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097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主流道底端与第一分流道中部连通,第一分流道两端分别与一条第二分流道中部连通,所述主流道与第一分流道连通部位设置有拉料结构,该拉料结构由若干沿主流道外壁圆周均匀布置的竖直拉料片构成,第一分流道与第二分流道的连通部位设置有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的外轮廓为心形,缓冲结构纵向一侧的心形尖端与第一分流道连接,缓冲结构横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分流道连接。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把料头留在公模中,避免流道在顶出时产生胶粉,经过缓冲结构的汇合,注塑流体在第二分流道的直径截面上的温度可大致呈均匀分布,保证各个模穴中的成品具有较为一致的品质。
【专利说明】注塑模具流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结构。【背景技术】
[0002]现代工业中,对零部件的加工要求是越来越高。零部件的加工,模具是一个关键,各种各样的模具应运而生。目前,现有的射出成型模具通常包括公模、母模以及流道,该公模和母模合模后形成一型腔,热浇道与型腔相连通,从射出成型机的热嘴喷出的熔融塑胶通过该热流道注入到该型腔内以成型出注塑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流道进浇方式为侧进浇式。现有技术的注塑模具在注塑完毕开模时,料头经常留在母模上,从而导致模具在生产中,无法实现正常的自动化生产,导致出现废品,甚至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同时,现有的流道在顶出时容易产生胶粉,加工繁琐,并且容易将流道拉出公模内。
[0003]在注塑成型时,熔融的原料(以下简称注塑流体)经主流道进入各个分流道,最后进入模穴中形成成品。注塑流体的流动阻力与粘度成正比,即粘度越小注塑流体的流动阻力越小,流动越顺畅,反之亦然。而注塑流体的粘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由于直径截面上流体速度中间高边缘低,形成速度梯度,即剪切率,靠近边缘处剪切率大,导致边缘处剪切摩擦生热多,这样靠近边缘处之温度就较截面上其它位置高,这样就导致注塑流体在分流道中横截面上的温度向一侧偏高,进而导致各个模穴填充速度的不平衡,这种流动不平衡现象的影响有时会非常显著,使得各个模穴内成品的成型品质具有较大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流道结构,能避免流道在顶出时产生胶粉,保证开模时料头留在公模上,并且使成型产品品质较为一致,从而能完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主流道底端与第一分流道中部连通,第一分流道两端分别与一条第二分流道中部连通,所述主流道与第一分流道连通部位设置有拉料结构,该拉料结构由若干沿主流道外壁圆周均匀布置的竖直拉料片构成,第一分流道与第二分流道的连通部位设置有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的外轮廓为心形,缓冲结构纵向一侧的心形尖端与第一分流道连接,缓冲结构横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分流道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拉料片有6片,相邻2片之间的夹角为60°。
[0008]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相对的弧形壁及两相对的竖直壁,两弧形壁与第一分流道平滑连接,两竖直壁与第二分流道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竖直壁为心形,两弧形壁沿竖直壁的边缘扩张延伸,并向中间呈弧形收缩进而汇合于中央,从而在模具内形成两个凹面。[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流道两侧的第一分流道上均安装有控制第一分流道开启或关闭的阀门。
[0011 ] 作为优选,所述阀门为电磁开关阀。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分流道两侧的第二分流道上均安装有调节该分流道截面积的调节阀芯。
[0013]作为优选,在第二分流道底部设有台阶孔,台阶孔中转动配合台阶圆柱销,圆柱销底面与台阶孔底部之间安装弹性件,第二分流道顶部设有与圆柱销匹配的凹槽,圆柱销顶端与该凹槽紧密配合,圆柱销位于第二分流道中的部位开设与第二分流道匹配的通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5]1.保证了模具注塑完毕后完全把料头拉住,留在公模中,且此拉料结构又可以做冷料井用,避免刚注塑时头部的塑胶进入模具产品内部,从而改善产品品质。该流道还可避免流道在顶出时产生胶粉,加工简单方便,便于加工电极标准化。
[0016]2.经过缓冲结构的汇合,注塑流体在第二分流道的直径截面上的温度可大致呈均匀分布,如此可消除注塑流体在流道中与横截面上的温度向一边偏高较多的现象,使得该注塑流体可以对称的速度分布进入模穴中形成产品,保证各个模穴中的成品具有较为一致的品质。
[0017]3.通过阀门可以控制主流道一侧或两侧的第一分流道的开启或关闭,从而满足特殊情况的生产要求。
[0018]4.通过调节阀芯可以对第二分流道的流量进行精确控制,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立体放大图;
