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194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胎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是车辆所需的必备部件之一,由天然或人工橡胶制成。轮胎使用一定时间后会损坏或老化而废弃,目前废弃的轮胎日益增多。这些废弃轮胎如果直接丢弃,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作为一种潜在的原料资源,人们将废弃轮胎中的各种成分转化为可利用的二次原料,以减少废弃轮胎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对废弃轮胎进行二次处理时,首先要进行回收、切割粉碎,但是回收的废旧轮胎表面往往沾染许多污泥,如果直接进行切割粉碎,这些污泥会混入粉碎后的二次橡胶原料中,不利于进行二次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解决上述轮胎切割前需要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轮胎清洗装置。

本方案中的轮胎清洗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洗胎槽、电机,洗胎槽上部连接有进水管,下部连有排水管,洗胎槽内设置有圆形的转盘,转盘下表面中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盘上设有双向伸缩器,双向伸缩器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持杆,夹持杆均与转盘铰接。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在于:本方案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洗胎槽,洗胎槽内设有圆形的转盘,在使用时通过运输装置将废旧轮胎放入洗胎槽内的转盘上,并调整废旧轮胎位置使其与转盘同心;转盘上设有双向伸缩器,双向伸缩器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持杆,操纵双向伸缩器向两端伸长,使夹持杆向中间靠拢将轮胎夹住;然后通过进水管向洗胎槽中加水,并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转盘与轮胎一同绕其轴线转动,轮胎在转动过程中,其表面与洗胎槽中的水相对移动而互相摩擦,将轮胎上的污泥洗去。清洗完成后,收缩双向伸缩器,使其两端的夹持杆向两边分开,放松对轮胎的夹持,然后将轮胎取出,将污水从排水管排出。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电机带动转盘上的轮胎转动,不断与水发生摩擦,将轮胎上的污泥洗去;同时通过双向伸缩器的伸缩控制夹持杆张开与闭合实现放松和夹紧轮胎。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基于基础方案,所述电机为间歇正反转电机。电机顺时针转动一段时间后暂停,使轮胎周围的水失去轮胎的带动力而减速;间歇一段时间和后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轮胎反向转动,轮胎反转后与轮胎周围的水之间反向摩擦,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大,水对轮胎上污泥的冲击作用力也增大,清洗效果得以提高。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转盘上表面中部可拆卸地设有定位柱。转盘中部的定位柱有助于将轮胎进行初步定位,使轮胎与转盘同心,从而增加轮胎在转盘上的稳定性;可拆卸式设计使得便于更换不同大小的定位柱。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排水管和进水管之间连接有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泵收集排出的污水经过滤后将其回流至进水管,用于再次清洗,利于节约用水。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排水管和循环水泵之间设有过滤器。单独设置过滤器,能够提高对排水管排出的污水的净化程度,在保护循环水泵的同时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机架1、转盘2、双向伸缩器3、夹持杆4、洗胎槽5、轮胎6、定位柱7、进水管8、循环水泵9、排水管10、阀门11、间歇正反转电机12、过滤器13。

如图1所示,一种轮胎6清洗装置, 包括机架1, 机架1上设有洗胎槽5,洗胎槽5右上部设有进水管8,洗胎槽5右下部设有排水管10,排水管10依次设有阀门11、过滤器13和循环水泵9,最后与进水管8相连;洗胎槽5内部设有圆形的转盘2,转盘2上表面中央通过键槽可拆卸地设有同心的定位柱7,转盘2下表面中心固定连接到间歇正反转电机12的输出轴,转盘2上还设有双向伸缩器3,双向伸缩器3两端均铰接有夹持杆4,夹持杆4中段均与转盘2铰接。

在使用时通过运输装置将轮胎6放入洗胎槽5内的转盘2上,使定位柱7穿过轮胎6中央的孔进行初步定位,然后调整轮胎6位置使其与转盘2同心;转盘2上设有双向伸缩器3,双向伸缩器3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持杆4,启动双向伸缩器3向两端伸长,由于夹持杆4中段铰接在转盘2上,夹持杆4上端将向中间靠拢将轮胎6夹住;然后通过进水管8向洗胎槽5中加水,并启动间歇正反转电机12,间歇正反转电机12转动带动转盘2与轮胎6一同绕其轴线转动,轮胎6在转动过程中,其表面与洗胎槽5中的水相对移动而互相摩擦,将轮胎6上的污泥洗去;间歇正反转电机12正向转动一段时间后暂停,使轮胎6周围的水失去轮胎6的带动力而减速,一段时间后间歇正反转电机12开始反向转动,并带动轮胎6反向转动,轮胎6反转后与轮胎6周围的水之间反向摩擦,两者之间的相对速度增大,水对轮胎6上污泥的冲击作用力也增大,清洗效果得以进一步提高;清洗完成后,收缩双向伸缩器3,使其两端的夹持杆4上端向两边分开,放松对轮胎6的夹持,然后将轮胎6取出;在清洗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将阀门11打开,使污水从排水管10排出,并经过滤器13过滤,被循环水泵9送至进水管8,进行再次使用,利于节约用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