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自动剪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038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内自动剪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具内部的自动剪切侧浇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模内自动剪切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模具生产塑料产品,如果使用侧进浇,由于浇口是与制品连在一起的,不会自动脱落胶口,需要工人手工来剪切掉浇口,这样就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因为工人的技术水平不一致,不恰当的剪切浇口容易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设计一种在开模时,由模内自动剪切装置自动剪切侧浇口,将可以大大地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模内自动剪切装置,在制品从模内取出前浇口已被自动剪切掉。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出模顶针,前顶针板,后顶针板,右模底板,注塑机顶出柱,注塑机顶出柱与后顶针板连接,注塑机顶出柱与右模底板滑动连接或不连接, 在模具的制品的侧浇口的位置处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剪切顶针,剪切顶针的一端的剪切头在侧浇口的位置的下方与侧浇口相邻,剪切顶针与右模部分设有的剪切顶针管滑动连接,剪切顶针的另一端与前顶针板固定连接;出模顶针与剪切顶针平行,出模顶针的顶针头与制品的顶出位置对应,出模顶针与右模部分设有的出模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的顶针杆上设有延迟凸肩,前顶针板和后顶针板连接处设有的凹槽形成滑动行腔,延迟凸肩与滑动行腔限位滑动连接,延迟凸肩在滑动行腔中的滑动距离和剪切顶针的顶出剪切距离和侧浇口的深度相等,出模顶针的另一端与右模底板定位连接。剪切顶针与B板和右模仁上分别设有的剪切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的一侧与 B板和右模仁上分别设有的出模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的另一侧与前顶针板和后顶针板上分别设有的出模顶针管滑动连接。剪切顶针的剪切头的宽度与侧浇口的宽度相等。本实用新型设有剪切顶针和出模顶针两种顶针装置,出模顶针比剪切顶针延迟起动,剪切顶针顶出时,因为此时模具还没有打开,浇口受到剪切顶针的挤压,浇口处的胶料向周边转移,从而使浇口与制品产生自动剪切脱离,浇口脱离后,出模顶针和剪切顶针一起顶出制品,从而实现模内自动剪切过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模具的合模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模具还没完全冷却时,剪切顶针顶出顶断浇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两种顶针复位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0011]图中左模底板1,A板2,B板3,前顶针板4,后顶针板5,右模底板6,出模顶针7,剪切顶针8,注塑机顶出柱9,制品10,流道11,侧浇口 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它包括出模顶针7,前顶针板4,后顶针板5,右模底板6,注塑机顶出柱9,注塑机顶出柱9与后顶针板5连接,注塑机顶出柱9与右模底板6滑动连接,在制品10的侧浇口 12的位置水平方向上设有剪切顶针8,剪切顶针8的一端的剪切头在剪切初始状态时,位于制品10的侧浇口 12的位置一侧的顶针管口中,剪切顶断状态时,位于制品10的侧浇口 12的位置的正下方,剪切顶针8的另一端与前顶针板4固定连接,剪切顶针8与B板3和右模仁上的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7与剪切顶针8平行,出模顶针7的顶针头与制品10的顶出位置对应,出模顶针7的一侧与B板3和右模仁上的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7的顶针杆上设有延迟凸肩,出模顶针7的另一侧与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上的顶针管滑动连接,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连接处设有的凹槽形成滑动行腔,延迟凸肩与滑动行腔限位滑动连接,出模顶针7的另一端与右模底板6定位连接。延迟凸肩在滑动行腔中的滑动距离和剪切顶针8的顶出剪切距离与侧浇口 12的深度相等;剪切顶针8的剪切头的宽度与侧浇口 12的宽度相等。侧浇口 12的深度就是附图中2. OOmm处的尺寸,即水平方向的距离,侧浇口 12的宽度是相对于深度而言的另一个纵向方向的距离。如图1一3所示模具是产品侧进浇注塑成型模具,在侧浇口 12下面设一剪切顶针8,出模顶针7后面设了 2MM的一段空位用来延迟顶出,延迟的距离和剪切顶针8在模内顶出剪切的距离是一样的,此套模具的设计距离是2MM,出模顶针7尾部要与右模底板6相平,这样就防止注塑时出模顶针7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向后移动。在胶料通过流道11,再由流道11通过侧浇口 12注入模具后,制品10就开始冷却,在制品10还没完全冷却时,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在注塑机顶出柱9的作用下顶出2匪,因为侧浇口 12的深度也为2匪,侧浇口 12受到剪切顶针8的剪切头的挤压,浇口处的胶料向周边转移,从而使制品10与侧浇口 12脱离,在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顶出2MM时,出模顶针7是不动的,因为在出模顶针7的延迟凸肩与滑动行腔之间设置了个2MM的空位,为防止出模顶针7下移,出模顶针7底部要与右模底板6定位,在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顶出2匪以下时,出模顶针7因为2匪空位的原因,是不会向前顶出的,在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顶出2MM时,侧浇口 12与制品10已经分离,此时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不再前移,等制品10冷却后,打开模具,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再次顶出,此时剪切顶针8和出模顶针7同时顶出,从而顶出制品10。
权利要求1.一种模内自动剪切装置,它包括出模顶针(7),前顶针板(4),后顶针板(5),右模底板(6),注塑机顶出柱(9),注塑机顶出柱(9)与后顶针板(5)连接,注塑机顶出柱(9)与右模底板(6)滑动连接或不连接,其特征是在模具的制品(10)的侧浇口(12)的位置处的水平方向上设有剪切顶针(8),剪切顶针(8)的一端的剪切头在侧浇口(12)的位置的下方与侧浇口(12)相邻,剪切顶针(8)与右模部分设有的剪切顶针管滑动连接,剪切顶针(8)的另一端与前顶针板(4)固定连接;出模顶针(7)与剪切顶针(8)平行,出模顶针(7)的顶针头与制品(10)的顶出位置对应,出模顶针(7)与右模部分设有的出模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 (7)的顶针杆上设有延迟凸肩,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连接处设有的凹槽形成滑动行腔,延迟凸肩与滑动行腔限位滑动连接,延迟凸肩在滑动行腔中的滑动距离和剪切顶针(8) 的顶出剪切距离和侧浇口(12)的深度相等,出模顶针(7)的另一端与右模底板(6)定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自动剪切装置,其特征是剪切顶针(8)与B板(3)和右模仁上分别设有的剪切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7)的一侧与B板(3)和右模仁上分别设有的出模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7)的另一侧与前顶针板(4)和后顶针板(5)上分别设有的出模顶针管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自动剪切装置,其特征是剪切顶针(8)的剪切头的宽度与侧浇口(12)的宽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内自动剪切装置,在模具的制品的侧浇口的位置处水平设有剪切顶针,它的剪切头在侧浇口的位置的下方水平方向与侧浇口相邻,剪切顶针与右模部分设有的剪切顶针管滑动连接,它的另一端与前顶针板固定连接;出模顶针与剪切顶针平行,出模顶针头与制品的顶出位置对应,出模顶针与右模部分设有的出模顶针管滑动连接,出模顶针杆上设有延迟凸肩,前顶针板和后顶针板连接处设有的凹槽形成滑动行腔,延迟凸肩与滑动行腔限位滑动连接,延迟凸肩的滑动距离和剪切顶针的顶出剪切距离和侧浇口的深度相等,出模顶针的另一端与右模底板定位连接。出模顶针比剪切顶针延迟起动,剪切顶针顶出浇口脱离后,两种顶针一起顶出制品。
文档编号B29C45/38GK202169678SQ201120308580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上田雄史, 冯迎春, 戚永幸 申请人:思柏精密模具注塑(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