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521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领域,当需要成型的塑胶产品内部存在扣位槽时,主要通过斜顶机构来配合成型及抽芯。具体来讲,一般是通过注塑机或油缸在垂直方向进行顶出使斜顶机构进行横向的运动来实现扣位槽的脱模,但是利用斜顶机构来配合成型及脱模,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注塑模具的制作难度。对于不能通过普通斜顶机构脱出内部扣位槽的注塑产品,一般采用更改产品的结构来实现。但是,采用更改产品的结构存在如下缺点:(1)成本高,将一个产品拆分成两个件,需要开发两套模具,增加了模具的开发成本,同时生产需要两台注塑机,最后还需要将两个产品组装在一起,增加了生产成本。(2)影响外观,一个产品生产出来可以有比较漂亮的外观,拆分成两个产品,必然会产品相应的拼接线,缺乏整体美观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便于从产品内部扣位进行脱模,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效率显著提升且成本有效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公模及母模,所述注塑模具用于成型具有腔体的成型产品,所述腔体的侧壁形成有扣位槽及引导槽,所述脱模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公模的公模镶件,所述公模镶件的一端形成公模入子,所述公模入子的至少一侧壁凸设有扣位,在合模后,所述公模入子用于与所述公模及母模配合以形成与成型产品形状相匹配的模穴,所述扣位用于成型所述成型产品的扣位槽,在开模时,通过驱动所述公模镶件向外脱离进而带动所述公模入子的扣位使其从所述扣位槽内强制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通过形成在所述公模入子上的所述扣位可以方便成型所述成型产品的扣位槽,更重要的是,在准备开模时,只需要驱动所述公模镶件向外脱离即可带动所述公模入子的扣位从所述成型产品的扣位槽内强制脱离,藉此,所述脱模结构的结构得以有效简化,进而使得制作更加简单,效率显著提升,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也不会对所述成型产品的外观造成影响。

较佳地,所述公模入子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凸设有所述扣位。

较佳地,所述公模入子的至少一侧壁于其根部处凸设有用于成型所述引导槽的凸块。

所述公模入子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凸设有所述凸块。

较佳地,所述公模镶件在与所述公模入子相反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定位的挂台。

较佳地,所述脱模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侧向滑块,所述侧向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模与母模之间,所述侧向滑块用于成型所述成型成品的侧面结构。

较佳地,所述脱模结构包括相向设置的两所述侧向滑块,两所述侧向滑块用于成型所述成型成品的相对的两侧面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模具成型的塑胶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在成型图1所示的塑胶产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的公模入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的侧向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沿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5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图1提供了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进行成型的一种塑胶产品200,该塑胶产品200内部形成有腔体201,所述腔体201贯穿所述塑胶产品200的一端形成开口202,所述腔体201的至少一侧壁形成有相对应的扣位槽203及引导槽204,所述引导槽204形成在所述腔体201的开口202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腔体201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扣位槽203及引导槽204。当将对接产品(图未示)插入至所述腔体201时,所述对接产品上的扣位块经相应的所述引导槽204的引导后滑入并扣合在相应的所述扣位槽203 内。

图2至图6提供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公模及母模(图未示),所述脱模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公模的公模镶件10,所述公模镶件10的一端形成公模入子11,在合模后,所述公模入子11用于与所述公模及母模配合以形成与成型产品形状相匹配的模穴(图未示),所述公模入子11的至少一侧壁凸设有扣位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产品为塑胶产品200,所述扣位12用于成型所述扣位槽203,在开模时,通过驱动所述公模镶件10向外脱离进而带动所述公模入子11的扣位12使其从所述扣位槽203内强制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通过形成在所述公模入子11上的所述扣位12可以方便成型所述成型产品的扣位槽,更重要的是,在准备开模时,只需要驱动所述公模镶件10向外脱离即可带动所述公模入子11 的扣位12从所述成型产品的扣位槽内强制脱离,藉此,所述脱模结构的结构得以有效简化,进而使得制作更加简单,效率显著提升,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也不会对所述成型产品的外观造成影响。

请参阅图3、图5及图6,较佳地,所述公模入子11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凸设有所述扣位12。较佳地,所述公模入子11的至少一侧壁于其根部处凸设有用于成型所述引导槽204的凸块13;所述公模入子11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凸设有所述凸块13。较佳地,所述公模镶件10在与所述公模入子11相反的一端形成有用于定位的挂台14。

请参阅图2、图4及图5,较佳地,所述脱模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侧向滑块20,所述侧向滑块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公模与母模之间,所述侧向滑块20用于成型所述成型成品的侧面结构,在合模时,至少一所述侧向滑块20与所述公模、母模及公模入子11配合以形成与所述成型产品形状相匹配的所述模穴。较佳地,所述脱模结构包括相向设置的两所述侧向滑块20,两所述侧向滑块20用于成型所述成型成品的相对的两侧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两所述侧向滑块20为相互对称结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