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膜机模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4992阅读:30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机械行业,具体说是一种吹膜机的模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吹膜机种类很多,但经常出现出模壁厚不均匀、料温不稳定、出料不顺畅、效率低等问题,尤其是针对质量要求较高的食用菌包袋行业,由于食用菌培养料对菌包袋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果菌包袋的厚度等规格不均匀将直接影响菌包(棒)的质量,最终影响食用菌的产值,因此,需要一种精度较高的吹膜机模头来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证吹膜厚度等技术指标的高精度模头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吹膜机模头结构,包括外套,外套上部的模口及外套下部的进料端,所述外套内部设置圆锥通孔,所述圆锥通孔内设置螺旋体,所述螺旋体也呈圆锥型;所述螺旋体的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在进料端上,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模芯固定;螺旋体上设置多条螺旋槽,所述螺旋槽与进料口连通;所述螺旋槽的深度由大变小;所述螺旋体与外套的圆锥通孔的径向间隙由小变大;所述模芯设置在模口内,所述模芯包括圆锥部及圆柱部,所述模口内设置相应的形状的腔体;所述模芯的圆锥部与模口的圆锥型腔体的径向间隙由大变小;所述模芯的圆柱部与模口的圆柱型腔体的径向间隙不变。

所述螺旋槽绕螺旋体两圈以上。

所述模芯的圆柱部与模口的圆柱槽的长度大于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锥型螺旋体的设置保证了与外套间的径向间隙由小变大;所述螺旋槽的深度由大变小(深度是数值,应用由大变小来描述);这样的设置使得树脂流动更加平稳,膜泡平整,薄厚均匀,公差值小;2.模芯的圆锥部与模口的圆锥型腔体的径向间隙由大变小,吹膜过程中能保证压力逐渐增大;

3、螺旋体的外圈螺旋槽绕体两圈,共混更加均匀,有效融合;

4、模芯的圆柱部正常标准高度为35mm,本实用新型为40mm以上,提高加长后树脂流动速度更加平稳、均匀,有利于膜口均匀出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套2,外套2上部的模口3及外套下部的进料端12,所述外套2内部设置圆锥通孔6,所述圆锥通孔6内设置螺旋体1,所述螺旋体1也呈圆锥型;所述螺旋体1的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在进料端12上,直径较小的一端与模芯4通过螺纹固定或螺旋体1与模芯4成一体式结构;螺旋体1上设置多条螺旋槽5,所述螺旋槽5与进料口10连通;所述螺旋槽5的深度由大变小,本实施例为由20mm至0mm;螺旋槽5的截面呈半圆状;所述螺旋体1与外套2的圆锥通孔的径向间隙由小变大,本实施例单侧间隙为由0至20mm;所述模芯4设置在模口3内,所述模芯4包括圆锥部13及圆柱部14,所述模口内设置相应的形状的圆锥形腔体9和圆柱形腔体11;所述模芯的圆锥部13与模口的圆锥型腔体9的径向间隙由大变小,本实施例单侧间隙由20至0.5mm;所述模芯的圆柱部14与模口的圆柱型腔体11的径向间隙不变。

所述螺旋槽5绕螺旋体1两圈以上。螺旋槽5的数量本实施例为3个,还可设定为4个、5个、6个及更多,具体可根据生产实际而定。

所述模芯的圆柱部14与模口的圆柱型腔体11的长度大于40mm。

相对于螺旋体为圆柱状、模芯的圆锥部13与模口的圆锥型腔体9的径向间隙不变的情况的比较例,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吹膜精度要高许多,数据如表1

表1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数据可见,本实用新型远远好于对比例;

在保持同样的数据情况下,仅仅改变螺旋体的数量,对比例采用螺旋线绕螺旋体1圈,则可见厚薄不均匀的情况,数据如表2

表2

由上表可见,螺旋线的圈数对产品的厚度均匀值影响较大,当然,如果螺旋体的圈数过多,如圈数为3,厚度均匀值并未改善,如表3

表3

只要保证所述螺旋体1与外套2的圆锥通孔的径向间隙由小变大,如单侧间隙为由0至10-20mm;所述模芯4设置在模口3内,所述模芯4包括圆锥部13及圆柱部14,所述模口内设置相应的形状的圆锥形腔体9和圆柱形腔体11;所述模芯的圆锥部13与模口的圆锥型腔体9的径向间隙由大变小,如单侧间隙由20-30至0.5mm;所述模芯的圆柱部14与模口的圆柱型腔体11的径向间隙不变;均优于螺旋体为圆柱状、模芯的圆锥部13与模口的圆锥型腔体9的径向间隙不变的情况的比较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