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色母粒密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3340阅读:1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色母粒密炼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色母粒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色母粒密炼机。



背景技术:

密炼机广泛用于橡胶塑料工业中,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具有密炼室,密炼室内部具有两个相对回转的转子,物料在密炼室内受到强烈的剪切和挤压作用,从而受到强烈的混炼。密炼机的转子主要分为啮合型转子及剪切型转子。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含啮合型转子的密炼机,当往密炼室加入生胶时,由于啮合型转子只通过挤压来对生胶粉碎,往往需要消耗较大的功率,使得含啮合型转子的密炼机整体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色母粒密炼机,其粉碎生胶时耗能较低,使得密炼机整体耗能较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色母粒密炼机,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密炼室,所述密炼室内设有两个转子,所述密炼室顶部具有压料机构,所述基座还设有用于驱动转子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子之间通过减速箱连接传动;两个所述转子分别为公转子和母转子,所述公转子表面设有若干个沿所述公转子的长度方向螺旋设置的凸条,所述母转子表面设有若干个沿所述母转子长度方向螺旋设置的且能与所述凸条相互啮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后侧壁边缘具有用剪切物料的刃部。

具体地,所述凸条与所述凹槽的截面轮廓线为相互啮合的渐开线。

具体地,所述公转子设有五个所述凸条,所述母转子设有六个所述凹槽。

具体地,所述公转子的长度与半径之比为1.8~ 2.3。

具体地,所述母转子的长度与半径之比为2~ 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往密炼室加入生胶,生胶进入公转子与母转子的啮合区时,生胶物料随凸条与凹槽的啮合而被挤压至形变,继而,随着公转子和母转子进一步相对转动,生胶物料被挤压至刃部处,并受到刃部与凸条的共同剪切作用,即生胶物料在经过公转子与母转子的啮合区后,依次受到凸条与凹槽的共同挤压作用,继而受到刃部与凸条的共同剪切作用,因而当往密炼室加入生胶时,该生胶能够相对容易地被捏碎,使得公转子与母转子粉碎生胶时耗能较低,使得密炼机整体耗能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色母粒密炼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色母粒密炼机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公转子与母转子在配合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公转子与母转子在配合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 基座、2. 密炼室、3. 公转子、31. 凸条、4. 电机、

5. 减速箱、6. 压料机构、7. 母转子、71. 凹槽、

711. 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色母粒密炼机,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1上的密炼室2,。密炼室2内设有两个转子,密炼室2顶部具有压料机构6,基座1还设有用于驱动转子转动的电机4。电机4与转子之间通过减速箱5连接传动。结合图3及图4,两个转子分别为公转子3和母转子7,公转子3表面设有若干个沿公转子3的长度方向螺旋设置的凸条31,母转子7表面设有若干个沿母转子7长度方向螺旋设置的且能与凸条31相互啮合的凹槽71,凹槽71的后侧壁边缘具有用剪切物料的刃部711。当往密炼室2加入生胶,生胶进入公转子3与母转子7的啮合区时,生胶物料随凸条31与凹槽71的啮合而被挤压至形变,继而,随着公转子3和母转子7进一步相对转动,生胶物料被挤压至刃部711处,并受到刃部711与凸条31的共同剪切作用,即生胶物料在经过公转子3与母转子7的啮合区后,依次受到凸条31与凹槽71的共同挤压作用,继而受到刃部711与凸条31的共同剪切作用,因而当往密炼室加入生胶时,该生胶能够相对容易地被捏碎,使得公转子3与母转子7粉碎生胶时耗能较低,使得密炼机整体耗能较小。

具体地,凸条31与凹槽71的截面轮廓线为相互啮合的渐开线,当生胶进入公转子3与母转子7的啮合区,继而被凸条31与凹槽71共同挤压的过程中,由于凹槽71的截面轮廓线为渐开线,生胶物料会顺着渐开线流至凹槽71的后侧壁边缘的刃部711,继而被该刃部711与凸条31共同剪切。该截面轮廓线为渐开线的凹槽71使得生胶物料流动过程阻力减低,流动顺畅。

具体地,公转子3设有五个凸条31,母转子7设有六个凹槽71,使得任意两个凹槽71与凸条31均有配合的机会,使得各凹槽71与各凸条31能够充分磨合,避免单个凹槽71或凸条31局部受力或收磨损过大。

具体地,公转子3的长度与半径之比为1.8~ 2.3。

具体地,母转子7的长度与半径之比为2~ 2.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