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管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75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带管缠绕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钢带管在国内的使用已经较为普及,作为埋在地下排水用的管材,其承受外部压力的大小,体现了此管材性能的好坏,承受外压能力的指标即是环刚度。如果钢带管环刚度不够,则会造成管材在施工或使用中,因无法承受外部的压力而发生变形,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无法使用。目前在钢带管的生产工艺中,缠绕机上下压轮片间距偏大,造成钢带管螺距大,影响产品的环刚度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钢带管缠绕机,能够根据钢带管的直径要求调节压轮片间距,缩短螺距,提高环刚度和产品质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全实用,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钢带管缠绕机,包括机座、电机、配合设置的上下一对压轮片、齿形圆片、直线气缸、滑块、链条、连杆、拉簧、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电机安装在机座右下方;所述压轮片连接电机转轴,并且电机转轴连接第二链轮,压片轮开设有卡槽,并且齿形圆片与卡槽在一水平线上;所述直线气缸与滑块连接;所述齿形圆片还与链轮转轴连接;所述第三链轮安装在为转动结构的连杆上,且还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通过链条连为一体,所述一对压轮与螺距调节机构相连接,所述螺距调节机构包括螺距调节电机,螺距调节电机的底座中心铰接在机座的左下方,螺距调节电机主轴上装有调节丝杠,调节丝杠上旋套有活动螺母,调节电机上有导线与微电脑控制中心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滑块设置在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中,且为滑动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钢带管缠绕机,能够根据钢带管的直径要求调节压轮片间距,缩短螺距,提高环刚度和产品质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全实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电机;2、压轮片;3、齿轮圆片;4、直线气缸;5、滑块;6、螺距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带管缠绕机,包括机座、电机1、配合设置的上下一对压轮片2、齿形圆片3、直线气缸4、滑块5、链条、连杆、拉簧、第一交叉滚子导轨、第二交叉滚子导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电机1安装在机座右下方;所述压轮片2连接电机1转轴,并且电机1转轴连接第二链轮,压片轮开设有卡槽,并且齿形圆片3与卡槽在一水平线上;所述直线气缸4与滑块5连接;所述齿形圆片3还与链轮转轴连接;所述第三链轮安装在为转动结构的连杆上,且还连接有拉簧;所述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通过链条连为一体,所述一对压轮与螺距调节机构6相连接,所述螺距调节机构6包括螺距调节电机1,螺距调节电机1的底座中心铰接在机座的左下方,螺距调节电机1主轴上装有调节丝杠,调节丝杠上旋套有活动螺母,调节电机1上有导线与微电脑控制中心输出端相连。

作为更好地实施方式,所述滑块5设置在第一交叉滚子导轨和第二交叉滚子导轨中,且为滑动结构。

使用方法:当缠绕螺距变大时,微电脑控制中心经过分析处理后输出减少螺距的指令给螺距调节电机1,螺距调节电机1则通过调节丝杠、活动螺母带动上下压轮片2间距减小,从而使缠绕螺距变小。当缠绕螺距变大时,微电脑控制中心输出增大螺距的指令给螺距调节电机1,螺距调节电机1通过调节丝杠、活动螺母带动上下压轮片2间距增大,从而使缠绕螺距增大。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钢带管的直径要求调节压轮片2间距,缩短螺距,提高环刚度和产品质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全实用,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