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9710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挤出设备,具体为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



背景技术:

现有液压锁紧的橡胶挤出机头中,采用与口型板有一个约10°左右夹角的插板对口型板进行锁紧,当插板插紧到位压紧口型板时而将口型框板同时锁紧,从而使机头挤出口(机头模体中多条流道的汇集口)的口型处不会出现漏胶现象;由于有约10°夹角的存在,当插板离开口型板时,口型框板瞬间也失去了锁紧,机头挤出口中熔融状态的热胶料则会渗入到口型框板的锁紧面上。

上述结构不利于部分挤出制品规格的更换,因为此时只需要更换口型板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将口型框板也打开,但由于热胶料的渗出,插板重新锁紧口型板和口型框板时,热胶料渗出层势必造成口型框板锁紧部位出现渗漏通道,从而在挤出作业中出现漏胶现象。

因此在更换挤出制品规格时,除了更换口型板外,还要打开口型框板将其锁紧面的胶料清理后,才能将口型板与口型框板合拢并锁紧,由此造成停机处理时间长达2分钟~5分钟,严重影响了橡胶挤出机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单位提出了《一种橡胶挤出机的机头》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410389000.5),公开了一种针对无需打开口型框板而可快速更换口型板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板与所述口型框板设有一对彼此对置且可通过移动所述插板锁紧所述口型框板与预口型板的表面,所述插板与所述口型板设有一对彼此对置、且可通过移动所述插板锁紧所述口型板的表面。

上述技术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方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在同一块配合表面上,同时设置两个成10°角度的配合面,如果不能准确地修配这一对彼此对置的配合表面,那么就会出现如下结果:一是不能保证插板能顺利插下,二是不能有效保证口型框板与模体的配合表面不出现漏前现象。

因此,《一种橡胶挤出机的机头》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上具有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无需打开口型框板而可快速更换口型板的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其技术方案包括机头模体,所述机头模体内部的各胶料流道自后向前汇集于机头模体前端内凹面中部的挤出口,所述挤出口内设有口型框板,所述口型框板内设有前、后的口型板和预口型板,机头模体前端的上、下斜面上设有成套的上、下插板对口型框板和口型板进行滑插锁紧,机头模体前端上、下斜面上固设有分别压紧上、下插板的上、下压板,所不同的是至少设有两套上、下插板,一套为用于口型框板锁紧的上、下口型框板插板,另一套为用于口型板锁紧的上、下口型板插板。

按常规,上、下口型框板插板和上、下口型板插板各设置为两套,两套口型框板插板以及两套口型板插板均左、右对称设置。

对应于口型板和口型框板的位置,左、右两套口型框板插板设于左、右两套口型板插板的外侧(优选方案),或左、右两套口型框板插板设于左、右两套口型板插板的内侧(次选方案)。

进一步,各压板通过螺钉锁紧组件与机头模体连接,左、右螺钉锁紧组件对位于左、右口型板插板和/或左、右口型框板插板,所述口型板插板上、和/或口型框板上开设有避开对应螺钉锁紧组件的避让槽。

所述螺钉锁紧组件与避让槽的接触面为间隙配合。

根据口型板与口型框板的结构及受力关系,所述口型板插板与口型板接触的锁紧面宽度设计为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口型框板插板与口型框板接触的锁紧面宽度。

按常规,各口型框板插板和各口型板插板均通过对应设于机头模体上的插板气缸或插板油缸驱动。

优选的,所述机头模体前端的上、下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设为6°~12°。

更优选的,所述机头模体前端的上、下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6°、或为7°、或为8°、或为9°、或为10°、或为11°、或为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的结构中,口型框板与口型板能够被对应的插板分别锁紧,更换口型板时口型框板不松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化、合理,可大幅减少更换制品规格时的停机时间(限制在30秒之内),从而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为口型框板和口型板均被锁紧。

