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1013阅读:9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轮胎的成型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
背景技术
成型车间是轮胎的组装车间,部件材料的组装好与坏直接影响成品轮胎的品质(如均匀性和动平衡等)和外观(脱层、裂口、气泡等)。目前,子午线轮胎(TBR)胶囊鼓扇形块断裂及焊接后弯曲现象严重。严重者单鼓有近1/2的扇形块断裂,断裂后只能对其进行焊接处理,由于裂缝无法完全对齐,因此造成焊接后扇形块存在弯曲、错位的现象。另夕卜,由于反包点位置偏低造成子口部位打压不实。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I、扇形块结构中,中间部的顶端和鼓面部的连接处为台阶过渡,存在应力集中处,此处较为薄弱,扇形块多从此处断裂、弯曲。2、成型操作不当。成型卸胎时,未按要求自动卸胎(扇形块下落后胶囊放气),造成反包胶囊回落时易挤进扇形块的底部,使扇形块卡住不易下落。现场作业员在扇形块卡住时未及时将扇形块膨胀,而直接反包胶囊充气,就容易造成扇形块断裂、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通过对扇形块结构的改变降低扇形块的故障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扇形块包括鼓面部、中间部、反包端部和底部;鼓面部、中间部、反包端部和底部一体成型,鼓面部位于顶端,中间部的顶端和鼓面部连接,中间部的底端和底部的顶端连接,反包端部的底端和底部的底端连接;所述中间部的顶端和鼓面部的连接处光滑过渡。所述中间部的顶端和鼓面部的内侧的连接处弧形过渡,中间部的顶端和鼓面部的外侧连接处直线过渡,消除应力集中区域,加强此区域的强度。
、[0009]所述鼓面部在反包端部的垂足和反包端部的顶点相重合,加高反包端部的高度,使得子口的反包打压更加均匀。所述鼓面部的宽度和高度比例范围为0. 5 I。减少鼓面部的宽度,从而增大扇形块和胶囊制剂的间隙,避免扇形块被胶囊卡住而不易下落。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加固处理,使扇形块断裂现象得到彻底根治;轮胎子口部位的外形和不良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改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扇形块包括鼓面部I、中间部2、反包端部3和底部4;鼓面部I、中间部2、反包端部3和底部4 一体成型,鼓面部I位于顶端,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连接,中间部2的底端和底部4的顶端连接,反包端部3的底端和底部4的底端连接;所述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的连接处光滑过渡。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的内侧的连接处弧形过渡,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的外侧连接处直线过渡,消除应力集中区域,加强此区域的强度。鼓面部I在反包端部3的垂足和反包端部3的顶点相重合,实际上加高了反包端 部3的高度hi约8mm,使得子口的反包打压更加均匀。鼓面部I的宽度和高度h2比例为0. 7。鼓面部I的宽度为图I中垂直纸面的方向,实际减少鼓面部I的宽度约12mm,从而增大扇形块和胶囊制剂的间隙,避免扇形块被胶囊卡住而不易下落。
权利要求1.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所述扇形块包括鼓面部(I)、中间部(2)、反包端部(3)和底部(4);鼓面部(I)、中间部(2)、反包端部(3)和底部(4) 一体成型,鼓面部(I)位于顶端,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连接,中间部(2)的底端和底部(4)的顶端连接,反包端部(3)的底端和底部(4)的底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的连接处光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其特征在干所述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的内侧的连接处弧形过渡,中间部(2)的顶端和鼓面部(I)的外侧连接处直线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面部(I)在反包端部(3)的垂足和反包端部(3)的顶点相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其特征在干所述鼓面部(I)的宽度和高度比例范围为0. 5 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子午线轮胎成型鼓用扇形块,所述扇形块包括鼓面部、中间部、反包端部和底部;鼓面部、中间部、反包端部和底部一体成型,鼓面部位于顶端,中间部的顶端和鼓面部连接,中间部的底端和底部的顶端连接,反包端部的底端和底部的底端连接;所述中间部的顶端和鼓面部的连接处光滑过渡。本实用新型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加固处理,使扇形块断裂现象得到彻底根治;轮胎子口部位的外形和不良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改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29D30/26GK202507554SQ20122017136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李光华, 谢成叶 申请人: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