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082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注射模具是成型塑件的一种重要工艺装备,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具,主要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定模座板、抽芯机构等。在注射成型生产工艺过程中,开模和闭模是相当重要的工艺步骤。开模过程中,不仅需要使动模板与定模板相互分离,还需要使定模座板与定模板相互分离。但在上述开模过程中,如果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离动作同时进行,则运动的定模板可能会与动模板产生干涉或碰撞,从而使开模过程不能顺利进行。同理,闭模过程同样不仅需要动模板与定模板闭合,还需要定模座板与定模板闭合。但如果闭模时,如果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同时进行,则会出现与开模过程相似的问题,定模板可能会与动模板、定模座板产生干涉或碰撞,从而使闭模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置或机构,使注塑模具在开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离动作顺序进行,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顺序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使注塑模具在开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离动作顺序进行,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顺序进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包括锁模器装置盒,所述锁模器装置盒与定模板螺接固定,且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内壁连接;锁模滑块,所述锁模滑块通过与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内;锁模杆,所述锁模杆的一端与动模板螺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并与所述锁模滑块卡接;开模杆,所述开模杆的一端设有凸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并与定模座板螺接固定,且所述锁模滑块顶触于所述开模杆。其中,所述开模杆凸部的边缘设置有过渡的倾斜部,与所述锁模滑块滑动配合。其中,所述锁模滑块设有凸起,所述锁模杆设有与所述凸起边缘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凸起和卡槽相配合将所述锁模滑块、锁模杆卡接。其中,所述锁模杆与所述锁模滑块卡接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部。其中,所述锁模器装置盒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螺母配合将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定模板螺接固定。[0012]其中,所述锁模杆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螺丝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螺母配合将所述锁模杆、动模板螺接固定。其中,所述开模杆设置有第三螺纹孔,螺丝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与螺母配合将所述开模杆、定模座板螺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开模过程和闭模过程会出现定模板可能会与动模板、定模座板产生干涉或碰撞的现象,从而使闭模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利用上述机构,在开模过程中当所述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预定距离时,动模板与定模板是不会相互分离的,此过程是定模座板与定模板相互分离的过程。当所述定模座板与定模板分开预定距离后,所述开模杆的凸部推动所述锁模滑块朝远离锁模杆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锁模杆脱离所述锁模滑块,从而进一步使得锁模杆与锁模器装置盒分离,此时由于弹簧的作用,锁模滑块恢复至原始位置。此过程是动模板与定模板是相互分离的过程。如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使注塑模具在开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离动作顺序的进行。而在合模过程时,如果是开模杆先接触到锁模滑块,那么锁模杆在后续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开模杆凸部的影响。如果是锁模杆先接触到锁模滑块,但动模板推动定模板移向定模座板,所以由于动模板的推力,即使开模杆的凸部推动锁模滑块移动,也并不能使动模板与定模板是相互分离。所以,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闭模,能够实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顺序的进行。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注塑模具在开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离动作顺序进行,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顺序进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模闭模过程出现的撞模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的结构平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的结构立体图。标号说明I-锁模器装置盒,10-第一螺纹孔,11-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2-弹簧;3-锁模滑块,30-凸起;4-锁模杆,40-第二螺纹孔,41-卡槽,411-缓冲部;5-开模杆,50-第三螺纹孔,51-凸部,511-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包括锁模器装置盒1,所述锁模器装置盒I与定模板螺接固定,且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1和第二限位孔12 ;弹簧2,所述弹簧2的一端与所述锁模器装置盒I内壁连接;锁模滑块3,所述锁模滑3块通过与所述弹簧2另一端连接,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模器装置盒I内;锁模杆4,所述锁模杆4的一端与动模板螺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11并与所述锁模滑块3卡接;开模杆5,所述开模杆5的一端设有凸部51,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12并与定模座板螺接固定,且所述锁模滑块3顶触于所述开模杆5。在这里,所述的预定距离指的是锁模滑块3与开模杆5的接触点至开模杆5凸部51的距离。由上述不难看出,利用上述机构,在开模过程中当所述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上述预定距离时,动模板与定模板是不会相互分离的,此过程是定模座板与定模板相互分离的过程。