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顶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45614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斜顶脱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将斜顶与斜顶座设置呈滑动连接,并将至少一组斜顶抽芯机构的T型滑槽设置呈靠外侧一端朝向顶针底板倾斜的倾斜状,且不同组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中斜顶座的T型滑槽的倾斜角度不同,借助于倾斜的T型滑槽有效减少斜顶的顶出距离,实现斜顶的大角度设置,并避免斜顶脱模作业中易发生的弯曲变形、磨损断裂等问题,整体结构稳定,脱模精准、安全,使用寿命更长,且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斜顶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顶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是塑料成型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产品内部具有倒扣时,通常采用斜顶抽芯机构以使产品顺利脱模。当产品倒扣距离很大时,要使产品顺利完成脱模,需通过增加顶出距离或者增加斜顶角度来实现。过长的顶出距离势必会造成模具过高,使模具与注塑设备的配合使用受到限制;而出于斜顶强度考虑,为避免斜顶在作业时卡死甚至折断,现有的斜顶无法实现大角度。因此,受现有斜顶抽芯机构结构的限制,大距离的倒扣很难完整的自动脱模,必须采用手工操作等相应的辅助措施予以完成,不仅过程繁琐、效率低、产品品质和精度难以保证,且无形中增加人力物力成本,进而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在保证斜顶顶出距离的同时增加了斜顶的倾斜角度,结构稳定,脱模精准,使用寿命长,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包括设置有顶针底板的模胚、嵌设于所述模胚内的模仁,以及至少两组与所述模胚及模仁配合设置的斜顶抽芯机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顶针底板上的斜顶座及设于所述斜顶座上的斜顶,所述斜顶座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斜顶通过滑块滑设于所述T型滑槽内,且至少一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的所述T型滑槽呈靠外侧一端朝向所述顶针底板倾斜的倾斜状,且不同组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中斜顶座的T型滑槽的倾斜角度不同。
[0005]进一步地,所述斜顶通过固定销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设置有偶数个斜顶,并对称设置。
[0007]进一步地,至少一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的所述T型滑槽与所述顶针底板平行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模胚还包括后模板,所述顶针底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后模板的一侧,所述模仁嵌设于所述后模板的背离于所述顶针底板的另一侧;所述斜顶抽芯机构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嵌设于所述后模板的与所述顶针底板相对的一侧,所述导向块、后模板及模仁对应于所述斜顶开设有与所述斜顶斜度相吻合以引导所述斜顶完成往返斜线运动的导向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模胚还包括顶针面板,所述顶针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底板的与所述后模板相对一侧,并对应于所述斜顶座开设有供所述斜顶座穿设的固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模胚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针底板与所述后模板之间以引导所述顶针底板完成往返直线运动的复位杆。
[00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提供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将斜顶与斜顶座设置呈滑动连接,并设置至少两组斜顶抽芯机构,且将至少一组斜顶抽芯机构的T型滑槽设置呈靠外侧一端朝向顶针底板倾斜的倾斜状,利用T型滑槽的倾斜度大大减少斜顶的顶出距离,实现斜顶的大角度设置,有效解决斜顶脱模作业中易发生的弯曲变形、磨损断裂、受角度限制等问题,整体结构更稳定,脱模更精准、安全,且使用寿命更长,同时避免二次手动加工,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斜顶脱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斜顶脱模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斜顶脱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申请斜顶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一:
[0019]请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包括模胚10、嵌设于所述模胚10内的模仁20,以及至少两组与所述模胚10及模仁20配合设置的斜顶抽芯机构30。
[0020]所述模胚10包括后模板11、顶针面板12、顶针底板13及复位杆14。所述顶针底板13活动设置于所述后模板11的一侧,所述模仁20嵌设于所述后模板11的背离于所述顶针底板13的另一侧,所述顶针面板12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底板13的与所述后模板11相对一侧,所述复位杆14设置于所述顶针底板13与所述后模板11之间以引导所述顶针面板12及顶针底板13完成往返直线运动。
[0021]所述斜顶抽芯机构30包括斜顶31及斜顶座32。所述斜顶座32固定于所述顶针底板13上,所述顶针面板12对应于所述斜顶座32开设有供所述斜顶座32穿设的固定孔。如图4所示,所述斜顶座32上设置有T型滑槽321,所述斜顶31通过滑块34滑设于所述T型滑槽321内。本申请中,所述斜顶31通过固定销35与两个所述滑块34固定连接。
[0022]为在保证所述斜顶31顶出距离小的同时实现所述斜顶31的大角度设置,本申请中,所述斜顶抽芯机构30根据制品的实际设计需求设置为多组,且至少一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30的所述T型滑槽321呈靠外侧一端朝向所述顶针底板13倾斜的倾斜状。
[0023]如图3所示,所述斜顶抽芯机构30还包括导向块33,所述导向块33嵌设于所述后模板11的与所述顶针底板13相对的一侧,所述导向块33、后模板11及模仁20对应于所述斜顶31开设有与所述斜顶31斜度相吻合以引导所述斜顶31完成往返斜线运动的导向槽。
[002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30设置有偶数个斜顶31,并对称固定于所述顶针底板13上。
[0025]在具体实施时,不同组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30的斜顶可根据实际脱模需求设计呈不同倾斜角度,相应的,不同组的所述斜顶座32的T型滑槽321的倾斜角度也可对应设置为不同,以确保制品的不同部位可一致完成脱模,进而有效保证制品的完整度。
[0026]实施例二:
[002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区别主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30的所述斜顶座32的T型滑槽321与所述顶针面板12平行设置。[002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顶针底板的模胚、嵌设于所述模胚内的模仁,以及至少两组与所述模胚及模仁配合设置的斜顶抽芯机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顶针底板上的斜顶座及设于所述斜顶座上的斜顶,所述斜顶座设置有T型滑槽,所述斜顶通过滑块滑设于所述T型滑槽内,且至少一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的所述T型滑槽呈靠外侧一端朝向所述顶针底板倾斜的倾斜状,且不同组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中斜顶座的T型滑槽的倾斜角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通过固定销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设置有偶数个斜顶,并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斜顶抽芯机构的所述T型滑槽与所述顶针底板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还包括后模板,所述顶针底板活动设置于所述后模板的一侧,所述模仁嵌设于所述后模板的背离于所述顶针底板的另一侧;所述斜顶抽芯机构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嵌设于所述后模板的与所述顶针底板相对的一侧,所述导向块、后模板及模仁对应于所述斜顶开设有与所述斜顶斜度相吻合以弓I导所述斜顶完成往返斜线运动的导向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还包括顶针面板,所述顶针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顶针底板的与所述后模板相对一侧,并对应于所述斜顶座开设有供所述斜顶座穿设的固定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胚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顶针底板与所述后模板之间以弓I导所述顶针底板完成往返直线运动的复位杆。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680754SQ20142006278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2日
【发明者】奉继军 申请人:易模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