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3315发布日期:2018-06-08 20:37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工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双工位注塑机,属于注塑机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注塑机又名高速注射成型机或高速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高速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1007724.5的一种注塑机,包括可移动注塑模具、注塑机构和操作台,其中,所述可移动注塑模具和所述注塑机构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注塑机构位于所述可移动注塑模具后方;所述注塑机构包括螺杆加热器、螺杆、料斗、伺服电机和螺杆移动驱动机构,所述螺杆加热器内部为腔体,所述螺杆设置于所述螺杆加热器内,所述料斗设置于所述螺杆加热器上方,所述料斗的出口与所述螺杆加热器的内部腔体相通,所述螺杆通过连杆与所述螺杆移动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螺杆移动驱动机构。本发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能源耗损过大,后继压力不足,容易致使物料无法注塑,拉后进度,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位注塑机,以解决现有的注塑机能源耗损过大,后继压力不足,容易致使物料无法注塑,拉后进度,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工位注塑机,其结构包括电控箱、电机、直轨、射胶座、出胶口、料斗、进料口、控制器、显示屏、开关键、料筒加热器、透视窗、定料装置、动模板、液压缸、涡轮增压装置,所述电控箱内设有电机,所述直轨与射胶座相连接,所述出胶口与料斗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开关键相连接,所述透视窗内部设有定料装置,所述定料装置与动模板相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涡轮增压装置相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装置由压气壳体、轴承、压气叶轮、中央支座、排气叶轮组成,所述压气壳体内部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压气叶轮相连接,所述压气叶轮与中央支座相连接,所述中央支座与排气叶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方设有直轨。

进一步地,所述射胶座与出胶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料斗与进料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料筒加热器与射胶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与液压缸相连接。

本发明设有涡轮增压装置,能够增加压力,注塑作业不间断,避免能源耗损过大,加快了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工位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涡轮增压装置-16示意图。

图中:电控箱-1、电机-2、直轨-3、射胶座-4、出胶口-5、料斗-6、进料口-7、控制器-8、显示屏-9、开关键-10、料筒加热器-11、透视窗-12、定料装置-13、动模板-14、液压缸-15、涡轮增压装置-16、压气壳体-161、轴承-162、压气叶轮-163、中央支座-164、排气叶轮-16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注塑机,其结构包括电控箱1、电机2、直轨3、射胶座4、出胶口5、料斗6、进料口7、控制器8、显示屏9、开关键10、料筒加热器11、透视窗12、定料装置13、动模板14、液压缸15、涡轮增压装置16,所述电控箱1内设有电机2,所述直轨3与射胶座4相连接,所述出胶口5与料斗6相连接,所述控制器8上设有显示屏9,所述显示屏9与开关键10相连接,所述透视窗12内部设有定料装置13,所述定料装置13与动模板14相连接,所述液压缸15与涡轮增压装置16相连接,所述涡轮增压装置16由压气壳体161、轴承162、压气叶轮163、中央支座164、排气叶轮165组成,所述压气壳体161内部设有轴承162,所述轴承162与压气叶轮163相连接,所述压气叶轮163与中央支座164相连接,所述中央支座164与排气叶轮165相连接,所述电机2上方设有直轨3,所述射胶座4与出胶口5相连接,所述料斗6与进料口7相连接,所述料筒加热器11与射胶座4相连接,所述动模板14与液压缸15相连接。

在进行使用时,按开关键10启动电机2带动涡轮增压装置16,电机2排出的废气,推动排气叶轮165,并带动与轴承162连接的压气叶轮163也同时转动,压气叶轮163把空气从进风口强制吸进,降低被压缩空气的温度、提高密度,防止电机2产生爆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