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6915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设计过程中,对于在行位脱模区域有较高柱位的产品,往往使用在柱位对角放置顶针的方法使产品顶出,但这种方法很容易将产品胶位顶白或使产品损坏,从而会降低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无法达到预期的脱模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包括行位座和铲机,所述行位座和所述铲机的配合面为斜面,所述行位座内滑设有竖直设置的司筒和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用于推动所述司筒向上移动;所述行位座内还固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行位座抵接,所述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司筒向下复位;所述铲机的斜面上固设有沿所述铲机的斜面坡度方向设置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设置在所述铲机的斜面下部,所述凸台的左侧面与所述铲机的斜面平行,所述凸台的左侧面上端与所述铲机的斜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平面。

具体地,所述推动块的下端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斜面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座的右侧面穿设有两贯穿所述行位座的左侧面的斜撑销,两所述斜撑销呈坡度设置,所述斜撑销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铲机的斜面坡度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座一侧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向下贯穿所述行位座的斜面;

所述容置槽内竖直滑设有行位顶针面板和行位顶针底板;所述司筒的下端设置在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所述司筒的上端垂直贯穿所述容置槽的上侧壁,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容置槽的上侧壁抵接,所述司筒和弹簧均垂直于所述行位顶针面板;所述行位顶针面板的下表面与所述行位顶针底板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行位顶针底板用于将所述司筒的下端压紧固定在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所述行位顶针底板与所述推动块的上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内还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垫板,所述司筒内滑设有司筒针,所述司筒针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垫板内,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铲机和所述行位顶针底板之间,所述垫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推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块的上端固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挂台。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下端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沿所述铲机的斜面滑动,所述第二斜面上开设有沿其坡度方向设置的通槽,所述推动块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铲机斜面上的凸台滑动于所述通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铲机右侧的模板上固设有顶针板反铲,所述顶针板反铲与所述行位顶针面板的上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顶针底板和所述行位顶针面板上垂直穿设有至少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塞打螺栓,所述塞打螺栓垂直螺接在所述容置槽的上侧壁上。

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合模后,垫板的第二斜面与推动块的第一斜面均与铲机的斜面抵接,此时,弹簧处于自由伸展状态,司筒处于收缩状态,向注塑模具内注塑后形成产品,司筒不会对产品的柱位造成影响;开模时,在斜撑销的作用下,行位座沿铲机的斜面坡度方向向左下方移动,当行位座上的推动块上的第二平面与铲机上的第一平面抵接时,推动块无法继续跟随行位座向左下方移动,随着行位座向左下方移动,推动块向上推动行位顶针底板和行位顶针面板向上移动,行位顶针底板和行位顶针面板向上移动时压缩弹簧同时带动司筒将产品逐渐顶出模具,由于分模时产品已经成型并逐渐冷却,此时,司筒与产品柱位抵压产品柱位不会出现损坏或者发生发白的现象,这样就能顺利将产品顶出,从而实现使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顺利脱模,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开模前的推动块位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开模前的司筒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开模时推动块位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开模时司筒位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开模后推动块位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的开模后司筒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包括行位座1和铲机2,行位座1和铲机2的配合面为斜面,行位座1内滑设有竖直设置的司筒3和推动块4,推动块4用于推动司筒3向上移动;行位座1内还固设有竖直设置的弹簧5,弹簧5的上端与行位座1抵接,弹簧5用于驱动司筒3向下复位;铲机2的斜面上固设有沿铲机2的斜面坡度方向设置的凸台21,凸台21用于与推动块4下端抵接后推动司筒3向上移动从而促使产品顶出。

如图2、4、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凸台21设置在铲机2的斜面下部,凸台21的左侧面与铲机2的斜面平行,凸台21的左侧面上端与铲机2的斜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平面22。

具体地,所述推动块4的下端包括第二平面41和第一斜面42,第二平面41与第一斜面42相接;第二平面41用于在行位座1与铲机2发生相对移动时与第一平面22抵接从而使推动块4向上移动推动司筒3上升,这样就便于使产品顺利顶出;第一斜面42与铲机2的斜面或者凸台21的左侧面抵接;第一斜面42与铲机2的斜面抵接时,弹簧5处于伸展状态,司筒3处于收缩状态;第一斜面42与凸台21的左侧面抵接时,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司筒3处于伸长状态;第一斜面42还用于分模后合模时使推动块4顺利与铲机2的第一凸台21的左侧面对接,这样就便于顺利合模。

