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478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容纳板(10),具有环形顶壁(11)、环形底壁(12)以及位于所述环形顶壁(11)和所述环形底壁(12)外侧的环形外侧壁(13),所述环形顶壁(11)、所述环形底壁(12)和所述环形外侧壁(13)围成容纳轮胎的轮胎容纳腔,所述环形顶壁(11)围成轮胎第一穿设通孔,所述环形底壁(12)围成轮胎第二穿设通孔;第一定位件(20),具有对所述环形顶壁(11)施加朝向所述环形底壁(12)的作用力的第一按压状态和与所述环形顶壁(11)相分离的第一分离状态;第二定位件(30),具有对所述环形底壁(12)施加朝向所述环形顶壁(11)的作用力的第二按压状态和与所述环形底壁(12)相分离的第二分离状态;轮胎支撑结构,位于所述轮胎容纳腔的内部,所述轮胎支撑结构与所述轮胎容纳板(10)之间形成轮胎安装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20)包括第一环形定位圈和设置所述第一环形定位圈上的锁盘(21);所述第二定位件(30)包括第二环形定位圈和设置所述第二环形定位圈上并且与所述锁盘(21)相配合的锁扣(31),所述锁扣(31)与所述锁盘(21)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锁扣(31)与所述锁盘(21)处于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件(20)处于所述第一按压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定位件(30)处于所述第二按压状态;当所述锁扣(31)与所述锁盘(21)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件(20)处于所述第一分离状态并且所述第二定位件(30)处于所述第二分离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盘(21)与所述锁扣(31)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多个锁盘(21)在所述第一环形定位圈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多个锁扣(31)在所述第二环形定位圈的周向上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外侧壁(13)具有排气嘴(14),所述排气嘴(14)具有封闭的封闭状态和打开的打开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定位圈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一环形弧段(22),所述环形顶壁(11)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弧段(22)相适配的第一弧形受力段(15);所述第二环形定位圈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第二环形弧段(32),所述环形底壁(12)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第二环形弧段(32)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受力段(16)。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壁(11)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环形底壁(12)凸出的第一环形凸出段(17),所述环形底壁(12)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环形顶壁(11)凸出的第二环形凸出段(18),所述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一张紧箍(40),扣设在所述环形顶壁(11)上,所述第一张紧箍(40)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出段(17)和所述环形外侧壁(13)之间的第一环形张紧部;第二张紧箍(50),扣设在所述环形底壁(12)上,所述第二张紧箍(50)具有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出段(18)和所述环形外侧壁(13)之间的第二环形张紧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壁(11)、环形底壁(12)和所述环形外侧壁(13)互为分体结构,所述环形外侧壁(13)的顶部具有朝向该环形外侧壁(13)的底部折弯的第一折弯段(13a)并形成第一环形容纳槽,所述环形外侧壁(13)的底部具有朝向该环形外侧壁(13)的顶部折弯的第二折弯段(13b)并形成第二环形容纳槽,所述环形顶壁(11)具有伸入所述第一环形容纳槽且朝向远离所述环形底壁(12)延伸的第一环形翻边(11a),所述环形底壁(12)具有伸入所述第二环形容纳槽且朝向远离所述环形顶壁(11)延伸的第二环形翻边(12a)。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支撑结构包括:嵌入轮胎内部的U型支撑板(6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支撑结构还包括:弹性支撑件(62),位于所述U型支撑板(61)的内部,所述弹性支撑件(62)具有第一抵顶端(62a)和第二抵顶端(62b),所述第一抵顶端(62a)通过U型支撑板(61)对轮胎上胎圈(1)施加远离轮胎下胎圈(2)的作用力,所述第二抵顶端(62b)通过U型支撑板(61)对轮胎下胎圈(2)施加远离轮胎上胎圈(1)的作用力。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翻新硫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支撑结构为多个,所述多个轮胎支撑结构在所述轮胎容纳腔的周向上间隔设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