图2(a)为图1中的A-A剖示图。

图2(b)为图1中的B-B剖示图。

图3为图1实施方式中口型框板被锁紧而口型板松开更换的状态图。

图4(a)为图3中的C-C剖示图。

图4(b)为图3中的D-D剖示图。

图5为图1实施方式中口型框板和口型板均未锁紧的状态图。

图6(a)为图5中的E-E剖示图。

图6(b)为图5中的F-F剖示图。

图号标识:1、机头模体;2、胶料流道;3、口型框板;4、口型板;5、预口型板;6、口型框板插板;7、口型板插板;8、压板;9、螺钉锁紧组件;10、避让槽;11、插板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开式橡胶挤出机头,其结构主体为机头模体1,所述机头模体1内部的多条胶料流道2自后向前汇集于机头模体1前端内凹端面中部的挤出口,所述挤出口内设有口型框板3,所述口型框板3内设有前、后的口型板4和预口型板5,所述口型板4的前端面平齐于口型框板3的前端面,所述预口型板5的后端面平齐于口型框板3的后端面,口型板4与预口型板5连通,预口型板5与多条胶料流道2连通,如图1、图2(a)、图2(b)、图3、图4(a)、图4(b)、图5、图6(a)、图6(b)所示。

所述机头模体1前端的上、下斜面上左、右对称设有两套锁紧口型框板(3)的口型框板锁紧装置(对应在口型框板3的左、右端),每套口型框板锁紧装置包括上、下对称布置在机头模体1上、下斜面上的上、下口型框板插板6,上、下口型框板插板6可沿斜面上、下运动并能锁紧口型框板3;所述口型框板锁紧装置还包括驱动对应口型框板插板6于所在机头模体1斜面上滑动的插板气缸11,上、下插板气缸11分别设于机头模体1上、下斜面的上、下部,如图1、图2(a)、图2(b)、图3、图4(a)、图4(b)、图5、图6(a)、图6(b)所示。

所述机头模体1前端的上、下斜面上左、右对称设有两套锁紧口型板4的口型板锁紧装置(对应在口型板4的左、右端即左、右口型框板锁紧装置内侧),每套口型板锁紧装置包括上、下对称布置在机头模体1上、下斜面上的口型板插板7,上、下口型板插板7可沿斜面上、下运动并能锁紧口型板4;所述口型板锁紧装置还包括驱动对应口型板插板7于所在机头模体1斜面上滑动的插板气缸11,上、下插板气缸11分别设于机头模体1的上、下顶面上,如图1、图2(a)、图2(b)、图3、图4(a)、图4(b)、图5、图6(a)、图6(b)所示。

所述机头模体1的上、下斜面上分别设有上、下对称的压板8,各压板8通过螺钉锁紧组件9与机头模体1连接,上压板8压紧上位的左、右口型框板插板6和上位的左、右口型板插板7于机头模体1的上斜面上,下压板8压紧下位的左、右口型框板插板6和下位的左、右口型板插板7于机头模体1的下斜面上,左、右螺钉锁紧组件9的位置对位于左、右口型板插板7,为使口型板插板7顺利地进行滑插锁紧,于口型板插板7端部向内开设有避让槽10以避开对应螺钉锁紧组件9的阻碍,螺钉锁紧组件9与避让槽10的接触面为间隙配合,对口型板锁紧装置具有导向作用,如图1、图2(b)、图3、图4(b)、图5、图6(b)所示。

所述避让槽10左、右两侧的口型板插板7宽度(即口型板插板7单边与口型板4接触的压紧宽度)大于口型框板插板6与口型框板3接触的压紧宽度,如图1、图3、图5所示。

所述机头模体1前端的斜面与口型框板3的前端面(即竖直面)的夹角为6°~12°,优选6°、或7°、或8°、或9°、或10°、或11°、或12°,如图2(a)、图2(b)、图4(a)、图4(b)、图6(a)、图6(b)所示。

如图1、图2(a)、图2(b)所示为口型框板3和口型板4均被同时锁紧,此时左、右的上、下口型框板插板6在对应插板气缸11驱动下相向滑动锁紧口型框板3,左、右的上、下口型板插板7在对应插板气缸11驱动下相向滑动锁紧口型板4,于口型板插板7的锁紧位,通过结构设计可以使口型板插板7避开口型框板3。

如图3、图4(a)、图4(b)所示为口型框板3被继续锁紧而口型板4被松开而进行更换,此时左、右的上、下口型板插板7在对应插板气缸11驱动下相背滑动解锁口型板4。

如图5、图6(a)、图6(b)所示为在口型板4被松开时进而松开口型框板3,此时左、右的上、下口型框板插板6在对应插板气缸11驱动下相背滑动解锁口型框板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