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式汽车盖板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5207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盖板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车辆汽车生产中,例如一些汽车齿轮箱的盖板,或者尾门盖板、气囊盖板等现有技术都是通过机械加工来制作的,但是机械加工盖板零件的效率较低,而且很大程度的浪费原料,现在对于汽车盖板多数采用模具来制作,而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盖板模具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成品质量差,而且有一些成品由于注塑材料的黏性,会粘连在模腔中,不容易取出,导致注塑成型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很容易将成品从模腔中取出的汽车盖板注塑模具。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盖板注塑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的上底座的下端面竖直向下安装有连杆;所述的连杆的下端部安装有模具体,所述的模具体的中部设置有凸起的模腔,所述的模腔的开口方向朝下,且在模腔腔底部两侧边设置有注塑口,模腔的腔底部中间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的下底座两侧安装有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液压杆端部安装有模具盖板,所述的模具盖板的位置与模具体的位置对应,能够将模腔整体封盖。所述盖板的底部安装有若干组弹簧,弹簧底部连接在振动板上,振动板底部安装有振动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簧为轻质小型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振动马达有四个并均匀安装在振动板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振动马达为微型振动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腔的开口端部还设置有一圈密封槽,所述的模具盖板上设置有与密封槽位置对应的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具盖板的两端还安装有定位柱,所述的模具体的两侧设置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的定位柱安装在定位孔中,所述定位柱的竖截面为等腰梯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技术方案来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与传统模具不同,模具盖板的底部安装有振动马达,振动板和轻质弹簧,在冷却完成后的脱模阶段前,可以启动振动马达,振动模具盖板,中间有弹簧缓冲不会造成模具盖板过度振动而损坏成品,通过轻微振动可以使成品与模腔粘连处解开,使得成品更容易脱模;再加上模具体中的模腔是开口向下设置的,而且注塑完成待冷却形成盖板成品后,利用液压缸将模具盖板向下调节,成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模具盖板上,因此更加容易的取出;本实用新型不仅很好解决成品与模腔粘连问题,使得成品容易取出,而且避免了因为粘连造成的成品表面不光滑的问题,提高了成品质量,一举两得。

(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体中的模腔是开口向下设置的,而与模腔相对应的模具盖板是相应的设置在下方的,并且通过液压缸的调节可以紧密压在模具体上将模腔封死,而注塑口和排气口同样设置在模腔上,两边同时注塑,多余的气体从中部的排气口排出,不会产生气泡,注塑时,同时开启震动马达,轻微震动使注塑熔融材料内部的气泡震出,双重脱气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中还在模腔开口端和模具盖板上分别设置了密封槽和密封环,这样增加了密封效果,有效的防止了注塑材料可能会从模具体和模具盖板的缝隙处露出的问题,增加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振动式汽车盖板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振动式汽车盖板注塑模具,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底座1和下底座2;上底座1的下端面竖直向下安装有连杆3;连杆3的下端部安装有模具体4,模具体4的中部设置有凸起的模腔5,模腔5的开口方向朝下,且在模腔5腔底部两侧边设置有注塑口6,模腔5的腔底部中间设置有排气口7;下底座2两侧安装有液压缸8,两个液压缸8的液压杆端部安装有模具盖板9,模具盖板9的位置与模具体4的位置对应,能够将模腔5整体封盖;盖板9的底部安装有若干组弹簧10,弹簧10底部连接在振动板11上,振动板11底部安装有振动马达12;

弹簧10为轻质小型弹簧,振动马达12有四个并均匀安装在振动板底部,振动马达12为微型振动马达,模腔5的开口端部还设置有一圈密封槽13,模具盖板9上设置有与密封槽13位置对应的密封环14;模具盖板9的两端还安装有定位柱15,定位柱的竖截面为等腰梯形,定位柱的上端面直径小于下端面的直径,模具体4的两侧设置与定位柱15对应的定位孔16,定位柱15安装在定位孔16中,由于定位柱的是上端口直径小于下端口直径的圆台形定位柱,模具体4可以方便准确地安装到模具盖板9上。

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模具与传统模具不同,模具盖板的底部安装有振动马达,振动板和轻质弹簧,在冷却完成后的脱模阶段前,可以启动振动马达,振动模具盖板,中间有弹簧缓冲不会造成模具盖板过度振动而损坏成品,通过轻微振动可以使成品与模腔粘连处解开,使得成品更容易脱模;再加上模具体中的模腔是开口向下设置的,而且注塑完成待冷却形成盖板成品后,利用液压缸将模具盖板向下调节,成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模具盖板上,因此更加容易的取出;本实用新型不仅很好解决成品与模腔粘连问题,使得成品容易取出,而且避免了因为粘连造成的成品表面不光滑的问题,提高了成品质量,一举两得。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体中的模腔是开口向下设置的,而与模腔相对应的模具盖板是相应的设置在下方的,并且通过液压缸的调节可以紧密压在模具体上将模腔封死,而注塑口和排气口同样设置在模腔上,两边同时注塑,多余的气体从中部的排气口排出,不会产生气泡,注塑时,同时开启震动马达,轻微震动使注塑熔融材料内部的气泡震出,双重脱气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中还在模腔开口端和模具盖板上分别设置了密封槽和密封环,这样增加了密封效果,有效的防止了注塑材料可能会从模具体和模具盖板的缝隙处露出的问题,增加密封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要求范围的,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内容做出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