[0021]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实施例三中圆柱销安装位置沿流道延伸方向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1、第一分流道2和第二分流道3,主流道I底端与第一分流道2中部连通,第一分流道2两端分别与一条第二分流道3中部连通,两条第二分流道3相互平行,所述主流道I与第一分流道2连通部位设置有拉料结构,该拉料结构由若干沿主流道I外壁圆周均匀布置的竖直拉料片4构成,所述拉料片4有6片,相邻2片之间的夹角为60°。
[0027]第一分流道2与第二分流道3的连通部位设置有缓冲结构5,该缓冲结构5的外轮廓为心形,缓冲结构5纵向一侧的心形尖端与第一分流道2连接,缓冲结构5横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分流道3连接。
[0028]所述缓冲结构5包括相对的弧形壁51及两相对的竖直壁52,两弧形壁51与第一分流道2平滑连接,两竖直壁52与第二分流道3连接。
[0029]所述竖直壁52为心形,两弧形壁51沿竖直壁52的边缘扩张延伸,并向中间呈弧形收缩进而汇合于中央,从而在心形尖端的另一端形成两凸面53,从而在模具内形成两个凹面。该两凸面53 (及模具的凹面)较弧形壁51的其它部分更加靠近该第二分流道3。第一分流道2的表面与弧形壁51的表面平滑连接,从而保证第一分流道2对应的模具的内壁附近的大部分流体能被顺畅的引导至该弧形壁51对应的模具的内壁附件。
[0030]工作时主流道I与注塑成型机的原料喷射装置连通,注塑流体通过主流道I进入第一分流道2、第二分流道3,最后进入模穴中形成成品。在第一分流道2中的注塑流体进入缓冲结构时,在弧形壁51的引导下,靠近第一分流道2壁面边缘的较高温度流体将沿着弧形壁51流动,被引导流向凸面53对应的壁面,然后流至第二分流道3。由此可使得注塑流体在第二分流道3的直径截面上的温度大致呈均匀分布,消除现有技术中流体在流道中于横截面上的温度向一边偏高较多的现象。并且注塑流体接下来进入下一分流道分流时,进入两侧分流道的流体温度也可尽量保持均匀分布,进而该注塑流体能以对称的速度分布进入该分流道两侧的模穴形成产品,保证各个模穴中的产品具有较为一致的品质。
[0031]该缓冲结构5还可减小流体在整个流道中沿程压力损失,有利于产品在成型时,压力充足。
[0032]在广品成型完成开I旲后,拉料结构能完全将料头拉住,使其留在公t旲中,且此拉料结构又可以做冷料井用,避免刚注塑时头部的塑胶进入模具产品内部,从而改善产品品质。该流道还可避免流道在顶出时产生胶粉。
[0033]实施例二
[0034]参见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主流道I两侧的第一分流道2上均安装有控制第一分流道2开启或关闭的电磁开关阀6。
[0035]实施例三
[0036]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道2两侧的第二分流道3上均安装有调节该分流道截面积的调节阀芯。
[0037]或者是在第二分流道3底部设置台阶孔7,且该台阶孔7的孔径大于第二分流道3的直径,台阶孔7中转动配合台阶圆柱销8,圆柱销8底面与台阶孔7底部之间安装弹性件9,第二分流道3顶部设有与圆柱销8匹配的凹槽,圆柱销8顶端与该凹槽紧密配合,圆柱销8位于第二分流道3中的部位开设与第二分流道3匹配的通孔10。在圆柱销8顶面设有内六角孔,通过该内六角孔可以方便转动圆柱销8,使得通孔10与第二分流道3处于不同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流道的流通面积。
[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第一分流道和第二分流道,主流道底端与第一分流道中部连通,第一分流道两端分别与一条第二分流道中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与第一分流道连通部位设置有拉料结构,该拉料结构由若干沿主流道外壁圆周均匀布置的竖直拉料片构成,第一分流道与第二分流道的连通部位设置有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的外轮廓为心形,缓冲结构纵向一侧的心形尖端与第一分流道连接,缓冲结构横向的相对两侧分别与第二分流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料片有6片,相邻2片之间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相对的弧形壁及两相对的竖直壁,两弧形壁与第一分流道平滑连接,两竖直壁与第二分流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壁为心形,两弧形壁沿竖直壁的边缘扩张延伸,并向中间呈弧形收缩进而汇合于中央,从而在模具内形成两个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两侧的第一分流道上均安装有控制第一分流道开启或关闭的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为电磁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道两侧的第二分流道上均安装有调节该分流道截面积的调节阀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分流道底部设有台阶孔,台阶孔中转动配合台阶圆柱销,圆柱销底面与台阶孔底部之间安装弹性件,第二分流道顶部设有与圆柱销匹配的凹槽,圆柱销顶端与该凹槽紧密配合,圆柱销位于第二分流道中的部位开设与第二分流道匹配的通孔。
【文档编号】B29C45/28GK203792642SQ20142022597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3日
【发明者】洪小英 申请人: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