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塑机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979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搪塑机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搪塑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搪塑机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内饰使用搪塑表皮的趋势持续走高。搪塑表皮自身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逼真的仿皮革纹理媲美真皮,并且在实际加工中可做出美观的仿装饰间线效果。但是,现有的搪塑机在对粉料箱进行加料时,主要采用手动加料的方式,手动加料方式由于通过人为控制添加的量,使添加的粉料量不精确,最终导致生产出来的表皮的效果,同时,添加时需要操作员一直在现场监控搪塑机的运行情况,浪费人力,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搪塑机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粉料箱采用手动加料,导致添加的粉料量不够精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搪塑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搪塑机、上料装置和控制系统,搪塑机包括粉料箱,在粉料箱的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器人、料站、倒袋站和机器人移动机构;其中,重量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粉料箱的重量,并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倒袋站包括出料管,在出料管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电动蝶阀;料站包括上料平台和用于支撑上料平台的固定支架,在上料平台上设置有料杯,料杯位于电动蝶阀的正下方;机器人移动机构与上料机器人固定连接,用于带动上料机器人移动;上料机器人用于将盛装粉料的料杯移动至粉料箱的上方,并将料杯内的粉料倒入粉料箱,上料机器人包括料杯夹取装置,料杯夹取装置用于夹取料杯;控制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号发送模块;其中,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重量传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比感应信号所对应的重量值与预设的重量值;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感应信号所对应的重量值小于预设的重量值时,向电动蝶阀发出启、停信号。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机器人移动机构为直线滑台、直线电机或滑块型电缸。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机器人移动机构包括滑块、导轨、伺服电机和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伺服电机连接,滑块设置在导轨上,且滑块的一面与滚珠丝杠的螺母固定连接,滑块的另一面与上料机器人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上料机器人沿着导轨的方向移动。

再者,优选的结构是,搪塑机还包括辊道输送线,辊道输送线包括滚筒和支腿,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支腿的底部,粉料箱设置在滚筒上。

利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搪塑机自动上料装置,通过重量传感器对粉料箱进行称重,再根据粉料箱的重量确定粉料箱所需要的料粉的重量,利用控制系统控制电动蝶阀的动作,实现粉料箱的精准上料。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辊道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料机器人1、料杯夹取装置11、配电柜12、料站2、固定支架21、上料平台22、倒袋站3、出料管31、电动蝶阀32、机器人移动机构4、支撑架41、导轨42、滑块43、伺服电机44、料杯5、辊道输送线6、滚筒61、支腿62、粉料箱7、重量传感器8、称重传感器9、控制系统1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搪塑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搪塑机、上料装置和控制系统,搪塑机的结构如图4所示,搪塑机包括辊道输送线,辊道输送线包括滚筒61和支腿62,支腿起到支撑滚筒61的作用,在支腿62的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8,在滚筒61上设置粉料箱7,粉料箱7通过滚筒61移动至指定的上料位置,重量传感器8用于感应粉料箱7的重量,并将感应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判断粉料箱的重量是否需要上料,在需要上料时,控制上料装置对粉料箱7进行上料。

图4中示出了两个粉料箱7,两个粉料箱7实现双色搪塑,当然,也可以在滚筒61上设置一个粉料箱7,实现单色搪塑,或在滚筒61上设置两个以上的粉料箱7,实现多色搪塑。

图1-图3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主视结构和俯视结构。

如图1-图3共同所示,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器人1、料站2、倒袋站3、机器人移动机构4和料杯5;其中,倒袋站3用于对袋装的粉料进行拆袋卸料,并输送至料站2,料站2用于对料杯5进行上料,机器人移动机构4用于移动上料机器人1,上料机器人1用于夹取上料后的料杯5,并移动至辊道输送线的上方,将料杯5内的粉料倒入辊道输送线上的粉料箱内;。

图1中示出了两套上料装置,各自对一个粉料箱进行上料,每套上料装置均包括两个倒袋站3,两个倒袋站3共用一个料站2,从而实现在同一粉料箱中分配不同颜色的粉料;每个倒袋站3包括出料管31,在出料管31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电动蝶阀32,电动蝶阀32用于控制出料管31的导通或关闭,以控制对料杯5上料的量。

料站2包括固定支架21和上料平台22,固定支架21用于支撑上料平台22,固定支架21由方管焊接而成,在上料平台22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9,称重传感器9用于对料杯5进行称重,称重传感器9位于电动蝶阀32的正下方,在电动蝶阀32导通出料管31时,粉料落入料杯5内,实现料杯5的上料。

机器人移动机构4包括支撑架41和横移机构,横移机构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架41上,上料机器人1与横移机构固定连接,通过横移机构带动上料机器人1横向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横移机构为直线滑台、直线电机或滑块型电缸。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横移机构包括导轨42和滑块43,以及,机器人移动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44和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伺服电机44连接,滑块43设置在导轨42上,且滑块43的一面与滚珠丝杠的螺母固定连接,滑块43的另一面与上料机器人1固定连接,通过伺服电机44驱动上料机器人沿着导轨42的方向移动。

上料机器人1包括料杯夹取装置11,料杯夹取装置11用于夹取料杯5。

在支撑架41上还安装有配电柜12和控制系统10,配电柜12用于向上料机器人1供电,控制系统10用于接收重量传感器8的感应信号,根据该感应信号控制电动蝶阀32的动作。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逻辑结构。

如图5所示,控制系统10包括数据接收模块10a、数据处理模块10b和信号发送模块10c。

其中,数据接收模块10a用于接收重量传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送至数据处理模块10b。

数据处理模块10b用于对比感应信号所对应的重量值与预设的重量值,从而判断粉料箱是否需要上料,当感应信号所对应的重量值小于预设的重量值时,判断粉料箱需要上料,同时计算粉料箱需要的粉料量;当感应信号所对应的重量值等于或大于预设的重量值时,判断粉料箱无需上料。

信号发送模块10c用于在数据处理模块10b判断出粉料箱需要上料时,即在感应信号所对应的重量值小于预设的重量值时,向电动蝶阀发出与启、停信号,从而控制倒袋站的出料管的导通时间,出料管在导通时间内流出的粉料量为料杯的上料量,也是粉料箱需要的粉料量。

当料杯上料完成后,上料机器人通过料杯夹取装置夹取料杯,将料杯移动至粉料箱的上方,并将料杯的粉料倒入粉料箱内,完成上料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