, 要使之得到很好的冷却效果,那么要求冷却系统要跟产品形状相吻合。本实施例中,冷却系 统为钻直的交错设置的冷却水道109和冷却水井105,模芯两侧的行位因形状较规则冷却系统设计相对简单随产品形状加工三层直通水孔即可。如图10-14所示为汽车仪表板的每一个倒扣处的模具从闭合到开模完成每一个 步骤的局部剖视图,行位16包括滑块307,行位16的侧边设有行位滑块安装孔306,模芯对 应行位16侧边的行位滑块安装孔306设有模芯滑块安装孔305,滑块307 —端滑动安装在 行位滑块安装孔306内,另一端镶嵌在模芯滑块安装孔305内,滑块307包括顶部突起部 347,顶部突起部347整体镶嵌在模芯滑块安装孔305内,空腔310位于顶部突起部347的 外侧,第一倒扣100、第二倒扣101、第三倒扣102和第四倒扣103底部的海拔高度分别大于 顶部突起部347顶部的海拔高度。模芯包括自顶至下依次固定安装的第一模芯镶件300、第二模芯镶件301和主模 芯303,模芯滑块安装孔305位于主模芯303的侧边,模芯滑块安装孔305顶部的海拔高度 高于空腔310底部的海拔高度。行位滑块安装孔306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其底部的固定轴309,行位16滑动安装在 固定轴309上。固定轴309包括固定轴主体329以及设置在固定轴主体3 —端的固定轴端部 319,固定轴主体329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行位滑块安装孔306的底部。固定轴主体3 与 固定轴端部319同轴且固定轴主体3 的半径小于固定轴端部319的半径,固定轴主体3 上套设有弹性件308,弹性件308设置在行位滑块安装孔306内。行位16内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为内部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308的弹性件 安装孔357,通孔的另一端为内部设有固定轴端部319的固定轴端部安装孔317,弹性件安 装孔357与固定轴端部安装孔317通过卡环337连接,弹性件308 —端固定在行位滑块安 装孔306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卡环337的一侧。卡环337为通孔中部的突起部,其内径分别小于弹性件安装孔357和固定轴端部 安装孔317,固定轴端部319的外径大于卡环337的内径;卡环337的内径等于固定轴主体 329的外径,固定轴端部安装孔317的内径等于固定轴端部319的外径。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件308为弹簧。图11所示为产品浇注完成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 具开模步骤为Sl 如图12所示,上模板311沿Z轴正方向运动脱离行位16和模芯,接着行位16 向模芯外侧移动脱离汽车副仪表板的外表面。此时,滑块307在弹性件308的压力作用下 留在模芯的模芯滑块安装孔内。S2 如图13所示,当行位16移动到一定距离时,弹性件308伸长到原本的自然长 度,行位16继续移动后,弹性件308受到行位16的拉力作用带动滑块307脱离模芯滑块安 装孔305,在这个过程中滑块307的顶部突起部347带动成型的汽车副仪表板脱离模芯;S3 如图14所示,当汽车副仪表板的内侧表面大部分已脱离模芯时,行位16停止 运动,用户借助外力将汽车副仪表板从模具中取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所述汽车副仪表板(104)包括第一倒扣(100)、 第二倒扣(101)、第三倒扣(102)和第四倒扣(103),所述汽车副仪表板(104)还包括分别 位于其两端的第一浇注部(106)和第三浇注部(108)以及位于其中部的第二浇注部(107), 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模芯、设置在模芯顶部沿Z轴方向滑动安装的上模板(311)以及设置在 模芯两侧的行位(16),所述上模板(311)、行位(16)和模芯闭合时形成内部空腔(310),所 述空腔(310)的立体形状与所述汽车副仪表板(104)的形状吻合;所述行位(16)包括滑块(307),所述行位(16)的侧边设有行位滑块安装孔(306),所 述模芯对应所述行位(16)侧边的行位滑块安装孔(306)设有模芯滑块安装孔(305),所述 滑块(307) —端滑动安装在行位滑块安装孔(306)内,另一端镶嵌在模芯滑块安装孔(305) 内,所述滑块(307)包括顶部突起部(347),所述顶部突起部(347)整体镶嵌在模芯滑块安 装孔(305)内,所述空腔(310)位于所述顶部突起部(347)的外侧,所述第一倒扣(100)、第 二倒扣(101)、第三倒扣(10 和第四倒扣(10 底部的海拔高度分别大于所述顶部突起部 (347)顶部的海拔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 自顶至下依次固定安装的第一模芯镶件(300)、第二模芯镶件(301)和主模芯(303),所述 模芯滑块安装孔(305)位于所述主模芯(303)的侧边,所述模芯滑块安装孔(305)顶部的 海拔高度高于所述空腔(310)底部的海拔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滑块 安装孔(306)内设有固定安装在其底部的固定轴(309),所述行位(16)滑动安装在所述固 定轴(30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 (309)包括固定轴主体(3 )以及设置在固定轴主体(329) —端的固定轴端部(319),所述 固定轴主体(3 )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行位滑块安装孔(306)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主 体(3 )与固定轴端部(319)同轴且所述固定轴主体(3 )的半径小于所述固定轴端部 (319)的半径,所述固定轴主体(329)上套设有弹性件(308),所述弹性件(308)设置在行 位滑块安装孔(306)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行位(16) 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为内部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308)的弹性件安装孔 (357),所述通孔的另一端为内部设有固定轴端部(319)的固定轴端部安装孔(317),所述 弹性件安装孔(357)与固定轴端部安装孔(317)通过卡环(337)连接,所述弹性件(308) 一端固定在行位滑块安装孔(306)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卡环(337)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337) 为所述通孔中部的突起部,其内径分别小于所述弹性件安装孔(357)和固定轴端部安装孔 (317),所述固定轴端部(319)的外径大于所述卡环(337)的内径;所述卡环(337)的内径 等于所述固定轴主体(3 )的外径,所述固定轴端部安装孔(317)的内径等于所述固定轴 端部(319)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流道进胶系统,所述热流道进胶系统包括第一点式直接进胶胶嘴(200)、第二点式直接进胶胶嘴 (201)和开式转侧水口进胶胶嘴O02);所述第一点式直接进胶胶嘴000)、第二点式直接 进胶胶嘴(201)和开式转侧水口进胶胶嘴(202)分别安装在第一浇注部(106)、第二浇注部 (107)和第三浇注部(108)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 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交错设置的冷却水道(109)和冷却水井(10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模芯、设置在模芯顶部沿Z轴方向滑动安装的上模板以及设置在模芯两侧的行位,所述上模板、行位和模芯闭合时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立体形状与所述汽车副仪表板的形状吻合;所述行位包括滑块,所述行位的侧边设有行位滑块安装孔,所述模芯对应所述行位侧边的行位滑块安装孔设有模芯滑块安装孔,所述滑块一端滑动安装在行位滑块安装孔内,另一端镶嵌在模芯滑块安装孔内,所述滑块包括顶部突起部,所述顶部突起部整体镶嵌在模芯滑块安装孔内,所述空腔位于所述顶部突起部的外侧。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汽车副仪表板的模具生产出来的汽车副仪表板成品率高。
文档编号B29L31/30GK201833540SQ201020282938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杨金錶, 汪智勇, 程涵, 蔡考群, 邱平松 申请人: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