当所述定模座板与定模板分开预定距离后,所述开模杆5的凸部51推动所述锁模滑块朝远离锁模杆4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锁模杆4脱离所述锁模滑块3,从而进一步使得锁模杆4与锁模器装置盒I分离,此时由于弹簧2的作用,锁模滑块3恢复至原始位置。此过程是动模板与定模板是相互分离的过程。如上述所描述的那样,利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开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 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离动作的顺序进行,解决了定模板可能会与动模板、定模座板产生干涉或碰撞的问题。与上述分离动作过程相反的,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顺序的进行,解决定模板可能会与动模板、定模座板产生干涉或碰撞的问题。具体过程如下闭模时,动模板移向定模板、定模座板,所述锁模杆4接触到锁模滑块3后,则会推动锁模滑块3向远离锁模杆4的方向移动,直至锁模滑块3、锁模杆4卡接。此过程是动模板与定模板是闭合的过程。由于弹簧2反弹力的作用,锁模滑块3、锁模杆4紧紧卡合,动模板、定模板两者成为一个整体,继续向定模座板移动,完成动模板、定模板与定模座板的闭合。上述闭模过程,如果是开模杆5先接触到锁模滑块3,那么锁模杆4在后续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开模杆5凸部51的影响。如果是锁模杆4先接触到锁模滑块3,但动模板推动定模板移向定模座板,所以由于动模板的推力,即使开模杆5凸部51推动锁模滑块3移动,也并不能使动模板与定模板是相互分离。所以,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闭模过程,可以实现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顺序的进行。为使开模杆5与锁模滑块3的滑动缓和而稳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开模杆5凸部51的边缘设置有过渡的倾斜部511,与所述锁模滑块3滑动配合。此改进能更好地防止定模板、定模座板之间干涉、撞模的现象。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锁模滑块3与锁模杆4的卡接方式如下所示所述锁模滑块3设有凸起30,所述锁模杆4设有与所述凸起30边缘相适配的卡槽41 ;所述凸起30和卡槽41相配合将所述锁模滑块3、锁模杆4卡接。为使上述实施例锁模滑块3与锁模杆4的滑动缓和而稳定,所述锁模杆4与所述锁模滑块3卡接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部411。此改进能更好地防止动模板、定模板之间干涉、撞模的现象。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模器装置盒I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0,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10与螺母配合将所述锁模器装置盒I、定模板螺接固定。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锁模杆4设置有第二螺纹孔40,螺丝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40与螺母配合将所述锁模杆4、动模板螺接固定。[0038]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开模杆5设置有第三螺纹孔50,螺丝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50与螺母配合将所述开模杆5、定模座板螺接固定。综上所述,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开模过程和闭模过程会出现定模板可能会与动模板、定模座板产生干涉或碰撞的现象,从而使闭模过程不能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使注塑模具在开模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分离动作顺序进行,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定模座板与定模板之间的闭合动作顺序进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模器装置盒,所述锁模器装置盒与定模板螺接固定,且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内壁连接; 锁模滑块,所述锁模滑块通过与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内; 锁模杆,所述锁模杆的一端与动模板螺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并与所述锁模滑块卡接; 开模杆,所述开模杆的一端设有凸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并与定模座板螺接固定,且所述锁模滑块顶触于所述开模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杆凸部的边缘设置有过渡的倾斜部,与所述锁模滑块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滑块设有凸起,所述锁模杆设有与所述凸起边缘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凸起和卡槽相配合将所述锁模滑块、锁模杆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杆与所述锁模滑块卡接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部。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器装置盒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螺丝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螺母配合将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定模板螺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杆设置有第二螺纹孔,螺丝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螺母配合将所述锁模杆、动模板螺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杆设置有第三螺纹孔,螺丝穿过所述第三螺纹孔与螺母配合将所述开模杆、定模座板螺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塑模具的防撞模先复位机构,包括锁模器装置盒,所述锁模器装置盒与定模板螺接固定,且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内壁连接;锁模滑块,所述锁模滑块通过与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锁模器装置盒内;锁模杆,所述锁模杆的一端与动模板螺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并与所述锁模滑块卡接;开模杆,所述开模杆的一端设有凸部,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并与定模座板螺接固定,且所述锁模滑块顶触于所述开模杆。
文档编号B29C45/66GK202702526SQ20122015727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3日
发明者余煜辉, 汤小平, 李永华 申请人:璇瑰塑胶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