进一步地,所述行位座1的右侧面穿设有两贯穿行位座1的左侧面的斜撑销6,两斜撑销6呈坡度设置,斜撑销6的倾斜角度与铲机2的斜面坡度一致;两斜撑销6用于在开模时控制行位座1沿斜撑销6坡度方向(即,铲机2斜面坡度方向)移动,这样就能使推动块4与铲机2斜面上的凸台21和第一平面22抵接,从而促使产品顺利顶出。

如图1~图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行位座1一侧面(右侧面)开设有容置槽11,容置槽11向下贯穿行位座1的斜面;

容置槽11内竖直滑设有行位顶针面板7和行位顶针底板8,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1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竖直设置的滑槽12,两滑槽12对称设置,顶针面板7和行位顶针底板8滑设于两滑槽12内;司筒3的下端设置在行位顶针面板7上,司筒3的上端垂直贯穿容置槽11的上侧壁,弹簧5的下端固定在行位顶针面板7上,弹簧5的上端与容置槽11的上侧壁抵接,司筒3和弹簧5均垂直于行位顶针面板7;行位顶针面板7下表面与行位顶针底板8上表面贴合设置,行位顶针底板8用于将司筒3的下端压紧固定在行位顶针面板7上,行位顶针底板8与推动块4的上表面抵接。

如图1、3、5、7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11内还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垫板9,司筒3内滑设有司筒针31,司筒针31的下端固定在垫板9内,本实施例中,行位座1的两相对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安装槽13,两安装槽13对称设置,垫板9安装在两安装槽13内,两滑槽12与两安装槽13连通;垫板9设置在铲机2和行位顶针底板8之间,垫板9上开设有通孔(未示出),推动块4滑动设置在通孔内。

如图1、2、4、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块4的上端固设有两相对设置的挂台43,两挂台43用于防止推动块4从垫板9上脱落。

进一步地,垫板9的下端设有第二斜面91,第二斜面91沿铲机2的斜面滑动,第二斜面91上开设有沿其坡度方向设置的通槽92,推动块4位于通槽92内,铲机2斜面上的凸台21滑动于通槽92内。

进一步地,所述铲机2右侧的模板(未示出)上固设有顶针板反铲10,顶针板反铲10与行位顶针面板7的上表面抵接;分模时,顶针板反铲10会随行位座1左移与行位顶针面板7分离,顶针板反铲10用于防止合模后行位顶针面板7向上移动,这样就能避免合模后注塑模具在注塑形成产品过程中司筒3向上抵压产品的柱位造成产品柱位被顶白或者发生损坏的现象。

如图1、3、5、7所示,进一步地,行位顶针底板8和行位顶针面板7上垂直穿设有至少两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塞打螺栓14,塞打螺栓14垂直螺接在容置槽11的上侧壁上,行位顶针底板8和行位顶针面板7可沿塞打螺栓14上下滑动,塞打螺栓14用于限制行位顶针底板8和行位顶针面板7向下滑动,从而防止行位顶针底板8和行位顶针面板7从行位座1内脱离。

本发明提供的便于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脱模的顶出结构,合模后,垫板9的第二斜面91与推动块4的第一斜面42均与铲机2的斜面抵接,此时,弹簧5处于自由伸展状态,司筒3处于收缩状态,向注塑模具内注塑后形成产品,司筒3不会对产品的柱位造成影响;开模时,在斜撑销6的作用下,行位座1沿铲机2的斜面坡度方向向左下方移动,当行位座1上的推动块4上的第二平面41与铲机2上的第一平面22抵接时,推动块4无法继续跟随行位座1向左下方移动,随着行位座1向左下方移动,推动块4向上推动行位顶针底板8和行位顶针面板7向上移动,行位顶针底板8和行位顶针面板7向上移动时压缩弹簧5同时带动司筒3将产品逐渐顶出模具,由于分模时产品已经成型并逐渐冷却,此时,司筒3与产品柱位抵压产品柱位不会出现损坏或者发生发白的现象,这样就能顺利将产品顶出,从而实现使注塑模具内高柱位产品顺利脱模,同时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