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塑料的清洗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388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旧塑料的清洗工艺。



背景技术:

废旧塑料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识别和分离前首先要进行清洗以除污、脱标,提高后续分拣准确性,因此清洗工艺是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的关键。传统的废旧塑料清洗工艺,主要通过使用市售清洗剂在各种机械设备中漂洗或搅拌洗涤,然后直接排放到环境中,这样不仅处理成本高,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废旧塑料的清洗工艺。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塑料的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废旧塑料经过分拣、切割破碎、粉碎后得到分类待清洗废料颗粒;

(2)将待清洗废料颗粒放入第一道清洗池中,在10L的清洗水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30mL,清洗时间为5~15min;

(3)将第一道清洗池中的清洗污水排放到沉淀池中,向其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沉淀,静置后上层澄清液体排回到第一道清洗池中,并补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利用,下层沉淀过滤晾干后可用于加工肥料;

(4)将经步骤(2)清洗后的废料颗粒放入第二道清洗池中,并向10L的第二道清洗池中加入浓度为15%的碱液0.1~0.4L,第二道清洗池中的温度设为50~85℃,对废料颗粒表面进行热碱处理,清洗10~15min后得到清洗干净的废料颗粒,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循环利用;

(5)将第二道清洗池中的清洗污水排放到静置池中,向其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沉淀,静置4h后上层澄清液体排回到第二道清洗池中,并补加碱液再利用,下层沉淀用废酸中和后可用于建筑填方。

特别的,所述的步骤(2)和步骤(3)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特别的,所述的步骤(3)和步骤(5)中的絮凝剂是指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啶盐或聚乙烯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的,所述的步骤(4)和步骤(5)中的碱液是指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旧塑料的清洗工艺,通过清洗污水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处理成本,并且环保经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效解决了传统废旧塑料清洗工艺所带来的污染环境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废旧塑料的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废旧塑料经过分拣、切割破碎、粉碎后得到分类待清洗废料颗粒;

(2)将待清洗废料颗粒放入第一道清洗池中,在10L的清洗水中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mL,清洗时间为5min;

(3)将第一道清洗池中的清洗污水排放到沉淀池中,向其中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沉淀,静置后上层澄清液体排回到第一道清洗池中,并补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再利用,下层沉淀过滤晾干后可用于加工肥料;

(4)将经步骤(2)清洗后的废料颗粒放入第二道清洗池中,并向10L的第二道清洗池中加入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钾0.1L,第二道清洗池中的温度设为50℃,对废料颗粒表面进行热碱处理,清洗10min后得到清洗干净的废料颗粒,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循环利用;

(5)将第二道清洗池中的清洗污水排放到静置池中,向其中加入聚丙烯酰胺进行沉淀,静置4h后上层澄清液体排回到第二道清洗池中,并补加氢氧化钾再利用,下层沉淀用废酸中和后可用于建筑填方。

实施例2

一种废旧塑料的清洗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废旧塑料经过分拣、切割破碎、粉碎后得到分类待清洗废料颗粒;

(2)将待清洗废料颗粒放入第一道清洗池中,在10L的清洗水中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0mL,清洗时间为15min;

(3)将第一道清洗池中的清洗污水排放到沉淀池中,向其中加入聚乙烯亚胺进行沉淀,静置后上层澄清液体排回到第一道清洗池中,并补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再利用,下层沉淀过滤晾干后可用于加工肥料;

(4)将经步骤(2)清洗后的废料颗粒放入第二道清洗池中,并向10L的第二道清洗池中加入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0.4L,第二道清洗池中的温度设为85℃,对废料颗粒表面进行热碱处理,清洗15min后得到清洗干净的废料颗粒,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循环利用;

(5)将第二道清洗池中的清洗污水排放到静置池中,向其中加入聚乙烯亚胺进行沉淀,静置4h后上层澄清液体排回到第二道清洗池中,并补加氢氧化钠再利用,下层沉淀用废酸中和后可用于建筑填方。

上面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